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需要士兵自己掏钱买武器的军队,却是当

白癜风什么症状图片 http://m.39.net/news/a_5885336.html

本文来自:百度知道日报

唐朝,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期之一。唐朝共传国二百八十九年,这期间一半以上的时间里,唐朝军队都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一直保持着积极扩张的态势。如果累计唐朝的领土面积(即占领过的都算在内),其国土面积为历代之最,后来的明朝虽有“远迈汉唐”之美誉,但是也不禁感慨“我朝疆域,胜于汉而逊于盛唐”。

那么,强盛的唐朝初期,其军队究竟是怎样一个面貌呢?

在唐朝初年,唐朝实行府兵制。在府兵制下,国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士兵,而是有需要的话,征招一些平民入伍服役。

唐太宗在全国设置六百三十四个折冲府,折冲府就是唐军的基础单位。折冲府分为三个等级,上等有兵约人,中等有人,下等有人。折冲府的首长为折冲都尉,另有一些副手、下属,折冲府下设团,每团约人,团首长是校尉。

上图:唐太宗

需要注意的是,折冲府和团只是管训练和征兵的,这些折冲府分属中央的十六卫,战争中的指挥权归属皇帝委任的某个将官。战争中,不会出现府、团这类的编制。

唐军的基层编制被称之为队,每队五十人,指挥称为“队正”。每队下辖各火,一火为十人,头子叫“火长”。咱们今天说的“一伙人”,便是由此而来。队、火的编制,在日常训练和实战中都会存在。

接到征招,需要去执行任务了,唐军每火要准备六匹驮马,还有帐篷(乌布幕)、大铁盂(类似锅)、布制的便携式马槽、铁锹、钁(类似锄头)、凿子、碓(捣粮食用)、筐、斧子、钳子、锯子各一,两个放铠甲的架子,两把镰刀。如果执行作战任务,还要额外买一头驴,以运送伤病的士兵。

而每名士兵要准备一张弓,三十枝箭,胡禄(箭囊)、横刀、磨刀石、大觿(一种牛角尖一样的多功能工具,可以解绳结、撬东西)、毡帽、军装、行藤(即绑腿)各一,带九斗小麦,两斗米。

上图:壁画中装备长弓、胡禄箭囊、横刀的唐朝士兵

这些装具可以说非常齐全,顾及到了衣、食、住、行、战各个方面。但是为什么说是“准备”而不是“装备”呢?因为这些东西,都要士兵自己掏钱买,政府不发!不过,这些武器都有相对固定的制式,所以不用担心武器规格不统一的问题。

不过,重武器、铠甲、弩、长矛等法律不允许民间持有的武器,会由政府发放。但是也得看情况,比如说去执行守卫任务,只需要带弓箭横刀就行了。如果是作战任务,那就会按照一定的标准配给铠甲之类。

上图:华丽的唐朝铠甲(复原)

士兵如果有骑射特长的,会被招为越骑,其他人为步兵、武骑、短矛手(一手投枪一手盾)、步射。国家对其骑兵有补贴,因为骑兵需要自己买战马。

上图:唐代骑兵俑(人马皆披重甲)

一旦被选拔称府兵,那么从二十岁到六十岁,必须定期参加军事训练,有征招了随叫随到,第一时间准备好家伙事上战场。而且,军事训练包含各种项目,基本上整个冬天除了过年别想闲着,各种演习持续整个冬天,平时也要演练一些个人武艺。

上图:敦煌壁画里的唐军演习

看起来这个制度似乎不近人情。后世常说,当兵吃皇粮,唐朝当兵不仅吃不着皇粮,武器还得自己准备,甚至还得自己带一百多斤粮食。唯一福利,就是免除自己一人的徭役赋税。

但是,这个制度是和唐初的均田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结合起来看并不算差。

唐朝初年,政府手中掌握有大量的田地,于是便将这些田地分给农民耕种。一般而言,一个年满十八岁的成年自耕农可以分到八十亩口分田和二十亩永业田,口分田死后交还国家,而永业田是可以继承是买卖的。

在这种制度下,唐朝自耕农生活富足,压力不大,故而有能力购买这些装备。而且这样的制度也让唐朝自耕农对国家有归属感,在对外战争中更为卖力。

另一方面,唐朝鼓励“官二代”、“富二代”们参军。在唐朝,进入仕途有三种途径,第一是科举,第二是从基层小吏干起,第三是门第。但是,门第子弟进入仕途之前,必须先从军一段时间。

而且唐朝军队对士兵的选拔标准也是优先选取家庭富裕、身体健壮、家里兄弟多的。对于这些人来说,购买那些装备,也并不是负担不起。

所以,唐初社会也对军人高看一眼,即使读书人也有很强的从军欲望(当然不一定选的上)。故而唐诗中才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诗句。

上图:唐朝武士俑

一般而言,唐初将领得到命令,集结军队出征,其标准是两万人组成的大兵团。这两万人的大兵团中,分为中军、左虞侯军,右虞侯军,两个左厢军,两个右厢军共七个军,每军人数不等,都是由不同兵种组成的合成部队。各军的基层单位,依然为“队”。

中军有战兵:弩手四百人,弓手四百人,马军千人,跳荡五百人,奇兵五百人。

左右虞侯军有战兵:弩手三百人,弓手三百人,马军五百人,跳荡四百人,奇兵四百人。

左右厢军有战兵:每军弩手二百五十人,弓手三百人,马军五百人,跳荡四百人,奇兵四百人。

战兵共计人,也就是队,负责主要的作战任务,另外人也就是队,负责后勤补给和看守辎重。如此多的后勤士兵,也可以看出唐朝军队的士兵舒适度还是可以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唐代士兵的社会地位。

各军在扎营时,有严格的规定,中军的在中,其他各军按照固定的布局围成一圈。营地尺寸都有详细的规定。

上图:唐军各军扎营示意图

作战中,每队五十人通常为单一兵种,队后有专门的督战官,队前有旗手和先锋。因为唐军主要执行进攻作战,故而每队通常组成近似于三角形的阵型。然后军以队为单位,排成不同的阵型应对不同的地形、任务。

弩手,自然就是持弩的战斗人员。除了每个人都要配备的弓箭、横刀外,另配一把弩。唐代步兵用的弩多为擘张弩,有效射程一百五十步(约米),所以在作战中,距离敌人一百五十步的时候,弩手就要开始发射。

上图:汉代华丽的弩机

因为弩手靠前布置,所以弩手除了弓箭、弩、横刀外,还配一把陌刀。

唐军步兵装备的弓,是桑木、柘木制成的长弓。这种弓虽然威力不如筋角弓,但是制作简单,适合大量装备。在十四世纪的欧洲,这种木制长弓依然是英格兰士兵的主要兵器,虽然英格兰长弓使用的紫衫木优于中国的桑木、柘木,但是唐朝长弓有更加合理的外形和结构,在威力上只高不低。按照唐军的作战守则,弓手要在敌人进入60步(约米)的时候射击。

上图:手持长弓的唐朝士兵

很多时候,弓手也要承担长枪兵的任务。唐朝步兵长枪称之为“木枪”,没有关于木枪的长度数据流传,按照古代习惯,大概是士兵身高的三倍不到,即四到五米。

唐朝骑兵,有被称之为“甲骑具装”的重骑兵,也有人穿铠甲而马不穿铠甲的轻骑兵。重骑兵以持枪冲锋为主要的作战方式,轻骑兵以骑射为主要的作战方式。

唐代骑兵枪被称之为“漆枪”,杆子以硬木制成,并刷上了重漆防止腐朽,比步兵的木枪要短一些。

上图:唐朝重骑兵

唐代骑兵所用的弓不同于步兵,是更为先进的角弓,具有更强的威力。

上图:唐代漆画中的骑射手

所谓跳荡,简单说就是敢死队。一般认为是装备盾牌、横刀、短矛(投枪)的突击队。

奇兵,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预备队。通常是身着重甲的步兵,也可能是身着重甲的近战骑兵。

上图:壁画中的唐朝重甲步兵

各部队分领不同的旗帜作为标记,唐军制式军旗一共有三十二种,代表军队不同的等级和编制。有些士兵还佩戴有绶带、徽章等标志物,作为队伍的标识。但是唐军的军乐比后世简单,像唢呐之类尚未传入中国,只有三种战鼓,五种金属敲打乐器和号角,作为发布号令的工具。

出征作战,唐军会有极高的披甲率。即使弩手、弓手这些远程士兵也会配备重甲。对这些士兵来说,肩部的铠甲有时候会阻碍动作,所以要求在远射时候取下,投入肉搏战时再穿着。对于骑兵、跳荡、奇兵这些兵种来说,甲胄自然更是不可或缺的。

唐军铠甲种类繁多,共有十三种,但很多都是仪仗甲,非实战器具。很多画作中的唐朝铠甲非常华丽,都是这类。实战铠甲,主要有各式铁扎甲、锁子甲,也有一些轻型的如木甲和皮甲,根据不同作战任务具体分配。

上图:以铁片穿绳缀连的扎甲

上图:以小铁环串联的锁子甲,活动性好,重量轻,但是防御力不如扎甲

上图:唐朝步兵甲穿着步骤

综合来说,唐初军队的单兵装备非常全面,可谓武装到牙齿,各兵种的编制也十分精巧。纵向来看,唐军的武器装备不如后世的宋、明精良,但是横向来看,唐军在当时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一支强军。

同时期,西欧还处在蒙昧野蛮的中世纪,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刚刚兴起,中亚的萨珊波斯已经开始衰落。也只有东罗马帝国能够在单兵装备上与唐军一较高下,但是在兵力、马匹数量等方面依旧难以比拟。

上图: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铁甲圣骑士

更何况,初唐军队有空前绝后的兵员素质,唐军的士气旺盛,军队纪律也非常严明。

正因为如此,初唐时期,唐军几乎保持了不败的神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