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这把钳子给你,电工可是个技术活儿,一定把技术学好了,让同事们信任你,这才是咱工人的本分。”年,年仅18岁的张黎明正式成为一名电力工人。上班第一天,身为中建六局一名老党员、老班长的父亲找出了自己曾用过的一把老虎钳子,连同质朴的嘱托,一起递给了他。从此,张黎明奋战在电力抢修一线,一待就是31年。
张黎明是国家电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抢修一班班长、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他不仅被誉为电力抢修“活地图”,还实现技术革新余项,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是党的十九大代表。
年8月7日,“时代楷模”张黎明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会上,报告团成员用鲜活的语言讲述了张黎明工作、生活中一个个生动事例。
张黎明最后一个走上讲台,用朴实无华的话语讲述了个人成长中难忘的经历和感受,博得了台下一次次热烈掌声。他说:“身处新时代,站在新起点,我将和我的队友们一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辜负公司的殷切期望,干好服务队,黎明再出发!”
“时代楷模”张黎明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现场,张黎明在讲话。本文图片均为国家电网公司提供
父亲和师傅们言传身教
张黎明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中建六局的一名老党员、老班长。小时候,父亲为参加湖北二汽、引滦入津等国家建设,带着全家从北到南,又从南走到北,到处辗转,却从未向组织上讲过一次条件。从父亲身上,他很早就懂得了老一辈产业工人的牺牲和奉献。
年,18岁的张黎明正式成为一名电力工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电网基础薄弱,电力施工条件也艰苦。三伏天爬杆作业,电杆的温度高达四五十摄氏度,遇到雨天,手和脚又能泡到发白,冬天干活儿满头汗,风一吹又冻得打哆嗦,但为了学好技术,在他看来,这也不算什么。
师傅们对张黎明的影响很深。在他参加工作的第三年深秋,一条重要线路发生故障,需要紧急带电处理。可是,架线的铁塔被围在烂泥塘中央,按照规程,带电工器具和上杆作业人员不能沾水。为了保证安全,他们架了一个8米长的木梯子通到铁塔边,但是木梯比较软,人走到中间很容易落到水中。
这时,班里张连运、孟祥芳两位年过五十的老师傅一声不吭跳进泥塘,趟着冰冷刺骨、齐腰深的泥水,一步步地走到池塘中间,用肩膀顶住梯子,让大家从上面通过。看着泥水中岿然不动的师傅,张黎明暗下决心:这辈子也要像他们一样,纵身投入心爱的电力事业。
张黎明在工作。
最大心愿是“老百姓想用电时就有电”
张黎明最大的心愿是老百姓想用电时就有电。为了熟悉设备环境,他总爱沿着电线杆子“溜达”,拿着小本儿画下线路切改、沿线环境变化。他分析了近万个故障,总结出50多个经典案例,形成了《急修案例库》和《抢修百宝书》。
工作30多年来,他始终奋战在电力抢修一线,累计巡线8万多公里,完成故障抢修作业近2万次,被誉为电力抢修的“活地图”,他说:“我认为,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久久为功,你就能成为大家眼中的行家里手。”
这些年抢修压力减小了,他创新动力却更足了。在公司支持下,张黎明搞起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从早期的可摘取式低压刀闸、占位型驱鸟器到现在的带电作业机器人,项目越搞越大,专利越来越多。截至目前,他已先后实现技术革新余项,20多项填补电力行业空白。
年,他成为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带领队员十年如一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用爱心搭起了企业与群众的“连心桥”。
张黎明在工作。
电力行业第一位“时代楷模”
张黎明是电力行业第一位“时代楷模”,也是党的十九大之后第一位获得这一称号的产业工人。
年5月2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天津向全社会发布张黎明的先进事迹,授予张黎明“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向他学习。当年6月27日,张黎明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8月7日举行的张黎明先进事迹上海站报告会结束后,各界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要学习张黎明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长期扎根一线,以实干苦干的奋进状态,在平凡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学习他勇于探索、矢志创新的进取意识,保持创新精神、勤于学习钻研,努力走在新知识新技术前沿。
“时代楷模”张黎明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
此次报告会上,与会听众还收到了由国家电网公司编辑出版并首次发布的书籍《黎明出发点亮万家——“时代楷模”张黎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