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朋友们意识到:孩子自信还是自卑,早期教育中的鼓励和认可十分重要。
尤其是在父辈打击中成长下的年轻父母,更加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自信、勇敢,不要像自己小时候那样吃够了自卑的苦。
所以这一届家长比上一辈更舍得对孩子极尽赞美之词,“你真棒”、“宝宝加油”几乎成为一种口头禅。
但这种鼓励真的能抵达孩子的内心吗?
有的家长会发现,有时候孩子越鼓励,他越害怕困难,越是不敢尝试。
比如有的小孩玩积木,试了几次失败之后就不玩了,大人在旁边鼓励他:
“加油,你也一定会成功的!”
结果说了这句之后,孩子反而更加委屈:“我再也不玩这个破积木了!”之后,无论大人怎么劝,孩子怎么都不肯接着玩了。
为什么父母耐着性子的鼓励,对孩子却丝毫不起作用?
这就是我们今天这篇文章所探讨的问题:鼓励固然重要,然而一旦方式错了,可能会起反效果。
01总说“你要加油”为什么对孩子没用?
不管孩子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习惯对他说:加油。
我们忽略了,很多事真的不是“加油”就能成功,在经历无数次失败之后,加油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有位家长抱怨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有时候做不完,孩子还会哼哼唧唧地哭,她也舍不得凶孩子,只是在一旁给孩子加油打气。
可无论她怎么鼓励,孩子也没有任何改变。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完全是因为孩子喜欢拖拉、磨蹭,而是他真的不会做,害怕自己做不完、恐惧自己做不好,他不愿意面对。
说白了,就是能力问题。
这时候,一句简单的“加油”不能带给孩子任何信心,反而让孩子更加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加油”这句话表达的是父母对成功结果的期待,那么潜台词就是:
“你一定要做好。”
“你怎么可以失败”
但孩子并没有信心,反而在“鼓励”下意识到如果自己达不到父母的期待,父母会失望,对困难和失败越来越恐惧,最后出现了逃避和退缩的念头。
当孩子遇到不敢做的事情时,一是缺乏勇气,二是事情真的难倒了孩子。
他对你说:“我不会”、“我再也不要学了”,实际上是在说:“我觉得好难”,“我努力了,可还是不行”、“我真的做不到”。
一句简单的“加油”,是非常懒惰的鼓励,看不到孩子的“难处“所在,孩子内心的恐惧情绪其实是被忽视了。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中提到:负面的情绪不被理解、共情,鼓励就只会让孩子消极感更强。
从这个角度来说,“加油”这个词,也可以很伤人。
除了“你要加油”外,下面两种常见的鼓励句式,也会带来反效果。
第一种:“你看别的小朋友都能做到,你也可以。”
孩子的感受:“为什么人家能做到,我却做不到。”对比之下,孩子的自卑感和挫败感越来越深。
第二种:“这些题目很简单的,你再试一下就成功了。”
孩子的感受:“我觉得好难,但是爸爸妈妈却说很简单,我根本达不到他们的要求。”有这样念头的孩子,常常觉得自己无能,很容易习得性无助,放弃努力。
这些我们常说的鼓励,往往无法给孩子真正的支持。
02孩子遇到难题,首先需要的是你的理解
很久前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小男孩,手指被卡在水杯瓶盖口,半天抽不出来,父母带他到消防队求助,看到消防员拿出救援工具,小男孩被工具上的大钳子吓住了,不停地表示担忧。
这时,旁边的爸爸妈妈劝慰他:
“你是最勇敢的男子汉了!”
“你是男子汉了还怕什么?”
但这样的宽慰对孩子来说毫无作用,他哭着说:
“可是我还是小孩,怎么勇敢嘛?!”
孩子天真的话语,大人听着甚是可爱,但是他道出了所有孩子的心声。
脆弱、无助,本就是孩子的权利。
那些对大人来说稀松平常的小事,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都是挑战。
他们遇到问题时会恐惧、会退缩是再正常不过的,如果我们逼他勇敢、让他加油,孩子的内心反而更加沉重,他会认为自己的感受是不该有的,是错误的。
这些不被理解的孩子,是最可怜的。
所以我们在给孩子加油打气时,要把理解放在第一位,千万不要觉得孩子矫情、小题大作。
你只需要认真地听孩子说,把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