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夏天,《延禧攻略》的热度高居不下,也让剧中展示的一些非文化物质遗产呈现在大众视野,比如绒花,缂丝,满绣等等。
绒花绒花绒花绒花绒花谐称绒花,从唐代开始就一直颇受宫廷追捧,南京绒花也因为工艺华美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近年来由于一些古装剧的热播,绒花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汉服少女喜爱的头饰。
蓝叶子缠花很多人都听过绒花,同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头饰工艺,缠花就鲜有人闻了。
缠花工艺以湖北省英山县最为著名,也叫英山缠花。所谓缠花,就是用多色丝线在以纸板和铜丝扎成的人造坯架或实物坯架上缠绕出鸟、兽、虫、鱼、花、果、汉字等美术品。所以虽然名为缠花,但花样并不仅仅限于花叶式样,而是丰富异常。
蜻蜓缠花白鹤缠花缠花是视觉的盛宴,其制作以小、巧、精、活为佳,融汇了传统美术的精华,又吸取了绘画、剪纸、景泰蓝、剌绣、编织、雕塑等工艺的特色,将万千春色缠于之间。
缠花与中国传统的工笔花鸟画一样注重写实逼真,也吸取了工笔画的精妙之处,同时运用与景泰蓝工艺相似的铜丝勾绘形态,也应用了剪纸的方法,还有刺绣的用线技巧,同编织一样是采取纯手工的绕、结相结合的制作方法,每件作品都具备雕塑的立体生动感。
曼珠沙华缠花古时候缠花运用十分广泛,贯彻了人出生,结婚,大寿,丧葬等各种民俗活动。小孩子出生后的洗三礼和满月礼,人们会用缠花缠成小老虎,小蝙蝠的样式在小孩子的鞋子和帽子,寓意孩子幸福安康。
现代社会,缠花是独属于少女的春色。女孩子用灵巧的手指缠出一朵朵花色,制成簪子,別于发间。即使处于炎夏、深秋、寒冬,发间的春色依然鲜艳。
梅雪缠花制作简易,材料简单,人人都可以上手,且缠花别在发间,也能为小姐姐们增添一抹亮色,无论是不是汉服袍子,都可以戴一只缠花。
手工缠花制作工具有:剪刀,硬纸板,细铜丝,双面胶。钳子,白乳胶,彩色丝线或冰丝。
首先在硬卡纸上面绘出一朵朵小花瓣,然后延边裁出,用乳胶粘住铜丝与卡纸花瓣。粘好以后就可以用细线绕着花瓣一直缠,缠到丝线覆盖花瓣为止,缠好以后用胶水固定,晾干。最后把缠好的花样组合成,一朵新鲜的缠花就新鲜出炉了。
不过缠花制作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是像小编一样的手残党,又很喜欢缠花的话,不妨去网上看看簪娘们的手艺。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把他供奉于博物馆,而是要让这种极其美丽的手艺流传于社会,成为每个人眼中的一抹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