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5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一通讯员李秋月周丽平宋娟芬
年
桐乡大事记
3月1日,崇福中山公园内吕晚村纪念亭重建落成。崇福镇举行纪念吕晚村诞辰周年暨“吕园”开园典礼。
9月27日,桐乡县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
10月30日,经浙江省农村初级电气化验收委员会验收合格,桐乡县成为全省第一个以大电网供电为主的农村初级电气化县。
12月4日,经国家计划委员批准,桐乡丝织厂生产的重绉和浙江调速电机厂生产的YCTF(YCTD)系列风机泵专用新型电磁调速电机被列入年国家级重大新产品试产计划。
12月25日,经浙江省卫生厅组织考核验收,公布桐乡县实现基本消除疟疾。
年6月20日,医院门诊楼落成正式开诊。
或许我们很难想象,在上世纪70年代,对于不在市区的桐乡人而言,做个胆囊手术也必医院。而如今,桐乡医疗事业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年通过省市基本消灭疟疾考核到年通过国家消除疟疾考核,从年首例腹腔镜下技术的运用到如今微创手术普及到各个医学领域……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变化,已成为桐乡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最生动的脚本。
从看病难、看病贵,到健康福祉惠全民,改革开放40年来,桐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变不仅增进了民生福祉,更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年6月20日,医院门诊楼落成正式开诊。
几十年如一日的抗疟工作
付诸了几代人的心血
疟疾,对于当代的年轻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是对于经历过疟疾时期的人来说,这曾是一个“要人命”的疾病。疟疾被称为“打摆子”、“寒热病”,是世界上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热带病之一,也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
“说到桐乡和疟疾的关系,就要回到解放初期,那会儿疟疾是桐乡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尤其是年,那一年疟疾占报告传染病构成比最高有91.49%。”原桐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沈美清介绍,“那个时候百业待兴,人力、财力、物力薄弱,疟疾防治力量差,导致全面防疟工作未能落实。”
跟随沈美清的回忆,一起回到防疟工作开始的起点——年,也就是在那一年,桐乡开始了防治疟疾的漫漫长路。从大面积爆发流行到个别散发,从时高时伏的反复流行到平稳快速下降,桐乡终于在年通过了省、市基本消灭疟疾的考核。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防蚊灭蚊意识的增强,桐乡疟疾发病率也随之稳步下降,并于年达到了控制疟疾标准,年通过了省、市基本消灭疟疾的考核,次年起转入灭疟后巩固防治成果监测阶段。”沈美清告诉记者,疟疾从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到基本消灭,一批又一批的防疫人努力了整整39年。这期间,桐乡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疟防网,有了较健全的疟疾监测与管理制度;普遍开展了防蚊灭蚊工作;不定期开展培训,提高疟疾监测质量;开展广泛宣传,提高公众防病意识……就这样,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桐乡的防疟工作就这样出现了根本性转变。
然而成绩并没有在年就此止步不前。年8月11日,桐乡市消除疟疾工作达到了国家消除疟疾的标准,这意味着桐乡已消除了疟疾。“在前辈的经验下不断向前走,即使桐乡范围内已消除了疟疾,但是也不能放松警惕。在保证防治队伍不散的基础上,我们做好防治措施,尤其是对一些从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度流行国家和地区到桐乡来的流动人口进行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输入性病例及时治疗防止传播,同时要加强流动人口群众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就诊意识等。”市疾控中心卫生监测科科长李秋月表示。
年嘉兴市考核组对我市进行消除疟疾考核。
40载澎湃前行
医疗卫生改革铺就健康路
疟疾的消除是桐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为改革开放后桐乡医疗卫生事业盖上了一个烙印。
数据显示,年末,县、区乡(镇)、村三级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网络形成并得到进一步健全。桐乡有卫生事业机构84个,工作人员人,病床张。而到年末,桐乡基本建成了省、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全市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家、床位张、卫生技术人员人。
40年间,谈起桐乡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可以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在他们眼里,医疗卫生事业40年风雨兼程,只能用“飞速”两个字来形容。
“以前和现在相比,在医院设施、技术和群众的就医观念上,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医院副主任护师张晓梅告诉记者,年她便进入了医院,“医院只能进行疝气、阑尾炎这类下腹部的手术,一旦涉及到胆囊炎、胃部手术就需要转医院,但如果是需要开颅手术,医院转,医院进行开颅手术,手术的成功率也远远低于现在。”
除了医疗条件,百姓的就医观念也在变化。年,医院筹建住院部的需要,张晓梅调入,开始了她新的工作起点。在她的印象里,90年代初期,医院看病的患者都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农忙时节,鲜有农户来看病,而到了每年6月下旬养蚕的农户把蚕茧一卖,医院就进入了“旺季”。“农忙时节没有时间,农户即使有病,也是能扛就扛,再加上当时没有农村合作医疗,农户收入不高,只能等到养蚕赚钱了才能就医。”
而如今,医保政策的完善和看病报销比例的上升,让不少市民的就医意识有了明显增强,使得疾病能被早发现、早治疗。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不仅是市民的就医意识经历了40年的变迁,医疗技术的进步更是带给市民不一样的就医体验。
年,对医院党委书记程良忠而言,是他从医经历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更是桐乡外科技术走向微创的一个转折点。那一年,程良忠带着腹腔镜技术回到了桐乡,打破了传统开腹手术的局面。
“现在说腹腔镜手术大家都知道是微创手术,具有创口小、恢复快、出血量少等优势,但是当时作为一项新引进的技术,大家对它的接受度比较低。”程良忠至今都记得他开展的首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建立人工气腹、置入套管、插入腹腔镜……一个一个步骤程良忠早就了然于心,“通过手术台上的屏幕,患者腹腔内的情况一目了然,但对医生的操作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尽管屏幕看得见,但实际操作剪刀、钳子等手术器材相对比较抽象。”程良忠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最终手术非常成功,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当初,腹腔镜下手术多用于胆囊切除术,继而覆盖到肝、脾、肠、胃等各个部位的微创,现在更广泛地运用到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不同学科;从曾经的剪刀、手术刀、钳子、针线到如今的超声刀、电凝器、切割吻合器、腔镜等;从普通的X光拍片机到如今的磁共振、CT、DSA等各类数字化仪器……
40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桐乡医疗技术不断升级,医疗设备日新月异,就医环境和老百姓的就医体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市民带来了巨大的健康红利。对每个人来说,健康不单单是安身立命的基础保障,更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
(本版图片由桐乡市一院、医院、桐乡市疾控中心提供)
桐乡市档案局
桐乡市史志办
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