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笔记中求雨井龙王求出一个大螃蟹祥宏讲

宋代段子:传统中国有很多龙王庙,这跟农业生产方式有关,因为要靠天吃饭,一旦天不下雨,老百姓就要抓瞎,所以是不是龙王不重要,重要是的能下雨,这个故事提到的“异形生物”表现出来的是一只巨蟹,它似乎也能下雨。

龙溪巨蟹来自祥宏讲夷坚00::10

福州长溪之东二百里,有湫渊曰龙溪,与温州平阳接境,上为龙井山,其下有大井,相传神龙居之。

淳熙初年七八月之交,不雨五十日,民间焦熬不聊生。罄其祷请皆莫应。士人刘盈之者,一乡称善良,急义好施予。倡率道士僧巫,具旗皷幡铙,农俗三百辈,用鸡鸣初时诣井投牒请水。

到彼处,天已晓。僧道方四环诵经咒,将掬水于潭。见一巨蟹,游泳水面,一钳绝大,背上七星,状如斗,大如弹丸,光彩殊焕烂。遂涤凈器迎挹之,蟹随之以入舁者,方动足。云雾滃然勃乱兴。未达龙溪,雨已倾注。

明日,遍迎往乡闾,观者拥塞,忽失蟹所在。甘泽霑足,众议送之归,彷徨访寻,乃在刘后园池内。又明日,始备礼供谢,复致井中。自后有祈必应。

福州长溪(现福建霞浦县)以东二百里有一处潭水名叫“龙溪”,此地跟温州的平阳县接境。龙溪上方有“龙井山”,山下有口大井,百姓都传说这井水里有条神龙。

宋孝宗淳熙初年(淳熙元年是年)的某个七八月之交,已经有50天不下雨了,当地百姓心慌了,没有雨,粮食恐怕要欠收。百姓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到各种道场、寺庙去求雨,但都没效果。本地有个读书人叫刘盈之,他是一个大好人,急公好义,喜欢布施,愿意为百姓办事。求雨成为当务之急,刘盈之带领本地僧道巫三众,绣带飘扬敲锣打鼓的一帮人,后边还跟着多人的本地农人。这浩荡的队伍在鸡叫头遍的时候动身,他们来到大水井投牒,目的是祈请井里的龙王给下雨。

队伍到了大水井,天已经大亮。僧人、道士等人环绕着的大水井念经持咒,然后百姓打出些井水,准备放到附近的龙溪里。就在此时,大家发现一只巨蟹在井水水面上游动。这大螃蟹的大钳子特别大,上面有七颗星,那形象就像是北斗七星,每颗星都有弹丸那么大,这七星还放射着斑斓绚丽的光彩。这只巨蟹令人惊异,百姓们赶紧找大盆,洗净后,把这巨蟹请出井来,这螃蟹很平和,就让大家抬着。

等大家把巨蟹刚抬起来,天气忽然发生变化。只见天空云雾缭绕,感觉就要下雨,百姓们本来想把巨蟹抬到龙溪里去,还没到龙溪,大雨就下来了。第二天,因为这巨蟹跟大雨有明确关系,百姓们就把巨蟹看成神物了,抬着它游行,要让众人瞻仰一番,一时间,老百姓们都纷纷过来看这只巨蟹,人挨人,人挤人,把道路全都堵死了,后来就忽然找不着巨蟹了。不知道怎么就没了。

等雨都下足了,众人商量还是得把巨蟹找到,放回井中。于是大家四处寻找,后来是在刘后园的水池里又发现了它。百姓们很郑重其事排着队,抬着巨蟹,准备了贡品和谢礼,敲锣打鼓的把它送回到大水井里。从此以后,百姓心里有什么需求,都会来到水井边祈求这龙王也好,巨蟹也好,帮他们的忙。结果都是有求必应。

:这巨蟹可以算是个异形生物,到底是龙还就是个大螃蟹,无法确定;从霞浦县与温州平阳接境来看,宋代的福州所辖地域相当广阔;好像大家心照不宣地都知道这井里有龙,可能之前并没见过,但人们相信;“投牒”的行为在《夷坚志》记载的“求雨”故事中常有记载,通常是把向神灵(或龙王)请求的事项写在一个文告(牒)中,投到水中,人们相信里边的神灵可以接到,并为百姓解决问题。

(文图说明:《夷坚志》原文电子版文字主要来自“龙的传人”博客-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校订;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卷共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