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淼在野外调查。新华社发(温雨川摄)新华社昆明11月25日电(记者赵彩琳曾维)成长于中国东北,经过华北,翻越中部的山脉,到达蜻蜓繁盛的华南、西南一带——蜻蜓研究员张浩淼的成长足迹,同碧伟蜓的数千公里迁飞轨迹巧妙吻合。全世界已知的余种蜻蜓中,大约有种生活在中国,然而飞进公众视线的却不足5%。在蜻蜓的大家族中,碧伟蜓是国内广泛分布且有长距离迁飞习性的一种,俗称“马大头”。张浩淼在《蜻蜓飞行日记》中以童话的方式,讲述了两只蜻蜓幼崽——大头和斌仔,在不同的“蜻蜓王国”中飞行的奇闻轶事:主人公大头作为“临冬王国”的代表,在冬天来临之前从东北出发,前往遥远的南方之国“天空界”,参加蜻蜓家族的年度聚会。今年7月,这本书成为广东省中小学生的科普推荐读物,一家出版社还计划将这本书改编成动画电影。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张浩淼,五岁与蜻蜓结缘。少年时期,他几乎每天都到河边观察和描绘蜻蜓;高中时开始收集标本;大学期间又自学了蜻蜓种类鉴定。他在宿舍鱼缸里养了很多蜻蜓幼虫,羽化时会邀请好友和蜻蜓爱好者一起来看,书桌和阳台上都飞满了蜻蜓。年,他举办了自己的第一个蜻蜓展。他的本科专业是化学工程,硕士专业为制浆造纸工程,看似和蜻蜓毫无关系,但专业知识让他摸索出了一套蜻蜓标本保色技术。年,他考入华南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报到时被取了个昵称“昆虫1号”。拍摄于天津的黑丽翅蜻。新华社发(温雨川摄)目前,这位“昆虫1号”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蜻蜓研究员,从事蜻蜓分类学、生态学、系统发育及进化等方面的研究。他解释说,蜻蜓是重要的旗舰物种和环境指示生物。蜻蜓区系的形成和演变,直接反映了季风、气候和板块运动等热点科学问题。他每年要花7个多月时间进行野外调查,也伴随着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年,张浩淼在云南苍山进行野外科考时,曾因疲劳和缺氧而失去意识,幸而同事搭救,最终并无大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野外调查的效率,有了更先进的取样方法和研究软件,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卫星图像找到适合蜻蜓的栖息地。他说:“和老一辈人相比,我们在野外工作要容易得多。”从不起眼的虫卵到羽翼艳丽的舞者,蜻蜓在水下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旅程。实际上,蜻蜓比恐龙更古老。张浩淼说,发现的最早的蜻蜓化石至少可以追溯到3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蜻蜓拥有绚丽的色彩、优美的体态,多在天气晴朗、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然而,作为一种只吃活物的食肉昆虫,处于水下幼年期的蜻蜓拥有强大的“武器”:由下唇特化而来的面罩状或折叠钳子状的猎物工具,这使得它能够捕食体型相当的小鱼和虾。羽化后,它们会捕食各种小昆虫和蝴蝶,在“华丽高贵的外表下,美女与野兽并存”。经过近20年的野外调查,张浩淼建立新属1个,命名蜻蜓新种36种。其中,蜻蜓目豆娘家族中的浩淼暗溪蟌,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张浩淼在野外调查。新华社发(温雨川摄)为了从更高、更深的维度来了解蜻蜓,张浩淼和他的同事近年来成立了一个近30人的团队,名为蜻蜓基因组计划,面向全球的蜻蜓进行研究。张浩淼将十余载所寻得的蜻蜓全数收录于《中国蜻蜓大图鉴》中。多个珍稀蜻蜓品种的图片首次公开,该图鉴也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这本足足有十四斤重的书,收录中国蜻蜓3亚目23科属种,是目前最新最全的中国蜻蜓名录,也是全球蜻蜓图鉴中收录蜻蜓物种最多的彩色图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