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钳子 >> 钳子优势 >> 我老张和烧饼

我老张和烧饼

老张出场

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故事大意是说一位妻子要出门,给懒丈夫套了一个饼在脖子上,等回来时,发现丈夫把嘴巴前面的那一块饼吃完后,因为懒得转动饼被活活饿死了。

我那时候年幼,不能理解故事的寓意,更不会去思考故事的合理性,只觉得深深的感叹和可惜:怎么会有这么懒的人?

直到参加工作后,才从同事老张那里得知这个故事起源于浙江缙云,故事中的饼也是有名的缙云烧饼。

老张是地地道道的缙云人,也是当时的重庆分公司总经理,经常带着我外出公干,总给我讲老家缙云的一些奇闻趣事。

久而久之,我对浙江缙云和缙云烧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老张说在他老家旧屋的旁边和大门口,分别有一条大路和墙弄,在大路和墙弄的丁字路口,一到夏天,每天晚上几乎有半个村的人在这里乘凉,因此,自他能记事以来,就记住了在这里听到的很多传说和故事,其中就有很多是关于缙云烧饼的。

可能是由于老张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我受老张的影响,到浙江出差时,我们都会不谋而同地借机到老张家乡走一圈。

大爷讲烧饼

在老张老家大路和墙弄的丁字路口,有一个老大爷,大概是村里最年长的一位老人,其他人都围着他听他讲百听不厌的老故事,老大爷跟我同姓,见我面生,拉着我就一直讲,巴不得把他一生所见所闻都讲给我听,估计也是印证了那句“谁不说咱家乡好”吧!

我还听到过缙云烧饼很多的其他传说,比如历史上第一个缙云烧饼的诞生,是轩辕黄帝炼丹的时候,随手把一团麦面贴在丹炉内壁,结果烤出的一个麦饼特别好吃,从此就有了缙云烧饼;还有一种说法是,有一个村妇刚刚做好麦饼,发现她儿子烧火炼丹用的土鼎内还有炭火,就顺手把做好的饼贴在土鼎内壁,结果烤出来的饼香味四溢,吃起来酥香、糯软。村妇因此得到启示,发明了特制缙云烧饼的烧饼桶和特殊的制作工艺,一直流传至今。

还有很多与朱元璋、刘伯温等等古代皇帝和名人有关的传说,这些传说不仅在同姓大爷口中经常听到过,还能在很多书上可以看到。

老张和烧饼

老张的儿童时代是在上世纪60年代后半叶到70年代上半叶,那时村里偶尔会请附近的剧团来演平安戏。

每次村里演平安戏,戏台面前就摆了好几个烧饼摊,每个烧饼摊都有一个圆形的烧饼摊和一张方形的小桌子。方是规矩,圆是通融,一个小小的缙云烧饼摊,蕴含了方圆之道、为人处世的哲学思想。

烧饼摊在戏台前一摆出来,就吸引了很多小孩子围观,目不转睛地看着烧饼师傅在小方桌上先把面揉来揉去揉成一坨,再滚来滚去滚成长长的一条,然后用刀唰唰均匀地切成一段段的小块。

切好后,师傅抓起一块啪啪几下压扁,塞进肉丝和菜干,放在桌上一边转着圈子一边压成又圆又薄的一个烧饼胚,然后一手托着饼胚,一手用刷子干脆利索地来回几下刷上糖油,就小心翼翼地贴在烧饼桶里。

过了一会儿,就用钳子从通红的烧饼桶里夹出一个黄黄的、油油的、亮闪闪的烧饼。此刻,老张的眼睛就像烧饼的表面,几乎要流出亮闪闪的油来。

看戏时,大人们乐哈哈地看戏,老张眼巴巴地只看做烧饼。

到了冬天,村里的各种农事空闲了下来,村里就会有人张罗请做烧饼的人来村里烤烧饼,这时,村里想吃烧饼的人就用小麦换烧饼。

一斤小麦换几个烧饼,或几个烧饼需要多少小麦换,老张已经记不清楚,但是小麦换烧饼的事情他却印象深刻。

老张被打

因为烧饼,老张还被娘狠狠揍过一顿。

那是在念小学的时候,村里的小学又叫后田祠堂,大概是二三年级那年,一天放学后,老张从后田祠堂一回到家里,同道坛的三叔婆就对他说:你娘去村口换烧饼了。

于是,他立即向村口走去。刚走到村口烧饼摊附近,给他家做的第一个烧饼正好被烧饼师傅取出烧饼桶,娘笑嘻嘻地把刚出炉的第一个烧饼递给同村的一个手艺人,村里,习惯把篾匠、木匠、泥水匠等等工匠称为手艺人。

我见过老张娘,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一个大美女。但老张说山村美女是非多,小时候,这个手艺人会送一些他自己做的,看起来很精巧的衣架、裤架之类的小物件给娘。

那个时代,有人发现手艺人给他家送稀罕的衣架裤架,就散布了不少谣言,这些谣言那时候叫桃色新闻,现在叫绯闻。

因为绯闻,老张被一个比他大很多的村民骂过是“手艺人儿子”,这样的骂人话在他们村里是非常刻毒的。老张回忆被骂过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自己不是爹亲生,以至于后来有很多年,他都经常把手艺人送给娘的衣架和裤架偷偷地藏起来,让娘晒衣服的时候老是找不到。

而在此时,看见娘把第一个烧饼送给手艺人,老张顿时感到恼火,站在烧饼摊附近,要不要过去吃烧饼犹豫了好久,刚巧娘转过身看到了他,他发现娘的脸上顿时出现尴尬的表情,娘的表情助长了他的怒气,一转身负气回家,回到家里就躺在床上。

过了没多久,娘提着一摞烧饼回来了,叫他吃烧饼,老张躺在床上愣是不吭声。

娘又连劝带哄地叫了一阵,他还是没有起来吃烧饼,娘也火了,走过来一下把老张摁在床上,又掐又锤,一顿狠揍。

老张说,娘大概在她自己心里也是有委屈,长期积压,无处发泄,正好朝他出气,下手很重,把身上打得一块青一块紫。揍完了,还恶狠狠地撂下一句:“今天,你不吃烧饼,我揍死你!”

估计怕被娘揍死,老张只得从床上爬起来,一边抽泣一边吃烧饼,烧饼是什么味道却一点也没有吃出来。那是他有生以来吃烧饼最没味道的一次。

想起老张现在这把年纪如果还被娘打,我心里就忍不住想笑,但想起这个故事心里也泛酸,老张家其实很不容易。

烧饼帮了老张

老张因为烧饼被娘打,但也因为烧饼带来人生的转机。

上世纪最后一年,丽水电视台向全市招聘记者,那时老张还在丽水市下属一个县的中国银行做职员,为了能进城也参加了这次招聘考试。试卷里有一道写作题,题目要求的大意是:你为什么要做记者。

老张在试卷上写道:

在读中学时,曾经在学校的《语花报》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报社给我寄来了记不清楚是5角、8角,还是1元的稿费。

之前我的家庭成份不好,在村里,娘的日子一直过得挺受气,事事处处被审查,受打压,家里人被别人看不起。我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并得到稿费,娘觉得是一件值得高兴,也是可以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的事情,于是,就用我的稿费去镇里买了烧饼和馄饨皮,也不知道我的稿费够不够娘买到那些烧饼和馄饨皮,也许娘自己还贴了钱才能买到。

娘煮好馄饨热了烧饼,坐在家门口,呼噜呼噜地吹着热气吃一口烧饼,再吸溜吸溜地吃一个馄饨,见到有路过的人就说:“我儿子写了文章,得了稿费,买来的呢!来来来,吃烧饼、馄饨?”然后路人就夸奖“你儿子真厉害,能写文章赚钞票了!”那天,娘特别高兴。

也是从那时开始,我立志长大以后要做一名记者。因为我觉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记者,不仅讴歌英雄,也揭露黑暗;不仅歌颂正义,也鞭挞丑恶;更重要的是记者不仅传达党委和政府的声音,也在传递广大人民的心声。假如我能成为一名让娘觉得脸上添光的记者,她的脸上肯定始终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结果,在这次有80多名应聘的考试中,他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成功被录取到丽水电视台。他想,能成为一名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记者,缙云烧饼无疑为他取得总分第一的成绩帮了大忙。

我、老张及烧饼

自从被老张带上道后,就是我和老张与缙云烧饼的故事了。

年,阴差阳错成为重庆分公司总经理的老张,由于是缙云人,对当地比较熟悉,被派驻到缙云县前路乡做建设现场指导员,带着我驻扎乡里一直到年,夜间值班的时候,隔三差五地要去附近一个名叫宫前的村里吃烧饼,据说那里的烧饼,整个缙云县味道最纯正。而这里的缙云烧饼,的确能让人吃上瘾。

再比如前几年,我去丽水大洋路南段的一家缙云烧饼店吃烧饼,在店里我摔了一跤,跟店老板产生了一点不愉快。

再比如老张每次回老家,总要找机会到地道的缙云烧饼店吃一次缙云烧饼和馄饨,而且都会给我带一些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吃缙云烧饼,总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那种感觉不仅触动了味蕾,更触发了对缙云故事和缙云故人的奇怪思绪!

过去,我和缙云烧饼发生了很多故事,我想今后,我和缙云烧饼之间,肯定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会发生……

#浙江旅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6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