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近的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提到“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这个话题迅速成为广大民众的热点话题。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种,其中的烹饪煮饭是日常生活劳动范围内的,根据学龄的不同,自主选择学习任务数量。
比如低一些年级的学生,要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削皮等,高一些年级的学生,要学做2-3道家常菜,如香菇炒青菜、鸡蛋炒木耳、土豆炒肉丝等。
以前很多80、70后早早就学会做些家常菜,那时候家里兄弟姐妹也多,父母的负担也重,父母整天忙着工作还要照顾一大家子的家务煮饭,有时忙不过来时,家里稍长的孩子们就开始学着做家务了,所以那时的孩子们早早的就学会做饭,洗衣,帮大人分担家务了。
一、家长不可“大包大揽”
有的甚至初中时就能做一桌菜,招待客人都没问题,现在孩子的劳动能力却大大下降,因为家庭里基本上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或者最多两个孩子转,对孩子过于疼爱,让孩子学炒菜,又怕油溅在身上烫着,又怕使用电器燃气等不安全,于是大人全揽在自己身上,孩子也落的个只要写完作业的任务完成,其它的都不重要了。
现在的孩子虽然生活条件要好许多,但多种原因导致现在孩子根本没有自己作为家庭成员之一也要分担家务责任的意识,也导致在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较差,家长们的过渡包揽。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认为是理所当然,很难积极主动的去承担一些家庭劳动,所以现在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里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的方案很及时,我想大部分家长是举双手赞成的吧。
就算一个孩子学习很好,可是自立能力却很差,动手能力弱,那么以后是不是要多付出些时间才能学会担当,知道家庭家务的责任也有自己的一份,或者是做为学校宿舍成员之一的责任,没有谁会喜欢和一个事事都要同学帮忙,床铺乱七八糟的宿友吧。
又或是明白了做为未来自己小家庭中孩子的榜样,学劳动也是现在必须承担的责任,在不劳动的孩子那里,也许有一天会意识到自己应该去承担什么,又也许一生无法自立,成长为一名可怕的巨婴。
想想巨婴,想想一个也许1米八几身高的成年人,因为从小什么劳动也没做过,没锻炼过,长大了也会理所当然认为父母应该也像小时候一样照顾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更不会去做一些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对于已经年纪很大的父母来说,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我们不要认为这是杞人忧天,可以在各个新闻报道里找到采访过这样的“巨婴”家庭,现实生活里,你身边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听说过谁谁家孩子大学毕业,也不找工作,每天就在家打电脑,玩游戏,父母还不能说,一说就会横鼻子竖眼的跟父母对峙起来的事情。
二、从小培养劳动习惯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天生就是不爱劳动,其实孩子的天性是爱动,爱幻想,爱动手的,我记得我的儿子在二、三岁的时候,会把他爷爷工具箱打开,拿出钳子,锤子,各种工具对着木板或是小凳子敲敲打打,乐此不疲的能捣鼓半天。
劳动的习惯是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在暑假的时候,我会让孩子每天给他爸爸送午饭,送时间长了,他在吃好后,就自己把保温桶拿出来给他爸盛饭弄好,骑车送去。其实经常劳动的孩子不会觉得比如今天妈妈让我去买瓶醋是不耐烦的,因为在孩子意识里,妈妈在忙,我应该像平常一样帮妈妈分担家务去买。
大家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嘛?没干过家务的孩子除了写作业,或许在看书,或许在看电视、玩手机,这时你让他去帮家里干个什么事情时,他是不是会很不耐烦,你要气呼呼的大声喊几遍才可能会懒洋洋的搭理你。
三、不要认为以后大了就好了
中国的老话“树大自然直”导致很多家长认为不要紧的,孩子大了,自然就好了,什么都会做了,但是小树苗从小就长歪了,长大会直嘛?这是溺爱孩子的家长的一种推卸责任的理由吧。孩子确实要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样才能发挥孩子最大的潜能,但是这个自由的度家长要把握好,不能过界,过了以后想收可就难了。
所以现在教育部要求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的规定是硬性要求,也是敲响现在家长的一记警钟,莫让现在的独生子女,家中宝贝以后无法自立,你的溺爱也许是另一种伤害,趁孩子还小,还来得及,我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的孩子在劳动中有所收获,在劳动中得到锻炼,在劳动中得到快乐!
四、根据阶段培养,合理选择厨具
同时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去引导孩子参与到不同的劳动中去。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可以从削土豆,洗青菜,拌凉菜开始,大一些孩子的可以增加肉类、汤类的制作学习,渐渐的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
对于不同阶段的孩子,家长可以选择一些正规厂家生产的小厨具,这样既方便孩子使用也更加安全。
总的来说,在从小就开始劳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那么动手能力的就会增强,、孩子掌握的劳动生活技能更多,也更加会渐渐培养出热爱劳动、家庭劳动人人有责的担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