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虾我们走!”这句年的网络流行语,让本已火遍餐桌的皮皮虾又火遍了表情包界,这位跨界“网红”总以坐骑形象出现,那它真的就这么乖巧听话吗?事实上并不是,皮皮虾性情凶残,叫它海底小霸王都不为过,下面我们就来对皮皮虾一探究竟,看看都有哪些“反差萌”?
皮皮虾也叫口虾蛄,是虾蛄科下的广温性品种,在我国沿海均有,它分布最广、产量最大。
虾姑全世界约有种,它有个很霸气的分类——软甲纲下的掠虾亚纲,虽然虾蛄与虾、蟹都属于甲壳动物,但虾蛄在分类上却独占一个亚纲,掠虾类起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大多数种类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少数在温带海域。
皮皮虾在广东有个特别的名字叫攋尿虾(常被误写为濑尿虾或赖尿虾),它为何会有这么二的名字呢?因为皮皮虾的腹部甲壳翻过来,像个凹下去的汤匙形,极易存水,当它离水时身上总有水会流出来,像婴儿撒尿。
除了攋尿虾,它还有很多名字,文艺点叫琵琶虾,有钱点叫富贵虾,职业点叫官帽虾,洋气点叫螳螂虾,还有虾弹子、虾爬子、虾狗弹、爬虾......
皮皮虾和虾蟹最大的区别是头部和胸部没有完全合为一体,它最前面的头胸部有5对颚足,第一对颚足细小,主要用来清理身体。第二对颚足最大,是它捕食和御敌的利器。
第三至五对较小,主要用来抱握食物,它大多数的颚足全在口附近,这也是口足目名称的由来。
它的胸部有3对步足,雄性皮皮虾的第三步足基部内侧还有一对细长的交接器。腹部有5对腹肢,有游泳和呼吸的作用。尾肢和尾节构成尾扇,除了可以用来游泳,还可以掘穴和御敌。
而皮皮虾那对威武的“捕捉足”,正是它在海底为所欲为的资本。它善于打洞和埋伏,穴多为“U”字形,藏在里面只露出触角和眼睛,利用“捕捉足”来突击路过的猎物,当食物不充足的时候也会主动出洞觅食。
皮皮虾的食性非常杂,只要是能吃下的东西,统统都不放过,大到鱼虾,小到浮游生物都在它们的食谱上,连一样有着铠甲和钳子的螃蟹都是它的盘中餐。
而它们捕捉猎物的方式总体分为两大类型。
穿刺型虾蛄的典型代表就是餐桌上常见的口虾蛄和体型最大的斑大琴虾蛄,它们的捕捉足像镰刀一样。它们一般猎捕底栖无脊椎动物、小型鱼类等身体柔软的猎物,会在电光火石间掷出双剑,触碰猎物后立即收回,直接刺穿或用棘刺将猎物紧紧锁死。
粉碎型虾蛄更是集速度与力量于一身,像攻击力排行首位的雀尾螳螂虾,它的捕捉足前端像锤子,表面覆盖有极其致密而高强度的羟基磷灰石,使其威力更强,它可以在1/50s内,以80km/h的速度出拳攻击目标,轻松轰碎贝类和甲壳动物坚固的外壳。
由于出拳的速度极快,与周围的水摩擦产生高温还会冒出电火花!生物学家表示,螳螂虾在动物攻击速度排行榜上名列第二,仅次于兵蚁的大颚。
更为凶猛的是曾有科学家下海捕捉它时戴着手套,还被弄伤了手指,血流不止,而装有雀尾螳螂虾的量筒更是被击得粉碎。
尽管雀尾螳螂虾如此凶残,老天爷还是给了它一副美丽的躯体。它的正式名称为蝉形齿指虾蛄,是一种大型虾蛄,体长可达18厘米,它的身体通常由红黄蓝绿为主的多种渐变色彩交织构成,尾端形状和色泽神似雄孔雀美丽的尾上覆羽,因此得名。
皮皮虾还有一项天赋才能,就是它神奇的视觉系统,它拥有最强大的复眼,有高达16种视锥细胞,不仅能感知出多种颜色,还能感知弧形偏振光(可用来导航),就连紫外光谱和光的极化都能收入眼底,像人类只能感知3种,即红色、绿色和蓝色,可想而知,皮皮虾的世界是多么五光十色。
虽说雀尾螳螂虾十分的凶猛,但是像平常我们吃的皮皮虾,比起它来就逊色很多了。常见的皮皮虾,大部分都是从野外捕捞的,因为皮皮虾生活在深海区,对环境要求较高,人工养殖的成功率不高。不过好在皮皮虾生长迅速且繁殖能力十分强悍,目前的捕捞强度并未对它们造成太大的压力,反倒是渔业资源的逐渐枯竭使一些本来是虾蛄等甲壳类天敌的鱼类数量减少,让口虾蛄活得更滋润了。(我知道你们都在流口水了!我们还是来说说,哪种皮皮虾的吃法最好吃吧!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