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教师做保姆居家日记一当个高级保姆

“原来生活还能如此幸福!真幸福呀,真幸福!多谢老伴,辛苦了呀!”

回家就能吃到现成饭菜的李老头乐滋滋地搓着手,瞧着桌上放好的碗筷说。

我站在厨房门口还没有回答,李老头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差一点把我刚刚拿出来的热包子给洒到地上。

“多谢老伴,辛苦了!又忙活了一上午!”

李老头的嘴就好像是抹了蜜一样,齁甜。

“去去去,赶紧去洗手、洗脸、换衣服,吃饭!”

我使劲挣脱开那双钳子一般抱着我的大手。

李老头一声清脆的“好来”,哼着小曲就去洗手间了。

说起我家李老头这般兴奋和喜悦,我倒是感觉到有点内疚了。

30多年了,李老头终于能够开心舒坦地吃上一顿现成饭菜了。

一直以来,厨房的主人以李老头为主。

他一直被我称为模范“家庭妇男”。

下班回家做饭,一年天,他要做多天。

买菜买粮买日常用品,基本上都是他一个人承担。

家里的卫生,扔垃圾的活也是他。

我呢,不是不干活,而是没有时间。

老师这个职业,说忙呢,实在是很忙。

我当班主任,一天有24个小时,在学校里就14个小时。

都说8小时工作日,没有干过老师的那是不知内情。

九十年代那会,还没有实行素质教育,更甚。

早上两个“早读”,晚上3节自习。

一个早早读,6:30开始,专门背诵“史地生数理化”。

7:00开始正规的早读,背诵“语文英语”。

你想呀,那就要6:00起床,才能按时到校。

晚上有晚自习,9:30放学,等着学生走完,打扫完教室,回家10:30左右。

上午6个小时,下午从2点开始算,8个小时。

连轴转28天才能休息两天,也就是一个月过一次周末。

那个年代的学生辛苦,老师更辛苦。

但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每年的高考升学率很高的。

就是后来实行了素质教育,当班主任的,每天在学校的时间也有11个小时。

为了支持我的工作,李老头基本上承包了所有的家务活。

就是他出发,也要去超市购买现成的饭菜囤着。

我和孩子回家,直接下锅就能凑合。

李老头工作也很忙,但是,男同志体力好一些,承受能力强。

我体质差,只要是回到家,沙发上一坐,就再也不愿意起来了。

时间真快,一转眼,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人已经老了。

该退休了。

周围的朋友两种建议,有的说“退了好”,有的说“不退好”。

我自己的大事,只能我自己做决定。

要是从工作的角度看,已经力不从心了。

年轻时,一天4节课,就是6节课也能上下来。

现在不行,体力跟不上,眼睛也看不清楚小字了。

上一节课,站45分钟还行,两节课就为难了。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人和人也不能比较,体质不一样。

要是从经济利益上看问题,我感觉没有这个必要了。

人要学会知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谁都喜欢钱,但是,钱也挣不完呢。

我思量了半年的时间,尽管李老头给我保证。

他做家务活没有怨言,我如何决定,他都双手赞成。

我还是下定决心,退休。

我要给李老头做个专职的“居家保姆”。

李老头退休还有5年的时间,我要让他享受几年“大老爷”的待遇。

我在家里做饭,才知道做饭这活也不轻快。

我的做饭的本领需要学习,新上岗不太熟悉厨房业务。

我每天都要查阅“菜单菜谱”,仔细研究。

做饭也没有脱离我的老本行“备课”。

换汤不换药的节奏。

做饭的目的是让李老头的味蕾得到满足,回家就能吃上热乎饭。

做饭的重点是如何“如何让炒菜味道鲜美,蒸的大米饭软糯”。

做饭的难点是“盐放多少合适,米蒸多少不剩”。

厨具基本上都有,就是选择哪个上岗的问题。

做饭的时间一定要拿捏好,算准确为最好。

李老头回家,不热不凉正合适入口。

做饭的步骤,随时翻阅“备课本”了。

简单的记下来了,复杂的需要随时看着,记忆力不好了。

拿来主义虽好,但是也要因材而异,做个创新菜,探究新做法。

最后的结果,不说也知道。

李老头的心里不敢保证,嘴里绝对没有“不好”二字。

吃的口口香甜,饭菜一点都不剩。

我都担心他吃撑了肚子。

我家李老头太容易满足了。

劳累了半辈子的李老头,可怜吧唧的李老头。

熬到了我退休,才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感觉是啥滋味。

每当看到李老头喜滋滋的笑脸,我就告诉我自己。

下一顿饭更认真,要做的更加美味。

这种螺旋式的激励措施,那是要让我成为“特级厨师”的节奏呀!

一种被时间遗忘的心疼和爱恋从心底里往外冒。

我觉察到我转换了我的思想。

我内心的主角应该是李老头。

我下半辈子的依靠和摇着摇椅一起慢慢变老的李老头。

退休的日子里,我一定要做个称职的保姆。

以爱为馅,用心蒸煮,让我们的二人世界甜如蜜。

我这个高级保姆还算称职吧!

半卷闲书一壶茶,人间至味是清欢,如果喜欢我的作品,敬请

午夜阳光评论,点赞,转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