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方法能帮助孩子简单思路清晰地复述故

我们在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时,常常会忽略孩子读完故事后复述故事的能力。当我们孩子把故事复述出来,并且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细节,这个过程其实也在培养孩子的演讲能力。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孩子简单、有趣、思路清晰地复述故事呢?美国老师常用的是个值得学习的好方法。什么是?就是用五个指头来读故事,每个手指代表故事里的一个内容,它们分别是:拇指---背景Setting食指---人物Characters中指---问题Problem无名指---事件Events小指---解决方法Solution怎么教孩子使用这个方法呢?下面Peggy以故事《笨拙的钳子》为例,给大家演示一下。一、读故事螃蟹尼尼不喜欢自己那对大钳子。不管他干什么,笨拙的大钳子总是碍事儿。他的朋友们都没有这样笨拙的钳子。尼尼多么希望自己有像章鱼和水母那样可以挠痒痒的触手,或像活海龟和鱼那样能划水的鳍。一天,尼尼和朋友们一起玩捉泡泡的游戏。啪!尼尼笨拙的钳子把泡泡扎破了!他们不能玩这个游戏了,于是开始玩追逐游戏。尼尼横着身子飞快地逃跑,可有一只钳子总是碍事儿。呼哧!尼尼脚下一滑,摔了个跟头,骨碌骨碌地从坡上滚了下来……他被埋在了沙子里,只有两只眼睛露在外面。海龟不得不把他挖了出来。大家又决定玩捉迷藏。尼尼爬进一个大贝壳,然后把壳轻轻盖上。这可是个绝妙的藏身之地!谁知道……咔嚓!尼尼笨拙的钳子把贝壳碰碎了。“哎呀!”他大叫起来。尼尼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如果没有这对笨拙的钳子,我会藏得非常好!”“别担心,尼尼,”水母一边说,一边把碎贝壳捡了起来,“这回我们藏,你来找。”尼尼从一数到十后,开始找他的朋友们,他在沙子里找到了海龟;他在贝壳下找到了水母。可是,他把石堆的周围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章鱼。突然,他们听到求救声。原来,章鱼被海草紧紧的缠住了。救命!章鱼拼命的扭来扭去,左摇右摆,海龟和水母也跑过去帮忙,可海草却越缠越紧。尼尼想出个主意。他用钳子轻轻地把海草剪断,被剪断的小片海草随着海水飘走了,尼尼越剪越快,就像在围着海草跳舞。尼尼的钳子飞快的移动着,一会儿砍,一会儿切,一会儿撕,一会儿抛。很快,海水里到处都是打着转转的碎海草。章鱼终于自由了!“谢谢你,聪明的螃蟹!”他欢呼起来。尼尼高兴地挥舞起他的大钳子,他终于知道自己“笨拙”的钳子是多么有用了!二、复述故事1、拇指---背景Setting让孩子想想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海底)2、食指---人物Characters让孩子想一想这个故事里有什么人物/动物?(螃蟹尼尼、章鱼、水母、海龟、鱼)3、中指---问题Problem故事总是围绕一个问题和矛盾展开,这个故事的矛盾点在哪里?(螃蟹不喜欢自己的大钳子,觉得它笨拙、碍事。)4、无名指---事件Events接下来开始细节描述这个故事,开头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事?(1)螃蟹不喜欢自己的钳子,觉得它笨拙、碍事。它希望自己能有像章鱼和水母的触手,或是像海海龟和鱼的鳍。(2)螃蟹和朋友们玩抓泡泡、追逐游戏时,钳子都碍着它了。(3)玩捉迷藏时,螃蟹躲在大贝壳里,钳子把贝壳碰碎了。5、小指---解决方法Solution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矛盾如何解开了?(章鱼被海草紧紧地缠住,螃蟹用钳子把海草剪断救了章鱼。螃蟹终于知道自己‘笨拙’的钳子是有用的。)三、结语从介绍事件的背景到人物,再介绍事件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并能说出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用手指记录自己复述的顺序,思路会非常清晰。当他们越来越熟练地使用后,他们阅读的兴趣也会越来越大,开口复述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胆量、思维和演讲能力。这么好的方法,还不赶快用起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