所在的位置: 钳子 >> 钳子发展 >> 我是问题妈妈

我是问题妈妈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http://m.39.net/baidianfeng/a_11068654.html

在教育女儿的问题上,我没有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心理感受,总是从自己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出发,一次又一次地替女儿作出不恰当的选择。

上幼儿园前的孩子,曾经非常活泼好动,喜欢和小伙伴玩,也很爱动手。但是,自从上了幼儿园以后,孩子就渐渐变得不爱动手、自卑、不合群,并最终酿成心理问题。

“问题孩子”的背后有个“问题家长”

在刚生下孩子时,我曾在心里这样描述过对女儿未来的期望:如果女儿将来有朝一日为生活所迫,要以乞讨为生,她能够快快乐乐地去要饭。我知道,长大后的孩子不可能会去要饭,心里之所以想出这么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因为我们很重视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希望她今后无论碰到什么逆境,都能拥有一颗快乐的心。

可是,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女儿偏偏会不快乐,甚至还出现了心理问题。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定有一个“问题家长”。孩子的心理问题,就是我这个当妈的一手造成的。我在孩子2至7岁期间的教育问题上,由于“爱女心切”,无意中一连犯下了四个不可饶恕的大错,让我至今仍在为此付出代价。我要深深地为之忏悔。

第一个错误:过早上幼儿园——拔苗助长

孩子从小不好好吃饭,长得很瘦小。当时我们想,不如早送幼儿园呢,也许在和小伙伴的竞争中,能让她改掉不好好吃饭的毛病。而且,幼儿园里有很多小朋友,林克喜欢和小伙伴玩,在集体生活中一定会更加快乐,有助于日后性格的发展。

当时的她似乎已经具备了上幼儿园的一些条件,比如,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具备自己上厕所、自己吃饭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性格外向,爱和同龄孩子一起玩……

于是,我们在孩子2岁零1个月时,把她送到了离家几步之远的一所幼儿园的蒙班。可是,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个看似正确的决定,让幼小的林克在幼儿园里备受挫折,为日后的不自信乃至心理问题留下了隐患。

孩子在幼儿园的蒙班里,年纪最小,班里第二小的就是一个3岁的孩子,最大的孩子快6岁,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对婴幼儿来说,哪怕只差几个月,孩子在学习能力和心理品质等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差距。何况,她和其他孩子年龄相差这么大呢?事后我设身处地地替女儿想想,真的难以想象她那颗幼小、脆弱的心每天要忍受多少焦虑和失意。

她从3岁时,开始不停地眨眼,是那种非常频繁、快速地眨眼。看着女儿像孙悟空似的不停地眨眼,我心里万分着急。医生说,这可能是孩子在幼儿园里感到紧张、焦虑的表现,等适应幼儿园生活后,会渐渐消失的。可是,孩子眨眼的习惯一直持续到小学五年级,到现在还偶尔会反复。作为妈妈,我心里充满了内疚和自责!

孩子从3岁开始,老师就不断地向我反映她在幼儿园里的表现:不爱自己动手,老师让她玩教具时,总是说“我看看就行”、“让别人玩吧”;上课思想不集中,经常走神;胆小、不自信、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

孩子3岁半时,在幼儿园举行的元旦联欢会上,我亲眼目睹了她在幼儿园里令人焦虑的一幕。联欢会上有一个节目叫“蒙面击鼓”。前方3米处竖着一面大鼓,孩子们蒙上眼睛,原地转上几圈,走上前去敲鼓。

老师问:“谁想玩到这儿来排队!”话音刚落,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地排成一队,高喊着:“我要玩!我要玩!”不少孩子还抢着玩了好几遍,场面异常地热烈。20多个孩子中,唯有我的孩子,丝毫不为这热烈氛围所动,一声不吭、孤零零地站在队伍的外面。我鼓励孩子:“孩子,咱们也去试一试吧。”她使劲摇头说:“我敲不到鼓上,会丢脸的。”

当轮到家长参与这个游戏时,为了给孩子做个榜样,我第一个装作兴高采烈地响应老师的建议:“我来敲!我来敲!”没想到孩子突然撇起小嘴轻轻地哭了,小手紧紧地抱住我的大腿不让我参与,苦苦地哀求我:“妈妈,你不要去敲,我求求你了,敲不准很丢脸的,让别的家长敲吧。”

经过这件事,我感觉到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但一时又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我只有等待,等待孩子长到5岁的时候,等待班里进来比她小很多的孩子,那时,她在班上就是大孩子了,就可以有能力稍微展示一下自己了!

当时,很多蒙班的孩子,到5岁时都要转到普通班,据说是蒙班不教汉语拼音和算术,难以幼小衔接。我在心中窃喜:大孩子们都转走吧,我的孩子到时候就是“孩儿王”啦!不幸的是,就在孩子快满5岁的那年7月份,幼儿园为了评级,开始装修,据说装修连带通风至少要半年。不得已,我们只能考虑转学。

第二个错误:转学让孩子再次成为弱势个体——雪上加霜

由于附近没有其他幼儿园,我和孩子爸爸的单位离家又很远,不可能每天接送孩子,我们只能选寄宿制幼儿园了。

缺乏音乐细胞的我,特别希望她从小能接受音乐的熏陶,于是,我们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无意中又犯下了第二个不可逆转的大错,让孩子原本自卑的心理“雪上加霜”。我们为孩子选择了一所以音乐艺术为特色的寄宿制幼儿园。这里的每个孩子都要学钢琴,每天要练钢琴,每周要上音乐基础知识课。由于大多数孩子3岁时就入园,而女儿5岁才转过来,在钢琴、音乐知识方面没有任何基础,无疑又成了全班倒数第一。

孩子一方面要适应离开父母的痛苦,另一方面又要面对自己在音乐方面不如其他小朋友的残酷现实。最让她感到紧张不安的是音乐基础知识课。当时,幼儿园为孩子们集体报名参加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基础知识考级,老师对这门课抓得很紧,白天上课,晚上还要辅导。

女儿说:“妈妈,白天音乐课老师提问经常是全班一起回答的,我还能蒙混过关,可是,晚上老师给我们辅导时简直太可怕了,要一个个点名唱谱,我就怕老师点到我,实在受不了了。”于是,我找到老师,让老师在上这门课时,无论白天上课,还是晚上辅导,都不要提问女儿。老师表示同意,同时向我反映了她在幼儿园不爱动手、上课不举手发言、经常开小差、有自卑倾向等情况。

女儿在开始寄宿生活的第二个星期,伴随着精神上的紧张,身体开始出现了一些症状:眼睛不眨了,开始耸肩膀和吸肚子,伴随着肩膀一耸,肚子往里一吸,再往外面一翻,这样的动作频繁到5秒钟就要重复一次。医生说这是焦虑的一种表现,等适应了寄宿生活,慢慢就会好的。可是,这个习惯性的怪动作,女儿至今还没能完全摆脱。

孩子非常反对我们把她送去寄宿,寄宿一年,同我们抗争了一年。她曾经哭着对我们说:“爸爸妈妈,你们送我去寄宿,我感觉自己就是去流浪,等你们老了,我要把你们赶出家门,让你们也尝尝流浪的滋味”,“凭什么让我离开家,而你们却可以在家里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个死日子,让我怎么过”,“让我去寄宿,不如让我去死”。

吃螃蟹的时候,5岁的女儿竟然用螃蟹钳子割自己手腕上的血管!现在回想起来,我们为什么不能及时纠正错误的决定,克服困难,让不愿意、不适宜寄宿的孩子回到父母的怀抱?!我们自私,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女儿在寄宿幼儿园里所承受的各种心灵上的折磨,以及后来酿成的心理问题,作为妈妈,我难辞其咎!

第三个错误:强制孩子上“兴趣班”——牛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孩子结束了一年痛苦万分的幼儿园寄宿生活,我们花了一笔巨额赞助费,为她选择了一所以快乐教育著称的小学,以求心理上的慰藉。她不自信、不爱展示自己、不爱动手、上课不发言等弱点,始终是我挥之不去的心病。

孩子所在的小学,周二和周五下午没有课程,家长可以给孩子报课外兴趣班。为了帮助女儿改掉上面的这些弱点,我们又一次在没有征求她同意的情况下,一相情愿地给她报了培养动手能力的“清华小小科学家”和锻炼她能够大胆展示自己的舞蹈课,利用课外“兴趣班”继续折磨孩子。

由于上“清华小小科学家”这个兴趣班的孩子很少,老师又特别负责,表示要给每个孩子同等的锻炼机会,尤其是胆小、不爱动手的孩子,是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