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物理学家钱三强被下放到陕西农村。有一天,他远远看到一个妇女正在冲茅厕,起初只觉得背影有些眼熟,等他看清女人面庞时,却崩溃大哭,颤抖着问:“你怎么也在这里?”
你的手是用来做实验的,怎么可以干这个?女人轻声说道:只要对国家有益我都干。
女人名叫何泽慧,或许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个较为陌生的名字。但是她却是著名两弹元勋——钱三强的妻子,同时也是一名拥有“中国居里夫人”之称的核物理学家。
出身名门,却并不娇气的何泽慧,年何泽慧出生在山西灵石一个大宅院。她排行老三,自幼机灵敏捷,酷爱读书,成绩优异,深受父母的宠爱。
何泽慧的父母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他们一共有8个子女,个个都有出息。其中出了4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一位植物学家、一位医学
家。
何泽慧的父亲痛恨于八国联军给国家带来的耻辱,于是说:“我有8个儿女,将来分别让他们到打败我们的八国联军国家去学习,等学到比我们好的科学技术后,再想法打败他们。
因为战争的缘故,先生的心愿虽然没有完全实现,但儿女的成就足以让他欣慰。
何泽慧6岁时,进入外祖母谢长达创办的振华女校学习。所谓“振华”,取其寓意为“振兴中华”。母亲与外祖母的独立精神,深深影响了何泽慧。
因此打小时候起,何泽慧便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她认识到女性绝不能成为男性的附庸,不能仅限于贤妻良母。
考不上就当丫环,年,何泽慧前往上海考大学。考试前,父亲与她开玩笑说:“考上大学就去上,考不上就当丫环。”
何泽慧随身带了两元钱,与几位女同学搭船来到上海,在一位同学家里搭铺过夜。在上海,她分别参加了浙江大学与清华大学的招生考
试。
她的第一志愿报的是浙大,第二志愿是清华。没想到,报着“考不上就去做小保姆”的念头,何泽慧考了个女状元。
但是,虽然成绩很好,还是遭到了老师的”歧视”。
何泽慧曾回忆说:我上物理系,碰到一个老封建,谁呢,叶企孙。叶企孙不要女生,咱们就造反了,为什么不要女生…老顽固…不听他的。
一开始,叶企孙认为,物理学业繁重,女性恐怕不堪重负,因此建议何泽慧转系。然而执拗的何泽慧却用成绩证明,导师的看法是有偏见的。
她的论文——《实验室用电流稳压器》获得了90分的最高分,女性的物理天分绝不比男性差。然而何泽慧毕业后,在就业方面却又遭遇了歧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年,何泽慧抓住一次公费留学的机会,去往当时的“科学之国”——德国学习。
励志科学救国,当时民族正处于危亡之中,因此何泽慧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实验弹道学”,想在军事上帮助当时孱弱的中国。
起初,物理系主任克兰茨教授不接受,何泽慧就对他说:“你可以到我们中国来当我们军工署的顾问,帮我们打日本侵略者。我为了打日本侵略者,到这里来习这个专业,你为什么不收我呢?”克兰茨教授被问得哑口无言,何泽慧成为该校技术物理系首次招收的外国学生,也是弹道专业第一个女学生。
年,她以《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论文获得工程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何泽慧被迫滞留于德国,只好进入柏林西门子工厂弱电流实验室参加研究工作。
收获爱情滞留德国期间,何泽慧与同在德国从事研究工作的同学钱三强重逢。
早在学生时代,何泽慧便与钱三强互相倾慕。在德国,这颗爱情的种子终于发了芽。
年,钱三强终于鼓起勇气,向何泽慧求婚。他的求爱信简单而严谨:“经过长期通信,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请求。如果同意,请回信,我将等你一同回国!”
这封求爱信没有任何浪漫气息可言,充满了理工男的气息。但是何泽慧却偏偏吃这一套,她同样回复了一封简单而严谨的信:“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
美好的姻缘从这封短信悄然开始,搁浅了多年的爱情之花悄然盛开。
年,何泽慧与钱三强结为伉俪,导师约里奥-居里夫妇出席了婚宴,并共致贺词。
妇唱夫随,有了震惊世界的发现。婚后,她也来到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和居里实验室工作,与钱三强开始了共同的科学生涯。
也就是这一年,他们一起发现并研究了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在当时,这项震惊世界的发现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可是由于当时西方世界对于中国的普遍歧视,认为仅靠中国人不可能做出如此巨大的科研成就,因此并没有考虑到给何泽慧参加诺贝尔物理学奖参评的机会,也没有公平的发放奖章。
这足以见得,科学虽然说是没有国家与国家之分,但一个科学家的背后拥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十分重要,这也让何泽慧明白,要将自己所学贡献给国家,让国家能够强大起来是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必行之事。
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何泽慧和钱三强带着不满半岁的女儿毅然回到深爱的祖国。
回国后,物理研究艰难起步回国后,她与钱三强开创了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是当时中国唯一的专门核物理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只有三人,兼任所长钱三强、专任研究员何泽慧及助理员杨光中。
研究所什么仪器也没有,只能到街上去旧货摊买东西,一个钳子都要现买,买来现来装各种仪器。
他们没有退缩,何泽慧还觉得倒是挺有兴趣的,自己来解决问题。以此为基础,中国科学院于年成立近代物理研究所,后逐步演变为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直到成立高能物理研究所。
工作以来,何泽慧始终处在科研第一线,领导着关键部门,支持核武器研制任务,培养了众多科研人才,获得了科技界乃至全社会的尊
重。
年冬,夫妻两人先后下放到陕西合阳的“五七”干校参加农业劳动,所以才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在挑战和磨难面前,何泽慧表现出了高贵而又朴实的科学品质。她性格直率,生活简朴,做人真,做事实,远离应酬和政治。
作为著名的女性科学家,何泽慧早已成为爱国和科学的象征。晚年坚持工作,作风艰苦朴素在晚年的岁月里,何泽慧以极大的热情支持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的开辟,她主张尽量利用简单廉价的实验条件开展有意义的科学探索,不赞成过分依靠耗资过大的高精科研设
备。
年8月17日,已83岁高龄的何泽慧回到家乡灵石。给人的印象是穿着朴素,和村里的大娘没有什么区别。说话直来直去,从不绕弯,还保持着一颗童心。
时值盛夏,人们担心她中暑,她却坚持不要别人给打伞。台阶既多又高,人们多来搀扶,她却一一推开,坚持自己走路。她不断谢绝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却乐于和乡亲合影。短短三天,何泽慧给家乡的父老乡亲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何泽慧自己说:“作为一名科学家,本来就应该朴素、真实、勤奋、诚实、讲真话。”
两弹一星的科学家名录中没有何泽慧的名字,但她觉得最重要的是自己做的事情“对国家有益处”。
良好家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86岁高龄的她,却依然每周还要工作几天。
她穿着一双解放鞋,通常挤公交车上班。有时候就在单位食堂买几个馒头带回去吃。
她和钱三强一生都住在老旧小区毫无装修的老宅中,除了满室书香,毫无奢侈物件。可很多人不知道,早在50年代,她把家里的私宅苏州网师园捐献给了国家。
即使她头上有了许多头衔,可无论面对何种身份的人,她都是同样的谦虚。下属、同事、朋友一致评价她:“淡泊名利,没有架子,不求享受,严谨做事。这就是一位中科院国家院士的生活作风。
年6月20日7时39分,何泽慧安详离世,享年97岁。根据她生前的意愿,葬于北京福田公墓父亲何澄与母亲王季山的墓旁,钱三强就在几十米外不远。一代又一代的何家人之所以在芸芸众生中不同凡响,千古留名,靠的就是将其家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他们的爱国情怀谱写出一篇篇辉耀千秋、傲立于世的家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