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新闻网讯(记者胡张远)11月23日上午,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先后走访了城区4个居住小区,对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现场督查。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市生活垃圾分类办工作人员通过抽签方式,从阳明街道和凤山街道的现有居住小区中,分别随机选择两个,对其生活垃圾分类质量开展检查。工作人员首先来到阳明街道方圆人家和悦龙湾小区,记者看到两个小区入口处都悬挂着垃圾分类宣传横幅,各垃圾投放点和大件垃圾临时堆放点设置较为规范。方圆人家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点设置在出入口附近,“四桶”完整、标识准确,桶内垃圾分类精准、周围环境干净卫生。记者发现,投放点附近还放有一把小椅子。“以前是让年龄大的居民坐下来休息一下的。现在居民垃圾分类情况很好,分类精准的同时还会搞好卫生,这给我们大大‘减负’,有时候督导员也能坐下来休息一会儿。”方圆人家垃圾分类督导员告诉记者。悦龙湾作为别墅小区,居民住所较为分散,因此物业采用上门收集的方法,由物业人员到居民家里收取分类好的垃圾。“我们自己制作了垃圾分类日报表,对每位居民每天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登记,督促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物业负责人介绍,居民的厨余垃圾里如果混有餐巾纸,物业人员会在后面标上数字1,混有塑料制品标上数字2……完全没有进行分类的则画个叉号。据了解,该小区目前的垃圾分类精准率高达98%。“如果有居民长期不进行垃圾分类,物业就要把相关情况报告给街道,我们执法队员一起上门督查。”分类办工作人员提出建议。随后,分类办工作人员来到凤山街道子陵新村和丹凤小区进行检查。子陵新村刚开始实行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水龙头、擦手巾、打扫工具、紫外线灯等设备齐全,桶边督导员正拿着脸盆和钳子,对居民分错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我们小区老年人居多,督导员通过二次分拣,再仔细教居民一遍,如何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子陵新村小区物业人员表示,大部分居民很配合垃圾分类工作,但仍存在垃圾分类意识不足、垃圾分类精准率较低等问题。“有些垃圾怎么分类我还是不太清楚,如果在家里调羹摔破了、碗摔碎了,这些要扔到哪里?”子陵新村小区居民鲍老伯拎着一袋垃圾不知所措。分类办工作人员指出,应该尽量让居民自主进行垃圾分类:“这个过程确实需要居民慢慢适应,可能三五天之后情况就会改观很多。我们将不定期进行回访,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最后,工作人员来到丹凤小区。丹凤小区分为东西两片,东片从9月份开始实行垃圾分类,西片上个星期刚开始开展相关工作。“我们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现在居民已经习惯在家里就分好了,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破袋投放等意识都有所提高,垃圾分类越来越准确。”丹凤小区东片垃圾分类督导员告诉记者,自己和“同事们”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居民垃圾分类是否精准、帮助部分行动不便的居民进行垃圾分类,以及打扫投放点,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等。在丹凤小区西片,记者看到厨余垃圾桶内投放较为精准,只有少量的餐巾纸和塑料袋。“西片的垃圾分类精准率已经达到90%以上了。但在一些细节方面可能做得还不够到位,存在墙面标识错误、垃圾收运不及时、信息栏公示内容没有及时更新等情况。”分类办工作人员将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工作人员。“今年年初以来,我们一直在大力推行撤桶并点、桶边督导、定时定点投放等3项垃圾分类工作机制。刚才检查的4个小区都按要求做到了这3点,只是开始的时间有早晚。同时,他们也结合小区自身情况,推行了不同的垃圾分类方式。”市生活垃圾分类办工作人员总结说。下一步,市生活垃圾分类办将继续推进垃圾分类收运工作,实行“以桶换桶”,在早晚两个投放时间结束后,马上清运装满的垃圾桶、放上干净的垃圾桶,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来源:余姚新闻网编辑:蒋佳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