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11月7日,华南理工大学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事迹与经验报告会。多位教师代表登台讲述了先进人物事迹以及学校在精准扶贫、基层党建、学生思政等工作上的优秀经验,为大家树立了精神上的模范、实践中的标杆,引起师生员工强烈反响。
陈国坚:“华工字典”和“华工雷锋”
陈国坚,华南理工大学档案馆原馆长,年进入华南工学院(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在多个岗位上为学校做出着贡献。年10月9日凌晨,陈国坚因病去世,而就在前一天晚上,72岁的他还在笔耕不辍,伏案工作。
在学校档案馆退休教工张娟娟眼里,陈国坚对档案利用有着满腔热忱,对校史挖掘有着执着坚持。她说,平时只要没有人利用档案,陈国坚就会进到库房翻阅各类综合档案。在档案馆的10年里,各类综合档案及相关史料,陈国坚至少翻阅了5遍以上。工作之余,陈国坚还常到二手市场淘旧书刊、旧报刊,将其中刊登的关于学校和高等教育相关的报刊资料逐一剪贴成册,详细标注出处、时间等信息,共整理了几十本。
广泛的涉猎和博闻强记,令陈国坚脑海里存储了大量文件、数据和华工故事,甚至连事情的年月日、哪本档案资料的哪一页,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而经年积累的报刊资料不仅被学校相关部门和师生所利用,也为兄弟学校解决过大问题。
年是钱学森回国工作50周年,其母校上海交通大学要举办纪念活动。该校派人来广州查找钱学森回国的资料,许久没有找到。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们来到华南理工大学档案馆,结果陈国坚很快查到年10月广州科学工作者联名致电联合国和美国,呼吁立即恢复钱学森等科学家的人身自由的电文,以及年10月华南工学院迎接钱学森等留美科学家归国抵达广州的新闻报道。拿到这两份重要的新闻报道复印件,他们非常惊喜,直呼广州之行收获不小。
陈国坚在高教所的同事刘金程说,在大家眼里,陈国坚是大家熟悉的“华工字典”,但在高教所的师生眼里,他更像是一位“华工雷锋”。
校史研究是他退休后被返聘到高教所的“主业”,实际上他还主动包揽了高教所大量的杂活和累活。他有一个水果篮做成的“百宝箱”,里面装满了起子、钳子、钉子、锤子、网线等工具,不管是办公室,还是同事家里,需要修理什么东西,提着就可以走。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管长”——管事儿的长。
每次安排值班的时候,他总让别人先选日期,剩下的留给他。同事们遇到要调班的时候,还是找他。高教所的自习室附近没有保安,学生晚自习的安全是个大问题。陈国坚说,“有我在,问题不大。”从此每个晚上,只要学生在自习,他就在旁边的办公室加班陪伴,周末也是如此。等到学生们都走完了,他检查完门窗、水电之后,再锁门回家。
有年轻同事要借调到北京工作,但对借调单位的情况不熟悉,底气不足。陈国坚知道后,帮同事找来了要去借调单位的工作简报,而且还是按日期整理的厚厚一大叠。
最近几年,他倾尽心血编撰有关华南理工办学历史源头的书籍——《广东工业专科学校校史考》,随着他不断的收集和挖掘,越写越厚,似乎没有停笔的样子。同事劝他不要写这么厚,他说,“我的任务就是要把这段历史挖清楚,把华工的红色基因给传承下去,这也算是给华工一个交待。至于写了多少字,出了多少书,那不是我关心的问题。顺其自然吧!”
由于他的自我加压,这本校史著作从最开始规划的最高30万字,一直写到了将近万字。
张健:在云县的扶贫“云”生活
年5月,华南理工大学扶贫干部张健离开了妻儿和老母亲,来到云南云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在大寨镇新合村走访时,张健遇到两个小女孩,她们住在破旧土坯房里,梦想能够好好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这让张健深有感触,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办好教育,才能呵护孩子们纯真的梦想。
两年多来,张健和队员们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培训云县和临沧市领导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多人次,争取捐赠物资价值多万元。通过爱心浴室项目,让多名中小学生洗上了热水澡;通过“爱心包裹”项目,让名小学生用上了新书包和新文具;通过教育信息化提升,让余名山区中小学生零距离接触到计算机及互联网;通过医疗帮扶,为云县多名患者减轻了病痛……
张健和工作队员们创新通过展销会等形式,把云县产品引进了华南理工大学,开展消费扶贫,学校饭堂还固定开设了云县米线专窗,“爱心茶”和“爱心水”的畅销,也反哺着云县教育。
扶贫路上,张健曾与山顶滑落的巨石擦肩而过,也曾和泥石流不期而遇。几年来,在家庭中缺位,使他深感愧疚。但正是在他和扶贫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华工与云县六年携手攻坚,云县贫困人口数量从年末的5.28万人下降到年末的人,贫困发生率从11.70%下降至0.24%。年9月,云县成为云南省首批、临沧市首个脱贫摘帽县;云县的扶贫项目连续两年获得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张健也获得了云南省“扶贫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近期,张健又专程到大寨走访了那两个小女孩,带去了文具和书籍。看到她们家迁到了半山腰拥有“度无敌山景”的新房里,张健感到由衷的欣慰。
毛善超:在滇西大地谱写脱贫攻坚的新篇章
跨越澜沧江,第一次踏足云南云县,年轻的扶贫队员毛善超根据学校安排,在小忙兔村驻村工作两年。
他先从支部建设做起,慢慢建立起党组织的凝聚力,带动大家一起关心和参与村里的事。要想富,先修路;路不通,财不通。可是村里没有钱,路就没法修。毛善超说,“没有钱,我们还有人嘛”。他带头拿出一千元,把几个小组的村民组织起来,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两天时间就把进村的大路修得“滑溜溜”。杨家村组和山头寨组之间有条米的泥路,一到雨天就没法走。爱心企业帮助了25吨水泥,大家出工出料,又新修了这条路。毛善超表示,只要大家关心村里的事,再苦再累心里都是甜的。
巩固小忙兔村的脱贫成果,得到了学校的全力支持。章熙春书记、高松校长等学校领导先后到村走访,华工帮助小忙兔小学建设华云计算机教室,出资建设太阳能路灯点亮乡村,还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学科优势,做好村庄发展规划:年7月,经济与贸易学院的师生来村开展产业扶贫和品牌建设专题调研,智力支持乡村振兴,明确了围绕核桃“一村一品”打造全产业链;11月,建筑学院师生深入8个村民小组现场踏勘,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今年7月,经济与贸易学院的三下乡团队到小忙兔小学开展了10天支教活动,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欢声笑语撒遍了村子。两个月前,华南理工大学对口帮扶小忙兔村的引资企业正式投产,解决了核桃销售难题,核桃收获季节为村里提供了每天80个临时就业岗位,并给村集体带来每年6千的收入。
毛善超说,脚上有多少泥巴,就意味着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有多亲,“只要用心用情付出,群众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华南软物质研究院教工党支部:党建引领服务人才发展
今年的教师节来临之际,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建院仅有3年半时间,何以取得如此成绩?研究院党支部书记王林格说,他们的秘诀是用党建引领服务人才发展。
建院之初,研究院就遇上一个挑战——将原有的大楼进行土建部分改造和实验室改造。可当时大家既不懂基建改造,也不懂招投标。怎么办?撸起袖子加油干!当时研究院仅有的两个党员王林格和康德飞虚心向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请教,自己努力吃透专业,参与协调不同单位的配合。
天工期、38次工地例会、12次设计论证会、10余次项目招标,不是蹲在工地就是在去工地的路上,就这样,两位党员同志从项目“小白”变成了工程“达人”,创造了属于研究院自己的“速度”和“质量”,奉献出一座国际化、现代化的实验大楼。
基地建好了,还要有创新、公平、透明的管理制度去维持研究院的良性运行和稳定发展。第一届学术分委员会、第一届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第一届学位评定分委会、管理委员会……多个委员会中不乏党员身影,他们多头工作不怕事繁,抢先挑担子。
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被引进,研究院成立教工党支部,积极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深挖工作新途径,海外归国党员比例逐步上升。目前,支部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的党员有7人。同时3名入党积极分子中有2人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
当前,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教工党支部已迅速成长为一支讲政治、敢担当,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起到引领作用的生力军。他们既是科研工作者,也是本科生的任课教师和学业导师。如学生党支部书记文韬,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和科研,经常夜里和周末为学生讲党课,动员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虽然时间感到不够用,但和与学生的心更近了”,这是文韬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后的感受,他的亲身言行又进一步感染着身边的学生,目前研究院的研究生党员比例已上升到21%。
魏争:万字书写的理想和青春
自9年成为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本科生辅导员以来,10年间,魏争写了17本工作笔记,总计万字。
刚工作后的第一个国庆节,魏争准备一个人去沙面逛一逛,出发时在饭堂碰见了两个留校的学生,于是他们结伴游览了沙面。回到学校后,魏争收到了学生的短信:“老师,谢谢你带我们看看广州,要不然我们俩今晚肯定是去网吧了。”当时的手机还没有截屏功能,于是她把这句话记在了笔记里。她说:“其实我也没干什么,只是顺便带着他们一起逛逛,表达理解、陪伴倾听而已。我想如果我再多做一些,可能他们的大学生活会更充实,更精彩。”也就是在那时,要做一名和学生“一路同行的辅导员”,便成了魏争的初心。
“和学生在一起非常幸福。”10年来,她舍不得错过每一次班级活动、每一次与学生相聚的机会,在宿舍、饭堂、教室、操场,随时随地了解学生,走近学生。她坚信自己多做一些,学生的大学生活就会“更充实,更精彩”。
一次次与学生的谈话记录,一场场班会、活动、会议笔记,一段段梳理反思和解决方案,包含了学生的动态、变化、问题、反馈和细节,包含了党团班级的发展轨迹和互动逻辑,包含了与同事和团队共同切磋、团结协作的学生工作实践成果,这些都如实记录在笔记里。
一位同事曾经这样评价魏争的工作笔记:“还原现场,你可能会总结出,90后学生是怎么表达焦虑的,学生在跟老师一起开会讨论时是如何体会民主参与的。这些都是很珍贵的原始材料。”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尘走。魏争以心灵感动心灵,把学生的成长作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把学生的感谢视为最大的认可。
报告会上,陈国坚老师的感人事迹以及来自扶贫一线、基层党支部和辅导员岗位的奋斗故事,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前来听讲的师生。
新闻与传播学院辅导员张佳文表示,报告会内容丰富,宛如一场华园的精神游历——从学校老一辈的敬业奉献开始,到脱贫攻坚一线书写的华工担当,进入实验室中描绘科研如何与党建并行出彩,来到思政岗位上感受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幸福,这些更坚定了自己作为一名辅导员的理想信念:和学生在一起,每天都要全力以赴。
“这一次报告会让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一股就在身边的力量,能够随时鼓励你,推动你前行,”级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陆烨贞说。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