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炒螺蛳是上不了台面的小吃高蛋白高钙质

江苏省泰州市,被称为汉唐古都、淮海名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地域文化造就了泰州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沟渠交错,溪河纵横是泰州最大的特点,因此鱼、虾、蟹等水产物自然也就成了江南人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其中外形粗鄙难登大雅之堂的螺蛳却往往最能挑动人们味蕾记忆的最深处。

春末夏初,忽晴、忽雨、乍暖、乍寒,最难将息,也正是活跃在我国大江南北夜摊上的常客螺蛳粉墨登场之时。

燥热的夏日傍晚,要是能来上几瓶冰啤,一盘炒螺蛳,定能真切到体会人间值得的快活!

炒螺蛳,从挑捡、去尾、清洗到配料都有讲究。在泰州市铺头村生活了几十年的周达秀外婆,为了挽救夏日提不起来的胃口,每年都会在五六月份做上几回自己的拿手菜—炒螺蛳。

趁着暑气还未蔓延开来,周达秀外婆早早的来到村头河边寻找螺蛳。疏影横斜水清浅,这正是捡拾螺蛳的绝佳之地。这种小鲜很好找,仔细地翻开河底的水草和淤泥,就能清楚地看见正附在水草上伸出触须的一片河螺。

其实细长的青蛳才是螺蛳中的圣品,但一般只有在夜晚那深谷幽涧之中,黛青色的岩石之上才能见到青螺身影,所以短圆的河螺就成了炒螺蛳的主力军。

常年生活在河边的周外婆,很早就与螺蛳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家里人都好炒螺蛳这一口,她便变着法儿的研制出了独具一番滋味的炒螺蛳,渐渐在当地也有了一些名气。

想在家里就吃上美味还卫生的炒螺蛳吗?一起看看周外婆是怎么做的吧。

螺蛳、料酒、酱油、白糖、辣椒。

1、清洗螺蛳外壳泥沙。

生长在淤泥水草间的螺蛳,身上的泥腥味很重,所以炒螺蛳最后呈现的口感和味道如何,与前期的清洗去腥工作是否到位起着决定因素。

第一遍清洗螺蛳,只需大概把螺蛳身上的泥沙,显眼的脏东西清洗掉就好,用水多冲洗几次。

2、往放水里养的螺蛳里加入一小勺食用油,浸泡一夜。

养螺蛳的水最好要淹没螺蛳,养上一夜,吐故纳新一番,中间可多换几次水。

往水面上滴入一勺食用油,有些地方也会放上几块姜块,这是为了更好地引诱螺蛳吐出泥沙等脏东西以及去除土腥味。

3、用铡刀剪去螺蛳尾部第二节,反复清洗,去除泥沙,直至泡着螺蛳的水变干净为止。

泡了一夜的螺蛳依旧个个肚圆尾尖,通体幽青。用铡刀,即老虎钳子,把螺蛳尾部第二节凹处往钳子圆豁口除处一放,钳把手稍一使劲儿,螺蛳屁股就应声落地了。

钳去螺蛳尾部第二节,是为了让螺蛳上下通气,吃的时候便能轻松地一吮将螺肉吸出。螺蛳尾部剪少了不入味,剪多了便少了吮吸的乐趣,这便是水乡人吃螺蛳的妙处。

4、备辅料。葱、姜、蒜、辣椒洗净切块备用。

4、锅里倒油,待油温八成时,将螺蛳下锅爆炒两分钟左右。

爆炒是螺蛳最常见的吃法,对于掌勺者来说,最享受的莫过于螺蛳下热油的一瞬间。滋的一声巨响,有如天籁,继而在烟雾缭绕中细嗅螺蛳的香味,当真有声有色!

5、往锅里倒入一勺料酒,继续翻炒。

料酒,是去除螺蛳土腥味的最佳选择。

6、加入葱姜蒜辣椒,翻炒一分钟后,倒入适量清水。

葱姜蒜,香料届的三巨头永远结伴而来。炒螺蛳,七成以上功力则在调味,辣椒可依据个人口味来放,个人觉得辣些的吃的才得劲儿!

7、加入一勺酱油,两勺白糖,再翻炒三分钟左右。

酱油有着独特酱香,有助于促进食欲。酱油的加入让螺蛳上色,也更入味,白糖则是为了增鲜。

9、倒入没过螺蛳的清水,继续焖煮20分钟。

高温焖煮是杀菌的首选烹饪方式,此时亦可加入适量白酒,去腥提味,这便留下了炒螺蛳的灵魂。

8、加入一勺辣酱,翻炒焖煮收汁盛盘。

要是缺了这口辣味儿,炒螺蛳也就缺了灵气。焖煮一定得留一些汁儿,否则炒出来的螺蛳干煸,这个中滋味也就少了一半。

刚出锅的螺蛳热辣滚烫,吃螺就得吃这口鲜,猛吮一口,沁了一嘴的香辣浓汁在舌间缠绵,筋道的螺肉在齿间欲拒还迎,刚嚼两口就忍不住吮下一颗了。

炒螺蛳,符合江南人家精工细作的饮食文化,虽不及大快朵颐的酣畅,却能在一吸一吮中享尽劲辣爽口的乐趣。

看似寻常的螺肉,却是典型的高蛋白,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同时对目赤、脚气、痔疮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由于它的热量低,也是减肥者的理想食品。

螺蛳原本是吃不起虾蟹肥鹅的贫苦人家的恩物,如今倒成了人们寻常日子里的怡然自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