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齐聚金石滩展开水下机战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m.39.net/news/a_5798924.html

晨报讯(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苏琳)蟹钳一般的机械手在海底的沙石间逡巡,突然伸向“面”前的扇贝,张开“钳子”稳稳夹住,把扇贝放进舱里……年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大连)在金石滩黄金海岸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顶尖企业拿出自家的最强“智”造进行比拼,如何又快又稳又多地采集海产品,是参赛机器人最直接的竞技目标。

隶属于大连市水下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的大连理工大学OurEDA二队,带来了一款全数字结构的敏捷机器人参赛。大连理工大学微电子专业大三学生刘宇昂告诉记者,这款第四代中型敏捷机器人在本届大赛中参加自主抓取比赛,是八轴机器人的改进版,动作更加灵敏。“我们改变了内部控制结构,搭载了大算力边缘计算模块,尤其是图像检测方面,原来是模拟摄像头,现在是全数字结构。全新设计的自主抓取算法,可以完成人工智能的操作。”

刘宇昂介绍,考虑到大海里经常会遇到海流等自然因素,团队在改进机器人的过程中引入了自平衡的功能,在前后、左右、上下三个方向都可以保持平衡。“这款机器人的还能更好的定向定深。比如在距离海床一两米的位置悬浮,观测一下海底的情况,抓取一定范围内的海珍品。”此外,第四代中型敏捷机器人还设计了多个数据接口,可按需要增加声呐、USBL等外部附件。

“真实海底的石头缝、礁石壁是我们的‘主战场’。”来自大连海事大学的海鹰一队领队林鹏告诉记者,“海鹰一号”水下机器人是他们自主研发设计的一款针对水下扇贝、海参、海胆等海珍品捕捞的机器人。这款机器人防水深度米,采用6推进器驱动,自由度高,控制灵活。它拥有三折机械手臂,周围扇形个角度都可以抓取。相对小巧的“手型”是团队针对真实海底石缝而专门设计的。在人机协同抓取的比赛,单位时间内“海鹰一号”抓到了25个海珍品。

据介绍,“海鹰一号”的另一特点是采用岸基电池供电方式,机器人不用自带电池,体积缩小的同时,可实现全天候24小时不停歇作业。该款机器人除了水下捕捞,还能用于水下搜救、水下侦察、水下科研考古等领域。

来自浙江大学的勇立潮头队首次来大连参加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这也是该团队自主研发的水下机器人第一次走出实验室水池,在真实海域中“试水”。参赛队员、浙江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大四学生黄朴文说,大家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本次参赛的机器人是团队历时一年多设计研发的多功能模块化ROV,采用八推进器开架式结构,较小的整机尺寸和高效率的推进器使其拥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续航力。这款机器人在水中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悬浮,潜水设计指标可达10米。“之前一直是在学校实验室的泳池里测试,抓取的效果虽然还可以,但毕竟无法模拟真实海域的风浪,这是第一次来到真实海域。发现问题后,我们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改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