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中外的卢沟桥,宛如一道美丽的长虹横卧在北京西南的永定河上,位于桥东侧五道口的一片苍松翠柏间,有一座长4米、宽2.2米的烈士墓,这就是原国民党第二十九军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将军长眠之地。
岁月的流逝,淡化不了人们对英雄的怀念。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在祖国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赵登禹身先士卒,率领爱国将士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与敌人生死相搏的英雄事迹。他为祖国谋独立、为民族求生存的爱国主义精神,将世代相传,流芳千古。
赵登禹
赵登禹,字舜臣,年5月16日出生在山东省菏泽县杜庄乡(现山东省菏泽市高新区万福街道办事处)赵楼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幼年丧父,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把他养育成人。因家境贫寒,他小时候常和兄弟姊妹采桑养蚕,换几个零钱补贴家用。到了七八岁,母亲省吃俭用送他入学堂读书,两年后因家贫中途辍学。他从小性格倔强,胆大机智。闲暇时节,最爱听老人讲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故事,那些侠士们的义举深深地感动了他。有一次,他和伙伴们在地里割草,见邻村一个富家子弟正欺负一个年幼体弱的穷家孩子,威逼穷孩子趴在地上让他当马骑。赵登禹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狠狠揍了那家伙一顿。周围的伙伴们对此无不拍手叫好,异口同声地夸赞赵登禹是个好汉。
赵登禹烈士的墓地
13岁那年,赵登禹跟随朱楼村的武术名师朱凤军学习武术。他刻苦勤奋,聪颖好学,不到三年,便能熟练地使用刀、枪、剑、棍等各种兵器,并学会了太极拳、八卦掌和少林功夫,并能将所学之技法融会贯通,成为当地一个杰出的武术人才。
那时的旧中国,政治腐败,经济凋敝,兵连祸接,民不聊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赵登禹逐渐萌生了当兵救国救民的意念。当他听人说冯玉祥的军队爱护百姓、军纪严明,是一支可靠的军队后,遂暗自下定了投奔冯玉祥当兵的决心。
年春,刚满16岁的赵登禹离开家乡,怀着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踏上了千里投军的征程。他与几名同乡一路跋山涉水,沿途讨饭,不分昼夜奔行20多天赶到陕西潼关,一心想要找第十七混成旅的旅长冯玉祥。不曾想,军队当时不招新兵,军中管事因被赵登禹千里投军的精神所感动才勉强收留了他,当了个“只管饭,不发军饷”的副兵。
冯玉祥带兵注重军事训练和文化学习,因而有武术功底又读过两年私塾的赵登禹不久便脱颖而出。两年后,冯玉祥在阅视士兵操练时,一眼看出了赵登禹的卓尔不凡。那时,赵登禹已长成一米九高的大汉,脚穿一双一尺二寸长的大鞋。冯玉祥将他叫出队列,问他会不会摔跤,敢不敢与他比试。赵登禹点点头,表示愿意比试一下。两人随即拉开阵势,一眨眼工夫,冯玉祥就一连三次被赵登禹扔出五步之外。这可吓坏了同伴们,直怪他得罪了大官。不料,第二天冯玉祥却把赵登禹调到身边,作了他的贴身护兵。
赵登禹很珍惜这个机会,总是尽心尽力完成护卫任务。年,冯玉祥在陕西剿匪时,欲要擒拿当地匪首郭坚而摆下“鸿门宴”。那天,郭坚带着卫兵来到冯玉祥府上赴宴,预先埋伏的士兵们因无经验,争相偷看郭坚和冯玉祥对饮,不慎将屏风挤倒。郭坚带的二三十个卫士,看事情不妙,便掏枪进行护卫。郭坚见状大吃一惊,便迅速掏出手枪,起身就走,众人上前未能挡住。在这紧急关头,赵登禹挺身而上,施展武功,三拳两脚将郭坚击倒,并将他生擒活捉。随后,冯玉祥将郭坚公开枪决,当地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因此,赵登禹更加赢得了冯玉祥的赏识和信任。
冯玉祥部驻在湖南常德时,赵登禹听说一些日本人勾结当地的歹徒,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很是气愤。一次,几个日本浪人酒后寻衅闹事,殴打中国商贩,赵登禹闻讯后及时赶到,将几个日本浪人狠狠地揍了一顿,并将这些人扭送当地的日本领事馆。由于证据确凿,日本人只好向被打的中国商贩赔礼道歉。
常德郊外的德山常有猛虎伤人。一次,部队在山下练兵,突然从林间窜出一只猛虎。当时,战士们正练习徒手格斗,只有连长佩戴着匣子枪,连长仓促间朝老虎打了几枪,没能击中要害,而猛虎张着血盆大口已扑到近前,战士们全都惊呆了,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赵登禹大吼一声,一个箭步跨出队列,直奔向猛虎,闪身跨上虎背,两腿就像钳子般死死夹住虎肩,左手揪住虎脑门,用右手照准挥了七八下重拳,打得那猛虎抽搐着软瘫下去,七窍流血。这时,战士们都围上来帮忙,一阵拳打脚踢,将虎打死。事后,冯玉祥请城里的照相馆为赵登禹拍了一张骑在虎背挥拳的照片。赵登禹牺牲后,冯玉祥还专门找出了这张照片,在上面题写了“打虎将军”四个大字。
年,赵登禹被任命为冯玉祥部直属工兵连第三排排长。从此,赵登禹带兵随冯玉祥部转战于陕西、河南、河北、北京等地,先后参加了第一次直奉战争、第二次直奉战争及“首都革命”。年初,冯玉祥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赵登禹因作战勇猛,屡立战功,被任命为第二十八旅旅长。年春,他又晋升为第二十七师师长。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后,蒋介石对部队进行缩编,赵登禹从师长回任第二十八旅旅长。
短短几年中,赵登禹尽管职务不断升迁,地位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少年时代形成的行侠仗义的性格自始至终没有改变。他治军很严谨,严禁士兵骚扰百姓。一次,有几个士兵偷了老百姓的鸡,他得知后,当即将这几个士兵各打了30军棍,并责令赔偿老百姓的损失。军纪如山,任何人违反了纪律都要受到惩罚。在这方面,赵登禹做到了一视同仁。赵登禹的二哥在他部队里当机枪连连长,有一年,他二哥奉命回老家招兵,没想到因为一些琐事耽误了一个月才回部队。赵登禹知道后很生气,坚决要严处二哥。为此,他专门召开了一个大会,当场打了二哥40军棍,并撤去了他的职务。
年,赵登禹出任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第一O九旅旅长,率部在山西辽县一带驻扎了约两年时间。这期间,他根据冯玉祥的治军方针和要求,同时结合自己领兵打仗的经验,对部队严加整顿和训练。在严抓军事训练的同时,他对部队政治、文化的教育也非常重视。赵登禹向官兵介绍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要求官兵们做一名有思想、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军人。正是因为这样,赵登禹带领的部队才能在不久后的对日作战中成为一支英雄劲旅。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国家的灾难、民族的耻辱,极大地震撼着在山西阳泉、沁县一带驻防的赵登禹和广大的爱国官兵。他们对日军的野蛮行径恨之入骨,更是把满腔的爱国热情倾注到军事训练中。他要求官兵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与日军决一死战。
年1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山海关,3月9日抵达喜峰口。这时国民党政府手忙脚乱,急命二十九军速赴长城一线御敌。驻防蓟县的赵登禹接令后,即派二一七团急往救援。在团长王长海的率领下,全团官兵顶风冒雪,于当日午后开到喜峰口,立即抢占了关口两侧高地和长城一线,并与来犯的日本关东军第六、第八师团所属部队展开了激战。日军乘其长驱之锐,以炮空联合的炽盛火力,疯狂地向二一七团阵地发起进攻。该团则依靠有利地形,充分发挥近战火力,屡次歼灭敌军于阵前。战至夜晚,几经肉搏冲杀,双方伤亡惨重。夜深,日军又增调兵力余人,准备于翌日上午9时再次发起猛攻。在此危难之际,赵登禹被委任为喜峰口前敌总指挥,率后续主力部队以日行里的急行军先援敌一步赶到。两军对垒,夹山为阵。日军空中以飞机狂轰滥炸,地面用炮火猛烈轰击。霎时,山崩石飞,硝烟弥漫。赵登禹沉着指挥,采用诱敌之计,命士兵悄悄离开战壕,伏卧于各峰峦幽僻之处,暂避其锋。日军轰炸长达3小时之久,赵登禹始终未让还一枪一弹。日军指挥官以为中国军队均已丧生,于是命令步兵发起冲锋。此时,天色昏沉,硝烟扑面。赵登禹率领官兵乘敌炮火暂停之时,屏息悄然返回战壕,待日军离战壕数十步时,从弥漫的硝烟中一跃而起,挥舞着大刀,与敌军血肉相搏。赵登禹左腿负伤,卫兵脱下白衬衣为之包扎,并劝他退后指挥。他说:“肢体受伤,是小纪念,战死沙场,才算大纪念。”依然亲临前线坐阵指挥,经过多次冲杀,阵地是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往复数次,双方伤亡都很惨重。
11日傍晚,赵登禹认真分析了两日来的战况,制定出兵分两路、绕至敌后进行突袭的作战方案。他在阵地上召开的营长以上干部会议动员说:“抗日救国,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时至。今夜我们绕至敌后,要与日军拼个你死我活,让小日本知道我中华民族还有不怕死的军队……”各团、营长,纷纷表示:坚决执行夜袭方案,给敌人以歼灭性打击。
这天夜里,月明星稀,寒气逼人。赵登禹拄着拐杖,带伤率队潜行。他们攀悬崖、越峭壁,出潘家口经蓝旗地绕至敌后,如天兵般突然降临在敌炮兵阵地和宿营地前。赵登禹一声令下,士兵们举起大刀向敌人冲去。顿时,杀声震天,血肉横飞,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鬼哭狼嚎,敌炮兵大佐于酣梦中做了刀下鬼。这一仗,他们把炮兵营阵地和宿营地之敌砍杀殆尽,烧毁了敌人大批辎重粮草,缴获装甲车数辆、大炮18门和许多枪械弹药。
喜峰口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据日军自己称是“明治建军以来未有之大耻”。自此,第二十九军声名大振,抗日虎将赵登禹的名字被人们广为传颂,国民党中央统帅部向他颁发了勋章。不久,赵登禹的一O九旅奉命扩编为一三二师,赵登禹任该师师长。
后来,音乐家麦新被赵登禹大刀队的英勇事迹所感动,谱写了著名的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从此“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红全国。
年秋,第二十九军进驻察哈尔省,赵登禹率领第一三二师驻防张北县,他令二一七团进驻独石口、沽源,驱逐李守信的骑兵部队。在此期间,日本驻屯军为了吞并察哈尔省,经常派特工人员骚扰独石口、车棚子、小厂、张北县等地。赵登禹无法容忍日军的侵略行径,一再违抗上级“隐忍”的训示,与日军针锋相对,毫不退让,制造了两次轰动一时的“张北事件”。
第一次:年10月,8名日本人途经张北,他们不仅不按规定接受赵登禹部队的检查要求,还有意进行挑衅。为了维护民族尊严,赵登禹下令挑选名身强力壮的士兵,紧握着带有刺刀的步枪,一边高喊口号,一边在这8名日本人面前走正步,直吓得日本人赶紧道歉。
第二次:年5月,有4个日本人潜入我方阵地,偷绘驻军布防图,赵登禹果断下令将他们扣押。
日本人抓住两次“张北事件”大做文章,南京国民政府再次妥协退让,于6月19日以“屡生事端”为由免去宋哲元察哈尔省政府主席职务,任命省民政厅长秦德纯暂做代理,随后又与日本代表签定了屈辱的《秦土协定》。赵登禹部随第二十九军移驻北平附近。
然而,以平津为中心的华北,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逼近,此时也是“山雨欲来”。年夏天,几名日本特工绑架了第二十九军政治部主任宣介溪。赵登禹认为,鬼子抓我军高级将领,实在太嚣张,一定不能向其示弱。于是,他将一亲日分子叫来,让其向日方传:“限日本人在两小时以内把人送回。超过时限,我们就把平津一带的日本人统统杀光!”说完,当着亲日分子的面,赵登禹便操起电话向部队下达命令做好作战准备。日本人被赵登禹的凛然正气震慑住了,果然将宣介溪送回。
七七事变后,日本军队大量向华北派兵。7月25日,日军调集重兵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赵登禹率一三二师守卫在北京城外的南苑。日军出动30余架飞机轮番进行轰炸,并命余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一三二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在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部队孤军作战,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28日黎明时分,日军从东、西两侧攻入南苑,双方陷入肉搏战。此时,赵登禹临危不惧,亲率卫士30余人,指挥二十九军卫队旅和军训团学生队与日军展开激烈厮杀。忽然,一颗流弹击中了他的左臂,之后腿部与肩部又中数弹。由于南苑大操场的演武厅已被敌人占领,赵登禹指挥部队只得且战且退,准备在大红门一带重整部队。不料敌人窥出赵登禹意图,抢先一步将机关枪架在了南苑到大红门的公路两侧,严密封锁了道路。赵登禹率军突围,在经过御河桥时,被敌弹穿胸,倒在了血泊之中。炮弹的爆响声,使他从昏迷中醒来。在他看到身边满眼含泪的传令兵时,吃力地说:“我快不行了,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可悲伤的,只是家中老母年事已高,受不了惊慌。你回去告诉她老人家,忠孝不能两全,儿子为国而死,也算对得起祖宗……”话没说完,一代抗日名将就停止了呼吸,时年39岁。
赵登禹牺牲后,全国抗日军民同声哀悼。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
年11月25日,时任北平市长何思源签发了《府秘字第号训令》,将北平市区一条道路命名为赵登禹路,并沿用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赵登禹为抗日烈士,毛泽东主席亲自签署了赵登禹的烈士证书。
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赵登禹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来源:学习强国-菏泽学习平台
稿件原载于年5月14日《菏泽日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