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在哪里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3_16264512.htm“垃圾不落地、环境整洁有序”,在婺城区城北街道红湖路社区的常乐小区,居民们已经对这种场景习以为常。自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常乐小区发动小区业委会、志愿者力量,以常态化的管理方式,为社区居民打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今年75岁的吴林仙,就是“惠民计划”中最有效率的执行者。5:00垃圾分拣点的“站岗人”常乐小区在今年11月份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开展“撤桶并点”工作。目前,小区已经撤掉五个垃圾分类点位桶,合并成一个垃圾分类投放点,而吴林仙就成了这个投放点的“守门人”。由于居民的垃圾投放时间是早上六点到九点和晚上六点到九点,吴林仙每天都要在早上五点多钟开启投放点的卷帘门,并在投放点“站岗”,监督每一位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吴林仙告诉小布,小区刚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时,很多居民不太能够分清楚。来投放垃圾时,出现分错的情况很多。“那段时间,我的工作量很大,几乎对每个垃圾桶都要重新分拣”。虽然只是监督员的身份,但吴林仙总是会在居民垃圾投放之前,再去认真翻一遍居民的垃圾桶,有时候垃圾桶发出难闻的气味,吴林仙也毫不在意。看到吴林仙那么用心,久而久之,居民们都会在垃圾投放之前自觉地再检查一次分类情况。由于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过了投放时间就要关门,为了避免居民错过投放时间,将垃圾随手扔在投放点门口。吴林仙不仅在每次监督时都要提醒居民,还不定期巡查投放点的情况,有时候还会自己去清理垃圾。现在,常乐小区的垃圾投放点门口,也是一番整洁的景象。14:00垃圾分类大家园的“家长”“你们休息好了么,我过来看下你们家里垃圾分类的情况”,刚过完午休时间,吴林仙又开始“串门”。在常乐小区,几乎每一户人家都知道小区业委会有一个叫吴林仙的人,她敲开过每一户住户家的门,就为了让大家提高垃圾分类的意识。在居民倪先生的家里,吴林仙经过住户同意后,习惯性地走进厨房翻看垃圾桶,边翻还边说“厨余垃圾是最重要的,分不好的话到时候很难分拣”。倪先生透露,吴林仙是他们家的“老熟人”了,她时常会拿着垃圾分类宣传册到他家来“上课”,像个大家长一样监督他们垃圾分类,就因为有吴林仙这样的社区工作者,不遗余力地想要把小区环境打造好,他们住户住在这里才会觉得舒服。倪先生告诉小布,几年前,他是租在常乐小区的,就因为小区环境一年比一年好,住着很舒心,所以就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常乐小区的房子。据了解,类似于倪先生这样的租户在常乐小区比较多。但由于流动性大,不少租户配合度不高,给小区垃圾分类工作造成了压力。吴林仙就仔细收集租户的信息,不厌其烦地上门开导。作为社区工作者,也是常乐小区的“大家长”,吴林仙总是愿意多“啰嗦”几句。就连路上碰到了,也要嘱咐几句,居民们在社区看到她就会不自觉地说:“好的,我们知道了,会分好的!”17:00小区环境的“清洁工”“小区环境的卫生非一朝一夕就能搞好,需要长期的管理”这是吴林仙一直想要传达的理念。下午五点多是居民的下班时间,吴林仙说,她要在他们下班前,再次打扫一下小区公共区域的卫生,让居民们有回家的感觉。她拿着钳子和垃圾袋,从小区绿化中捡出一个又一个的小纸团,清理掉一坨又一坨的狗屎。“一到这个点,我们就能看到吴阿姨了,那么大年纪,真的不容易”,住户陈女士透露,她们家就在小花园的周边,每天只要打开窗,就能看到吴阿姨穿着志愿者的服装在花园里转来转去,不是扫地就是捡垃圾。花园绿化覆盖高,清扫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小区路面已经很整洁,但花园也算是个“大型的卫生死角”。尽管小区里有专职的清洁工,但吴林仙总是会来花园再看看,当起小区花园的专职“清洁工”。每次她弯着腰钻进绿化带,不少住户都表示,看到吴林仙这样不辞劳苦,他们在逛花园的时候,也不会乱扔垃圾了。吴林仙加入业委会已经很多年,为小区贡献了不少。现在,她又当起了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在一天之中“七十二变”,切换不同的身份,就为了给居民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也为了垃圾分类工作能够“以小见大”,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