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棕编传承人,几片粽叶,在他指尖瞬间变

37岁杨姜目前是重庆棕编传承人

人物档案:

杨姜,37岁,重庆棕编传承人,重庆文理学院外聘专家、永川红河小学外聘教师。13岁时因车祸造成左腿截肢导致肢体三级残疾,14岁始于个人兴趣学做棕编,至今已有23年。他把不起眼的小把件做成一门手艺,作品赢得大众好评。在成都民间工艺比赛中获三等奖。

在第七届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来自我市的残疾人优秀作品也在会上参展,琳琅满目的艺术品中,棕编工艺的展品尤其引人注目。

别样的“动物世界”

展台前,桌上摆放着剪刀、钳子、细铁丝、针等工具,绿色的棕叶从杨姜手中划开,变成条条细丝,他用细铁丝固型,将棕叶编绕成不一样的纹路,不多时,小蜻蜓的骨架便模样初现。

时而穿插、时而打结,几片棕叶在手指间上下翻转、反复折叠……为使得昆虫更逼真,杨姜特意采购了一批小昆虫眼睛。不到十分钟,活灵活现的小蜻蜓就做成了。观众轻拿起来,翅膀还会微微颤动,令人爱不释手。

杨姜编织的各种动物栩栩如生

在文博会现场,除了蜻蜓,还有蜘蛛、公鸡、乌龟、老虎、蝎子、蛇等,像是别样的“动物世界”,可爱逼真的造型就吸引了众人目光,不时有人发出感叹。

“只要能想象的,我都能做出来,这个自己慢慢摸索。”杨姜很有底气,在他看来,做棕编要心细,还要学会观察,动物的形态造型,了解它的动作,爬行等形态,这样做出来的作品才生动。

曾靠编织四处流浪

杨姜今年37岁,面庞清秀。他回忆,童年里给他最大温暖的是慈祥的爷爷。没钱给孙子买玩具,老人家就用稻草给孙子编青蛙、蚂蚱。杨姜也跟着爷爷学会了编这两种动物。爷爷没想到,这成为孙子以后赖以谋生的手艺。

为了能编织精致的棕编,杨姜特意将双手拇指指甲留得特别长。

杨姜13岁时因车祸造成左腿截肢。16岁那年,他不顾母亲的担忧,揣着多元去了广州。“多元没多久就用完了,没有朋友收留、没找到工作的他只好晚上睡桥洞。最难解决的是吃饭问题。”杨姜回忆,接连饿了两天,饿得头昏眼花,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多少了。第三天,他在桥洞附近看到一位河南的老人用棕叶编蚂蚱卖。

“这个还能卖钱?我也会编呀!”杨姜眼前一亮。他跟老人说了自己的情况,老人好心地借给他工具,叫他跟着一起做。那个下午,杨姜卖了70多元钱,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不仅如此,杨姜还凭自己的聪明,仅一下午就学会了编蝴蝶、凤凰等。

“我至今都很感谢那位老人,除了爷爷,他是我唯一的老师。”杨姜说。第二天,杨姜没再去这位老人的卖艺地盘,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开始他的卖艺为生之路。

是手艺更是文化传承

杨姜说,棕编中比较难的就是龙的编法,其他的一条棕叶就可以,但龙需要两股棕叶,那样给人的感觉才会比较立体,所以在编制的过程中难度就更大。“曾经编织过一条六米长的龙,还是好几个人花了3个月时间才完成。”杨姜说,经过不断琢磨,现在还会编八股的龙。

杨姜用棕叶编制自己的“动物世界”

7年,在一次网络聊天中,他发觉一个四川姑娘,经常和她聊起棕编的事情。渐渐,杨姜对她产生了感情,双方也开始从网络走向现实生活,杨姜为她编制三枝精美的玫瑰,打动了她的心。因棕编,杨姜收获了爱情和家庭,也不再流浪。

从广州回到永川。如今,每天过着进棕叶、编棕编、卖棕编的简单生活。棕编可以养家,同时,杨姜也希望自己能够使棕编发扬光大,有更多的人学习,形成规模化产销链。年,杨姜成为重庆竹编非遗传承人,目前已有多位徒弟。

不满足于现有技艺的杨姜,摆摊售卖棕编手工艺品之余,与重庆其他研究棕编技艺的人交流后,自个也琢磨起编织技巧,研究新的创作方法,研发制成新的事物。对杨姜而言,棕编不仅仅是一门手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周小平实习生陈珊文首席记者冉文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