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小迷弟,一不小心把自己弄成二

图注:黄蜂螳蛉

这是一张误导性很强的图片,如果问图中的生物叫什么名字的话,很多人可能会说这是一只黄蜂。

但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它跟黄蜂还是有所不同的,其中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它的前身——头部和前足。

它的头部呈倒三角状,胸部细长,折叠起来的前足粗壮且带刺,这几乎与螳螂的长相一模一样。

这种昆虫叫做螳蛉,由于既黄蜂又像螳螂,一直以来它被人们“戏称”为螳螂和黄蜂杂交体。

那螳蛉又是一种怎样的生物呢?为什么它跟黄蜂和螳螂长的如此相像呢?

图注:草蛉

螳蛉

螳蛉属于脉翅目昆虫,这一点从它们名字中也可以看出来,因为所有脉翅目昆虫的通称就是蛉。

脉翅目昆虫的成虫具有两对膜状的翅膀,前翅和后翅几乎一样大,它们的口器属于咀嚼式口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熟悉的脉翅目昆虫可能就是草蛉了,它们有着绿色的外衣,长长的触角,经常在田间捕食蚜虫。

螳蛉科昆虫是脉翅目中的一个另类,它们的前足不用来走路,而进化成了一对用于捕猎的大杀器。

其实,我们开头说到的螳蛉叫做黄蜂螳蛉,它是螳蛉中身材比较纤细的一种,有些螳蛉的腹部则比较硕大。

图注:其它“正常”螳蛉

螳蛉的大小不一,体长最大接近5厘米,最小的仅有5毫米,大多数的螳蛉是褐色的,另外还有绿色、黄色以及偏红的。

相较于成虫,人们几乎从来没有看见过螳蛉的幼虫,其中一个原因是幼虫的体型多小于两毫米,难以用肉眼观察。

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幼虫大多寄生在蜘蛛的卵囊中,靠吃卵囊中的蜘蛛卵为生,当它们成熟后便会在卵囊中化蛹。

图注:螳蛉的发育过程

不同的螳蛉幼虫可能会选择不同的寄生对象,但大多数都是掠食性蜘蛛,如黄蜂螳蛉的幼虫就寄生在狼蛛的卵中。

与螳螂一样,螳蛉也是食肉昆虫,不过它们的捕食行为的潜在机制是不同的,螳螂是很活跃的猎人,而螳蛉则相对不那么灵活。

在攻击手段上,螳蛉与螳螂没有差别,都是大眼睛环伺八方,晃动灵敏的触角,一旦有猎物出现,就迅速挥动大前足钳制猎物,然后大口的啃食。

图注:茶色蟆口鸱,自然界的伪装高手

为什么长的像黄蜂和螳螂

虽然我们戏称螳蛉像是螳螂跟黄蜂的杂交体,但其实它与黄蜂和螳螂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这种外貌的巧合完全是趋同进化和伪装的结果。

什么是趋同进化呢?趋同进化就是指两种不具备血缘关系的物种由于长期生活在相似的环境中,因而发展出了相同功能的器官。

在自然界中趋同进化的例子数不胜数,最显而易见的例子有水下生物的流线型身形,飞行物种的飞行能力等。

另外,血缘差异较大的例子还有鼹鼠和蝼蛄,它们的前肢具有相同的“梳子状结构”,都是为了方便挖土。

哺乳动物鼹鼠和昆虫蝼蛄的相似结构

螳蛉与螳螂的相似之处是具有同功能的器官,包括前足、前胸、倒三角头部和大眼睛,这属于趋同进化。

另一方面,螳蛉,特别是黄蜂螳蛉,具有的与黄蜂一模一样的“黄夹克”则属于伪装中的拟态。

伪装是动物用来隐藏自己或欺骗其他动物的一种手段,对动物的生存率有很大影响,主要的伪装方式有三种,分别是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

保护色和警戒色是比较基础的伪装方式,比如跟枯叶蝶有着跟枯叶完全一样的外貌,一些毒蛙有着鲜艳的用于警告的颜色等。

而拟态则是比较高级的伪装手段,它是指一个物种在演化过程中,借鉴了另一种成功物种的特征,以混淆第三方的认知。

拟态主要有三种表现方式,这个有点像热门动漫《海贼王》中的三种霸气。

一种是模仿另一种物种的形态以让自己显得有毒或无食用价值,这种拟态叫做贝氏拟态。

第二种是模仿另一种物种的体表颜色已警告捕猎者其毒性和不可食用性,这种拟态称为穆氏拟态。

第三种拟态是进攻性拟态,它是指模仿无害的物种以吸引猎物,比如猪笼草就伪装成好看的花朵,吸引昆虫前去采蜜,进而落入自己的陷阱。

螳蛉的伪装显然属于穆氏拟态,黄蜂称得上是昆虫界的进攻性选手,螳蛉通过模仿黄蜂黑黄相间的外表,可以让众多敌人以为自己也具有很强的进攻性且具有可怕的螫针,以达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最后

结合另外两种物种优势的物种通常会更强大,那螳蛉与是否在战斗方面比黄蜂和螳螂更胜一筹呢?

据我看过的相关资料来讲,螳蛉并没有比黄蜂更强,相反,黄蜂的撕咬往往比大钳子更致命,而且,它还有毒针。

跟螳螂相比的结果不得而知,但可以猜想,更加灵活的螳螂很可能会在对决中迅速制服螳蛉。

可以说,螳螂和黄蜂都是螳蛉“想成为的人”,只是“全面发展”的小迷弟暂时还比不过“技能有专攻”的偶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