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能人巧匠下沉党员专业物业江汉老旧

8月19日,在江汉区北湖街和风里小区,开了十多年电器维修店的刘小春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北湖街红色物业服务中心“合伙人”。

近日,为了让红色物业服务惠及更多居民,北湖街以党建为引领、以街道红色物业服务中心为阵地,吸纳一批长期以来热衷社区服务的能人巧匠、下沉党员以及辖区专业物业公司成为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合伙人”,进一步扩大红色物业辐射半径,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电器维修、水管疏通、法律援助、居家养老等一系列便民服务。

服务居民十余年,“合伙人”是大家眼中的“老好人”

19日下午,北湖街和风里小区“红山花刘师傅电器修理店”内,72岁的刘小春握着钳子和起子,正在对一台拆解开的老电扇进行“手术”:“夏天是修电扇、空调的高峰期,每次修理都得抓紧,不然影响人家生活。”

刘小春正在对一台坏掉的老电扇进行“手术”。长江日报记者乔驰摄

刘小春的店面在一栋居民楼的半地下室,长江日报记者看到,并不宽敞的空间里,堆放着电扇、电视机、电饭煲、收音机等家用电器。工作台的一侧,挂着一张十年前的“社区服务中心服务证”,塑封内的纸张有些泛黄,但“守法经营、诚信经营、规范经营、便民利民”“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帮扶社区弱势群体”等字样依然清晰。

刘小春党龄48年、军龄17年。退伍后,他进入武汉红山花电扇厂工作,年退休后,闲不下来的他凭借在部队学到的一身技艺,开起电器维修小店。十多年来,在他手上“抢救”过来的电器不计其数,甚至还有人从武昌、汉阳慕名而来找他维修。

刘小春的店面换上新招牌。长江日报记者乔驰摄

在刘小春的店面门前,一块大红色的崭新招牌刚刚被挂上,“红山花刘师傅电器修理”几个金色大字十分显眼,招牌左上角,还印有“北湖街红色便民服务坊”。记者在门前张贴的“便民服务项目价格一览表”上看到,最便宜的小家电维修只需5元起,最贵的大型设备上门检修也只需30元起。

刘小春的工作间内挂着一张十年前的“社区服务中心服务证”。长江日报记者乔驰摄

“我开这个店不图赚钱,党和国家培养了我,能为居民多服务一天是一天。”刘小春说,在北湖街开店上十年,几乎周边的每一户人家,他都上门维修过,“我对这里非常有感情,大家就像我的亲人一样,得知街道在招募‘合伙人’,我第一时间报了名。”

因为技术过硬,又常常为老年人和困难家庭“免费修、低价修、贴钱修”,刘小春被居民们称赞为“老好人”。上个月,家住和风里小区的居民何长安提着“不摇头、快散架”的电扇找上门,刘小春不仅分文未取,还给电扇重新上油、换零件,来了次“大保养”。

“我是一名残疾人,家里也不宽裕,刘师傅每次都免费为我修电器,态度也非常和蔼,总是笑呵呵的,我心里十分感激他。”何长安说。

70岁以上居民费用减半,服务“回访”满意率达%

“目前包括刘小春师傅在内,我们已经招募了11名‘合伙人’,其中有电器维修、管道疏通、水暖工程师傅,也有辖区专业物业公司和下沉党员。”北湖街红色物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刘威介绍。

据了解,北湖街辖区共有54个无专业物业服务的老旧小区院落。为了让这些居民都能享有物业基本服务,北湖街于年成立了街道红色物业服务中心。

北湖街红色物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刘威向记者展示报修手册记录。长江日报记者乔驰摄

“居民如果碰到家电坏了、水管堵了等问题,可以通过电话或‘微邻里’统一报修,我们再指派专业维修人员上门提供服务,这就是‘合伙人’的前身。”刘威说,如今推出“合伙人”机制,并建立若干个“红色便民服务坊”,目的在于让更多居民知晓“家门口”的红色物业服务,提升服务半径,同时也便于对服务人员进行统一的监督和管理,保证服务质量。

“我们每月会对报修居民进行回访,居民满意度达标后,再将相关费用统一转交给服务维修人员。”据了解,截至去年底,北湖街红色物业服务中心回访满意率为%。

此外,在服务维修费用方面,北湖街红色物业服务的费用不仅全部低于市场价5%,还对70岁以上的老人服务费用减半,80岁以上每年可减免元到元,特殊群体和困难家庭减免更多,部分减免的费用由街道以奖励形式向服务维修人员补贴。

记者在红色物业服务中心报修册上看到,8月7日北湖西路一户居民报修空调,修理费用应为80元,因居民年龄超70岁,实收费用只有40元。

不仅如此,通过招募“合伙人”,北湖街红色物业服务中心还新增了更多服务项目。“比如专业物业公司能为老旧小区提供保洁、基础维修、消防巡查、应急处理等服务,下沉党员也能发挥专长服务居民。”刘威说,下一步北湖街还将深化红色物业服务中心打造,继续吸纳更多各方力量成为“合伙人”,实现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有效提档升级,让居民幸福感不断增强。

(长江日报记者乔驰通讯员朱素芳潘宇翔高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