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代号,蕴含着这座城市的生命密码。
句容,乃物华天宝、钟灵毓秀之地,文化底蕴丰厚,存有许多镌刻着时代印记的老街巷、古村落。
习总书记曾说过: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近年来,在句容市民政局、句容市地名办的努力下,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资料,整理出版了《江山留胜迹句容地名史话》《句容市行政区划沿革》等书籍,“抢救”了一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村传奇话谷城
解说
仲华
天王镇境内,有个山村的名字叫谷城,一个小山村为什么起了一个城市的名字呢?这与一个神奇的故事有关。
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句容县城原定不在如今的华阳镇,而是选址在磨盘山西侧的一个小山村。原因是这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周围山峦起伏,山峰秀丽,林木茂盛,鸟语花香。村子坐落在山间小平原上,土壤肥沃,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风纯朴。然而,就在筹建县城初期,虽然诸多事情皆很如愿,却有一桩事让人觉得有所不祥。那就是凡是县差抓来的犯人,只要关进了小山村,不出数日就突然死亡。对此,县老爷非常郁闷,就派人专项调查和考证,可是忙来忙去始终找不出其中的原因。
这样一来,县老爷害怕了,县城总不能建在一个凶险之地!于是决定将县城迁往北面的容山——句容,即如今的华阳镇。为了给山村老百姓有个交代,县太爷便张榜告示:这个山村只是五谷丰登,不宜建城办案,于是定名叫谷城。从此,一个上百户的小山村,留下了个响亮的美名。
(网络配图)
虽然县城建造告吹,然而谷城这个响亮的名字,却让老百姓精神振奋,当地老百姓积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村民在村主戴光先生的带领下,在村前面筑起了谷城大坝,在坝下修建了4公里长的水渠,又将大片旱地改成了水田,使昔日的小山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旱涝保收的谷城村。可是,谷城大坝的效益,引起了上游朱家大户的眼红,他们将一纸诉状告到了句容县衙。于是戴光先生从容应诉,领着几位村民进县城,与朱家对簿公堂。
(网络配图)
在县衙的大堂上,听罢双方的陈词,县老爷为难了。这大坝的权属怎么定呢?如判给被告,常理不合;而判给原告又天理不公。他愁着愁着,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绝招。便说:“眼下双方都有理,实在难以判定,只好采用刑具见分晓,一个是抱火箭,另一个是穿铁靴,选定其一在堂上走一圈。谁赢了,就是谁的。”朱家头人害怕抱火箭,便抢着说愿意穿铁靴。戴光先生也表示同意。然而,那双铁靴却非同一般,高高的靴筒,厚厚的铁底,早已在炭炉中烧得通红通红。官差用钳子夹入大堂之上,让人看了心惊肉跳。对此,朱家头人吓坏了,连连退缩,低头不语。而戴光先生却毫不畏惧,大步向前,毅然穿上那火红的铁靴。刹那之间,铁靴内哧哧作响,冒出两股焦烟,戴光先生在三位村民的扶抱下,紧咬牙关,双目圆睁,缓缓地挪动铁靴,挪着挪着他停住了呼吸,壮烈地倒下了。公堂鸦雀无声,观者目瞪口呆,县老爷拍起惊堂木,宣判戴光先生胜诉。
(网络配图)
为了摆平这桩传奇水案,县里还派精巧石匠,专门刻制一块石碑送给谷城村。碑文中规定,大坝维修、加固和保管,由谷城村投工,大坝上游淹没路段,由朱家投资造桥。大坝内的水,谷城村随意使用,而上游的朱家大户只能一道车提水,不准多道车翻水。
解放以后,谷城大坝几经加固、扩宽,效益倍增,不仅造福多亩农田和一方人畜饮水,还树立了一方团结治水的新风,从未发生过上下游用水的纷争。
完
编辑:苏敏
来源:市民政局(基础分值5)
抖音来啦!身在福中抖爱句容城市挑战赛火热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