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会攀爬树木抓取鸟类的螃蟹么?大自然中的确有这样一种强壮的生物,被称作椰子蟹。椰子蟹因其能够不借助任何工具自行打开椰子而闻名,因此被纳入人类的劳动队伍,主要负责开椰子的工作。
除了其惊人的开椰能力和捕鸟技巧外,椰子蟹还围绕着许多未解之谜,比如它甚至有吃人的记录。
椰子蟹:不懂爬树的螃蟹不算真正的螃蟹
作为一种节肢动物,椰子蟹被分类在十足目寄居蟹科的椰子蟹属,属于寄居蟹的一种。在大多数人的认识中,无论是海蟹还是河蟹,它们通常都生活在水域中。但椰子蟹能够在陆地上长时间生存。这主要得益于椰子蟹特有的生理结构,其鳃室的内壁长满了丰富的血管,使其能够在陆地上进行呼吸。
由于长期生活在陆地上,原本属于“海族”的椰子蟹已经适应了陆地生活。虽然椰子蟹仍能返回大海,但它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更愿意在陆地上度过。椰子蟹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岛屿上。椰子蟹的体型巨大,最重可达8斤。
椰子蟹拥有非常大的钳子,这些钳子呈分叉状,类似于人类世界中的巨型扳手。椰子蟹的头胸部与胸腔紧密相连,尤其是胸腔部分,形似一个凸起的圆盘。它们的脚部也非常粗壮,通常左螯比右螯大。
值得注意的是,椰子蟹是爬树的高手,特别偏爱攀爬椰子树。敏捷的椰子蟹可以轻松地从地面爬到树上,在树叶和椰子的遮掩下隐藏自己。对于原本是海洋生物的椰子蟹来说,能够爬树无疑是一项非常酷的技能。
椰子蟹的栖息环境是椰子林,它们秉承着“自食其力”的生活理念,利用那对强有力的大钳子挖掘洞穴居住。作为爬树高手,椰子蟹每天都会多次在树上和地面之间穿梭。
到了繁殖季节,椰子蟹会激发自己的海洋本能,回到大海中产卵。完成繁殖后,椰子蟹便急切地回到它所钟爱的椰子林,继续自己的爬树生涯。一对强大的钳子用来开椰子
椰子蟹的食物主要是新鲜、多汁且营养丰富的椰子果肉。尽管椰子的味道诱人且营养价值高,但椰子的壳非常坚硬,即便是人类也需要巨大的力气才能将其打开。没有任何辅助工具的椰子蟹是如何打开如此坚固的椰子壳呢?其秘诀就在于它前胸的那对巨大钳子。
椰子蟹是一种极为智慧的生物,它不会直接与坚硬的椰壳进行硬碰硬的对抗,而是从椰壳最脆弱的部分,即发芽孔处开始攻击。椰子蟹的大钳子富含强健的肌肉,在找到突破口后,它会逐渐增加钳力,逐步撬开椰壳。
值得一提的是,椰子蟹通常仅使用其左侧的钳子来撬开椰壳。据称,椰子蟹的平均抓握力可达公斤,而其中一些更为强悍的个体,其抓握力甚至能超过公斤。
毫无疑问,椰子蟹那对巨大的钳子极其强大,轻松开椰子毫不在话下。每天从椰子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使得它们十分健壮。然而,椰子蟹依赖的这一生存技能却被人类发现了。
正如人类将鸬鹚训练成捕鱼的工具一样,椰子蟹也成为了人类的“工具蟹”,帮助人类打开坚硬的椰子壳。这不由得让人想到泰国的那些每天为人类摘取数千颗椰子的猴子。
捕鸟对椰子蟹而言轻而易举
椰子蟹的传奇故事并未就此告终。作为一种杂食性动物,椰子蟹喜欢栖息在资源有限的海岛上。因此,岛上可以填饱肚子的动物都不会被椰子蟹放过。换句话说,椰子蟹在捕食时完全展现了其凶猛的天性,甚至会爬树捕捉鸟类。
年,有目击者看到在查戈斯群岛上的椰子蟹迅速爬上树,并攻击了一只红脚鲣鸟。在整个过程中,椰子蟹毫不犹豫,一边紧紧盯着红脚鲣鸟,一边迅速靠近,在椰子蟹突然发起的偷袭下,红脚鲣鸟的骨头被大钳子夹断。
红脚鲣鸟当场剧烈挣扎,但骨头已断的它无法逃脱,最终被椰子蟹一点点吞噬。除了捕鸟,椰子蟹还会攻击海岛周围的小海龟,或者是同类螃蟹的幼崽。
除了捕猎,椰子蟹还具有食腐的习性。毕竟,食腐并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去狩猎,只需跟随顶级捕食者,捡拾他们留下的残余即可。此外,即使是食用腐肉,椰子蟹也能够从中获取所需的营养。
关于椰子蟹的凶猛,还有一个更为惊人的故事——它们甚至有被认为吃过人的记录。在澳大利亚圣诞岛上,有超过50只椰子蟹曾不请自来,闯入一家正在户外举行烧烤的聚会中。这些体型健壮的椰子蟹大军让屋主措手不及,最终不得不报警求助。
更早之前,还流传着一则椰子蟹吃人的传说。据说,年,一位名为埃尔哈特的女飞行员及其助手在一个椰子蟹栖息的岛屿上坠机。即便发动了大规模的搜索,也没有找到任何尸体。仅仅找到了一些同年代女性的化妆品、军用小刀等物品。
在广泛的搜寻中,人们甚至没有找到女飞行员的骨骼。考虑到人类骨骼的坚硬程度,这样的结果让人难以置信。当时普遍的看法是,女飞行员并非无故消失,而是被占据岛屿大部分区域的椰子蟹吞食了。而女飞行员的骨骼,则被椰子蟹搬运回巢穴,因为椰子蟹具有囤积骨骼的习惯。因此,关于椰子蟹的恐怖传说又增添了新的一页。
尽管椰子蟹如此凶猛,但在历史长河中,椰子蟹族群依旧无法逃脱被人类大量捕杀的命运。因此,在很多岛屿上,椰子蟹已经绝迹。
除了巨蜥、野猪等大型动物之外,椰子蟹最大的天敌是人类。仅仅因为椰子蟹肉的美味,就让它们成为了人类餐桌上的美食。现在,椰子蟹的数量急剧减少,它们的生存状态变得岌岌可危,迫切需要人类的保护和关怀。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