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起源于日本,它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模式,被誉为日本经济腾飞的两大法宝之一所谓6S是指对实验、实训、办公、生产现场各运用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提高素养及安全的活动。
6S是将生产现场中的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针对企业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提出要求,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6S的针对现场的,最主要是针对生产现场;
6S的对象是全体人员,尤其是领导要带头;
6S的每天的工作,不是运动;
6S的工作是通过量的积累以达到质的变化;
6S通过每人每件事情操作到位提升整体水平,个别员工出现差异显而易见。
6S具体定义
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
区分物品的用途
清除不要用的东西
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
必需品分区放置,
明确标识,方便取用
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
清徐垃圾和脏污
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清洁:清洁环境贯彻到底
维持前3S的成果
制度化,规范化
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养成良好习惯
提高整体素养
安全:安全操作以人为本
确保工作生产安全
关爱生命,以人为本
整理整理的意义:按照标准区分开必要的和不必要的物品,对不必要的物品进行处理。
整理的目的:腾出空间;减少误用、误送;营造清爽工作环境
实施要领:
全面检查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
按基准清除不需要的物品
决定不需要物品的处理方法
每日自我检查----不是一事一天
要点:
要有决心,不需要的物品一定要断然加以处置,这是6S的第一
整顿整顿的意义:必要的物品按需要量、分门别类、依规定的位置放置,并摆放整齐,加以标识。
整顿的目的:
1)确保工作场所有序化;
2)确保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3)减少物品寻找时间;
4)异常情况(如丢失、损坏)能马上发现。
实施要领:
整顿要形成不明白的人能立即取出所要的东西的状态;
要站在新人、其它现场的人的立场上来看,使得什么东西该在什么地方更加明确;
对于放置处与被放置物,都要想办法使其能立即取出使用;
另外,使用后要能立即恢复到原位,没有放回或误放了马上就可以知道;
使无用时间最小化。
整顿是杜绝浪费的开始,高效率的基础
不进行彻底整顿时的现状
只有主管零件与材料的供给人员才知道零件和材料放置的位置;
只有本人才知道更换工序的工具放在哪里;
不知道组装时用的扳手放到哪里去了;
去推手推车时,却发现它不在原来的地方:
在机器下面发现了一直在找的钳子;
一时找不到工具箱的钥匙......
整顿的推进的重点
彻底的进行整理过
确定放置场所
规定放置方法
进行标识
清扫清扫的意义:清除工作场所的脏污(灰尘、污垢、异物等)并防止脏污的再发生,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
清扫的目的:保持令人心情愉快、干净亮丽的工作环境;减少脏污对品质的影响;消除微小的缺陷,排除隐患
实施要领:
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室外、公用设备)
执行例行清扫,清理脏污
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和隔离
建立基准,保持制度化
寻找污染源,实施改善
清洁清洁的意义:清洁是保持干净无污秽,也就是要保持工作场所、机器设备干净状态。这就需要将前面3S(整理、整顿、清扫)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意即“标准化”
清洁的目的:维持前面3S(整理整顿、清扫)的效果;实现6S标准化管理
实施要领:
落实前面3S工作
制定目视管理及看板管理的标准
制订6S实施办法;
制订稽核方法;
制定奖惩制度,强化推行:
高层主管定期巡查,带动全员重视6S活动
素养素养的意义:人人依照规定和制度行事,养成好习惯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素养的目的:促使人人有礼貌、重礼节,进而形成优良的风气,创造和谐的团队精神。让每一个员工,从上到下,都能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培养有良好素质的人才创造一个充满良好风气的工作场所。
活动内容:
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态度诚恳
在语言和行动上从不伤害他人
体谅他人的难处
注意日常礼貌、问候
多用感谢赞赏的语言
坦诚倾听他人意见
安全安全的意义:消除隐患,预防事故
安全的分类:人身安全;产品安全;设备安全;;机密安全
安全管理作用:
员工工作安心,提高生产热情
生产顺利通畅,提高生产效率
避免经济损失,降低产品成本;
责任到位,提高责任心;
制度保障,临危不乱;
顾客放心,赢得顾客满意;
安全实施要领
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体制
重视员工的培训教育
实行现场巡视,排除隐患
创造明快、有序、安全的作业环境
安全管理的步骤
制定现场安全作业基准
规定员工的着装要求
不定期检查频率的
应急措施
日常作业管理
6S管理的精髓6S管理工作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