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凉爽宜人,放眼望去,枫叶红、菊花黄、桂花白,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又逢收获季节,百果飘香,五谷丰登,鱼虾满舱。此时螃蟹也到了一年最肥时,用老百姓的话说:“八月半的螃蟹,肥到了爪子”。
螃蟹,是甲壳类动物,属节肢动物门。又称螯毛蟹、青蟹、梭子蟹等,种类达多种,体型最大的是蜘蛛蟹,它们的脚张开宽达3.7公尺,最小的是豆蟹,直径不足半公分。
蟹从幼苗到成蟹,要经过十几次脱壳,于是被写成“蟹”,(解,是解脱的意思)。同时,蟹是旁着行走的,于是被统称为“螃蟹”。
螃蟹有坚硬的甲壳,用以保护自己;有两只蟹螯,用来觅食和攻击,两端各有四条腿,横行霸道。可以说它是动物中的“坦克”,是矛与盾的结合体。
李自成在《螃蟹诗》中云:“双螯恰似钢叉举,八股浑如宝剑擎”,郑板桥《题蟹》中则说“八爪横行四野惊,双螯舞动威风凌”。原先,人们惧怕它,更不用说去吃它了,但后来却成为人们的美味佳肴,这不能不感谢最先吃螃蟹的人。
鲁迅先生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那么,究竟是谁第一个吃螃蟹的呢?虽无定论,但位于今日昆山市的巴城镇,有一个传说倒说得有鼻子有眼。
地处阳澄湖畔的巴城镇,地势低洼,雨量充沛,易闹水灾。有时虽丰收在望,但江湖河泊里却冒出许多爱朝亮光爬行的甲壳动物。此物有双螯八足,形状凶恶,不仅大吃稻粒,还用螯伤人。荆蛮先民畏之如虎,称此物为夹人虫,不等太阳落山,便紧闭大门。
后来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壮士巴解到阳澄湖区督工,入夜,刚点起火堆,便引来无数夹人虫。一只只口吐白沫,直把火堆湮灭,好多民工被夹伤,血肉淋漓,惨不忍睹。巴解寻思良久,想出一办法,他叫民工掘一深沟,沟旁点起火堆,沟内灌进沸水。
夹人虫见火又来袭,但纷纷落入沸水中。被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香味扑鼻。巴解将一只甲壳掰开,香味更浓。他大胆咬了一口,鲜美无比,于是巴解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家见状,纷纷效仿,当地百姓闻之,也四处捉拿夹人虫来吃,螃蟹好吃的消息,很快传遍江南一带。
巴城此传说是否可靠,无法考证,但中国人吃螃蟹历史悠久,倒不容置疑。《周礼》中就有“蟹胥”一说,就是一种螃蟹酱。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介绍腌制螃蟹的“藏蟹法”。唐朝陆龟蒙的《蟹志》、北宋傅肱的《蟹谱》、南宋高似孙的《蟹略》都是有关蟹及食用方法的专著。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啖蟹、品蟹、咏蟹、画蟹,留下不少轶闻雅事。
唐代李白对螃蟹情有独钟,尤其喜欢啖蟹佐酒,他在诗中说:“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常以诗换蟹:“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螃蟹,古称‘尖团’)。”得意之状令人可掬,难怪食后发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之感叹。
宋代陆游爱啖螃蟹,写道:“传方那鲜烹羊脚,破戒尤惭擘蟹脐。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
明末哲学家李贽,人谓“蟹仙”,他说:“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
明代剧作家李渔,自称“以蟹为命”,自螃蟹上市到断市,家中四十九只大缸始终装满螃蟹。他用鸡蛋白饲养催肥,无一日不食蟹。还腌制醉蟹,留作冬天食用。
人们非常珍惜螃蟹的美味,为了把它的肉食尽,还创制一套食用螃蟹的工具,明代美食指南《考吃》记载,明代初创的食用工具有锤、镦、钳、铲、匙、叉、刮、针八种,即腰圆锤、小方桌、镊子、长柄斧、调羹、长柄叉、刮片、针八种吃螃蟹的专用工具,被称为“蟹八件”。
上乘的蟹八件由白银制成。这些工具分别有垫、敲、劈、叉、剪、夹、剔、盛等功能,各有用途。
苏州阊门一富商嫁女,嫁妆有抬之多,发妆的前一天,依次放在大街上,名为检验,实为炫富。在围观人赞不绝口的声浪中,一工匠却说:“嫁妆九十九样,再添一样蟹八件,便百全百美了”。
富商是个食蟹迷,听了此言,请工匠连夜打造金质蟹八件,并以飞黄腾达为嫁妆命名。到达男家后,引起轰动。蟹八件作为嫁妆,此风也在苏州一带渐行开来。
在社会上,曾有一则传闻,说一位上海旅客从北京上火车回上海,开车后就开始吃螃蟹,一直到下车前,才把一只螃蟹吃尽。
此说虽有夸张成份,但可见吃螃蟹是个细致而优雅的慢活,也可见人们对螃蟹肉的珍惜,不愿有一点浪费。最经典的吃法是“吃光一只蟹仍然是一只蟹”,即吃完肉之后,仍保持一只完整蟹的外形。
螃蟹不仅是美味,而且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B1、B2均远远高于肉类、鱼类的维生素含量。每一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5克,脂肪2.8克,磷毫克,钙毫克,以及铁2.8毫克。
螃蟹的药用价值也不可小视,据《本草纲目》记载,螃蟹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淤血之效。有清热、滋阴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或其它无名肿毒等。现代研究还发现,蟹壳中可提炼出ACOS-6的物质,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小时候螃蟹并没有多少人当宝贝,一是因为多,小沟小渠都可以抓到。二是此物填不饱肚皮,老百姓又没有闲情逸致去细品螃蟹之美味,故市场价格很低。如今,人们生活提高了,对螃蟹的认识也充足了,致使螃蟹的价格飞涨。
现在,人们不仅要出高价买螃蟹,而且要选品牌。如今的市场上,出现不少“大闸蟹”。之所以称为“大闸蟹”,当时苏州、昆山一带的捕蟹者,在港湾间设置了闸门,闸门用竹片编成,夜间挂上灯火,蟹见光亮,即循光爬上竹闸,此时只需在闸上捕捉,故称大闸蟹。
不过,如今的大闸蟹已名不符实,与闸门并无联系,只是沿袭一种名称而已。
大闸蟹产地有阳澄湖的,固城湖的,洪泽湖的,还有我们家乡(连云港)硕项湖的等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阳澄湖大闸蟹,不仅体大肥美,营养丰富,还以其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特点,在螃蟹中独占鳌头。
是中国政府为保护原产地优质产品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几年前的一个深秋,我们战友在苏州聚会,特意去了阳澄湖中的莲花村,有幸在最美的季节,最佳的环境,吃上最肥硕、最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果然名不虚传,那特有的鲜香美味妙不可言,只有身临其境、亲口品尝,才能心知肚明。
朋友,季节稍纵即逝,金秋后是寒冬,蟹肥后要变瘦,在这美丽的金秋,在这丰收的季节,我们不妨邀三五知已,备一壶美酒,上一盘肥蟹,配一盏姜茸,细品蟹肉的鲜美,畅叙社会的变化,尽享生活之乐趣,岂不惬意!
▲转眼就到了美丽的金秋季节
▲螃蟹已到了一年之中最肥时刻
▲螃蟹百态
▲体型最大的是蜘蛛蟹
▲体型最小的是豆蟹
▲煮熟的螃蟹诱人的红色
螃蟹家族中的“明星”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
▲阳澄湖大闸蟹养殖场
▲湖中养蟹网
▲阳澄湖大闸蟹特征
螃蟹最常见的吃法是清蒸。在做菜前20分钟,养在水里,放一点点盐,让它把泥吐干净,期间换几次水。用手抓蟹时,记得两只手指抓蟹背两侧,这样它夹不到你。
把蟹脚顺关节折起来,准备线,先横绑在绕个十字,顺便把切好的姜片绑上去。
绑好的大闸蟹放盘子里,加料酒,放入蒸锅。切姜末,放碟子里,加盐,鸡精,醋。喜欢用酱油的可以放酱油,不过放酱油会掩盖大闸蟹的香味。然后把姜醋的碟子放在大闸蟹上面,一起入锅,一定要放冷水,火不要太大,蟹背变成红色即好。大概需要20分钟。
▲吃螃蟹有一套专门的工具,一般是八件,称之为“蟹八件”,但具体是哪八件,说法不尽相同。
剪掉大闸蟹的八只脚,包括两只大钳,放凉后其中的肉会自动与蟹壳分开,很容易被捅出甚至是被吸出,因此要留待最后来吃。
现在介绍螃蟹的一种吃法:
▲剪掉大闸蟹的八只脚,包括两只大钳,放凉后其中的肉会自动与蟹壳分开,很容易被捅出甚至是被吸出,因此要留待最后来吃;
▲将蟹掩(即蟹肚脐部分的一小块盖,公蟹母蟹形状不同)去掉,顺势揭开蟹盖;
▲先吃蟹盖部分,用小勺把中间的蟹胃部分舀出,轻轻将外面包裹着的蟹黄吮干净。注意,不要吮破中间那个呈三角锥形的蟹胃,应将其丢弃;
▲吃完蟹盖轮到蟹身,先用剪刀将多余的蟹脚、蟹嘴和蟹肺剪掉;
▲用勺柄将蟹身中间一个呈六角形的片状物挑出来,那是蟹心部分,丢弃;
▲用小勺舀点醋淋在蟹身上,然后把蟹身上的蟹黄蟹膏吃干净;
▲把蟹身掰成两半,此时可见呈丝状的蟹肉。只要顺着蟹脚来撕,就可以将蟹肉拆出。吃干净的蟹壳是完整呈半透明状的;
▲用剪刀把蟹腿剪成三截,最末一截蟹脚尖可充当工具。先用蟹脚尖细的那一头把蟹腿中段的肉捅出来,再用蟹脚尖粗的那一头把蟹腿前段的肉捅出来;
▲将蟹钳分成三段,前两段都可将蟹壳直接剪开,用勺舀出肉。最后的那只钳子,技巧是剪开两边,然后用手往相反的方向掰两只钳脚,钳壳就完整地分开了;
▲一只螃蟹吃完,还能还原螃蟹的形状。
朋友们,要想在最美的季节吃最肥的螃蟹,可别错失良机哟!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
更新于年10月
作者:温军(文君)
编辑:毛秘《白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