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装配平台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支撑铸铁装配平台的支架放置在主支撑点处。在支撑时应调整铸铁装配平台的工作面至水平面内,由工作人员进行检测调试,确保无误后方可使用。在安装机械设备零件时,切勿在铸铁装配平台上进行,同时避免使用钳子等工具敲打铸铁装配平台。
铸铁装配平台的检验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毛坯检验、机加工检验和成品检验。毛坯检验主要针对外观以达到技术要求,并检查毛坯是否存在内部问题;机加工检验则主要针对铸铁装配平台是否存在沙孔、气孔、裂纹、夹沙、缩松差等问题;成品检验则主要检验铸铁装配平台的平面度和外观及其规格是否可以达到使用要求。对于一般常用的形式,特别适合于高度大于直径的砂芯,只需制作下芯头,不需制作上芯头,方便合箱。适用于铸铁装配平台横截面积较大而高度不大的砂芯,上、下芯头都不作出,可降低砂箱的高度,便于调整砂芯的位置,适用于比芯。铸铁装配平台使用不当或维护存放不当都可能造成变形。例如物品吊装中超出铸铁装配平台的承重能力,例如碰撞、压砸、摔打等都可能造成焊接平接平板的变形;存放时将其他重物放置在铸铁装配平台上也会导致其变形。为保持铸铁装配平台的精度不变形,我们应采取刮期维护,经常保养,并定期测试铸铁装配平台的精度。保养工作是必须的。铸铁装配平台的技术要求严格。工作面上不得有严重影响外观和使用性能的砂孔、气孔、裂纹、夹渣、缩松、划痕、碰伤、绣点等问题。铸铁装配平台应采用细密的灰口铸铁等材料制造,其工作面硬度应为~HB。相对两个侧面上,应有安装手柄或吊环装置的螺纹孔(或圆柱孔),且装置位置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因搬运而引起的铸铁装配平台工作面上设置螺纹孔(或沟槽),其部位应不高于工作面。铸铁装配平台的生产工艺流程复杂而精细。毛坯按技术要求制图纸、按图纸制作木型、配料、造型、烘干、浇铸、落沙、清理、检验毛坯的各部位;铸铁装配平台毛坯回火,达到去掉铸造内应力的目的;检验平台上机床、按图纸要求加工、送检验科检验;铸铁装配平台粗加工后回火,达到去掉加工内应力的目的;工件调平、人工刮研、检验科检验;铸铁装配平台的外观处理、喷漆、包装、入库。铸铁装配平台的铸造表面应清楚型砂且平整,涂漆精度等级为0级~3级的工作面上,直径小于15mm的砂孔允许用相同材料堵塞,其硬度应小于周围材料的硬度。砂孔数量应不多于4个,且砂孔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80mm。工作面通常采用刮削工艺,对采用刮削加工的3级工作面糙度Ra允许值为5μm。有些铸铁装配平台铸件只能做上芯头,不能做下芯头,此时可采取以下措施:将芯头(上大下小)当作模样的一部分,同模样一起去造型,将芯头予埋在砂型中,此法适合于重量不大的小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