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两只,三只……随着蟹笼拉网出水,一只只挥舞着大钳子的兰江蟹浮出水面,在兰溪市赤溪街道柳塘村兰江蟹养殖基地,养殖户在蟹塘边忙着捕捞螃蟹。从10月20日开始,首批规模化养殖的“兰江蟹”第一年便大获丰收,千亩养殖水面可收获60多吨。
首批规模化养殖的
“兰江蟹”丰收
“这几天,每天捕捞量达公斤,公蟹每只4~5两,母蟹3两左右,个大膏肥黄厚,正是品尝的好时节。”兰溪鸿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华斌说,“兰江蟹”是兰溪土生土长的螃蟹品种,学名中华绒螯蟹,养殖难度很大,对水体、生态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
年,在兰溪市农业部门的鼓励支持下,孙华斌和另外十几户养殖户开始试养。如今试养成功,亩产达到80公斤左右,螃蟹个大肥美,单只公蟹最重的足有6两多。“我们建起机埠和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每口池塘设置连接水管进行循环排放,并从外地引进不同种类的水草在塘中种植,净化水质。”
兰溪地处婺江、衢江和兰江三江交汇之处,拥有发达的水系和丰富的渔业资源,兰江的河床有沙砾、泥土、苦草等,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十分适合野生河蟹栖息觅食,也造就了“兰江蟹”的优良品质。
今年,兰溪市农业农村局早谋划、早行动,在当地开展兰江蟹养殖推广,有20个试点,试养面积亩,预计产值万元,示范带动余家养殖户。
“兰江蟹”曾一度绝迹近20年
追溯“兰江蟹”的历史,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渔民也说不清楚,祖祖辈辈早在兰江上捕蟹卖了。上世纪70年代,“兰江蟹”销售达到鼎盛。那时,宁波、绍兴、杭州等地客商纷纷赶来购买。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水体污染,“兰江蟹”慢慢消失,销声匿迹了近20年。
养蟹即是养水,只有水质优良才能促进“兰江蟹”的健康生长。兰溪市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和水环境治理,从年到年,在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中,连续7年获得优秀,兰江水清、岸绿、鱼肥、景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都得到有效改善。
年开始,兰溪渔政部门每年花钱从温州、上海等地买回蟹苗,增殖放流兰江中,既能维持生态稳定,还能帮渔民增收,“兰江蟹”又重回大家的视野,成为餐桌上的美味。“虽然品质优口碑好,但品牌不够响亮,这让‘兰江蟹’在价格上吃了不少亏。”孙华斌说,四五两重的每只售价50元,2~2.5两的每公斤元左右,价格不到阳澄湖大闸蟹的一半。
“今年,我们基地拿到经过授权的‘兰江蟹’商标,所出售的螃蟹都会贴上商标。”孙华斌说,不仅本地人对“兰江蟹”有一种特别的情怀,在外地的兰溪人下单也特别多,品尝家乡风味是每一个在外创业者的乡愁。
叫响“兰江蟹”带强养殖业
“兰江蟹”养殖获得成功,为兰溪渔业转型升级打造了一个示范点,也增强了养殖户扩大养殖面积的信心。
“目前,兰溪正积极申报‘兰江蟹’农产品地理标志,接下来将进一步发挥地域优势,全力打响‘兰江蟹’品牌。”兰溪市畜牧农机渔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强说,为了做活“蟹”文章,兰溪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着力在擦亮品牌、推介产品、助力增收等方面下功夫。10月18日,兰溪市在赤溪街道举行首届虾蟹节,通过政府搭台、渔民唱戏,让“兰江蟹”品牌走出去,进一步提高“兰江蟹”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兰溪市农业农村局以“三联三送三落实”为抓手,全面开展“兰江蟹”技术指导服务,为“兰江蟹”既丰产又丰收奠定基础。“养殖基地今后还会以‘兰江蟹’、河虾等新品种养殖为方向,探索绿色高效养殖模式,争取两年内‘兰江蟹’养殖面积达到多亩。”李强说,今年兰溪市制定了养殖推广实施方案,奖补并行,免费发放蟹苗,鼓励养殖,对考核合格的试养主体给予元/亩的补助,对考核优秀的试养主体给予额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