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三班,锻造厂锻二车间1.6MN铝合金生产线精切生产工李勇,用着新制钳子高兴地说:“这钳子用起来既省力又省时,以前我一个班切多件,现在能切件,刘班长改的钳子真牛!”
4月份,锻二车间铝合金锻件计划排产1.5万件,再创历史新高。本来这是让人高兴的事儿,可是,轻锻班的几位班长却高兴不起来。这是为啥呢?
原来,客户对铝合金锻件的质量要求非常苛刻,切边毛刺单边不能大于0.5毫米,表面要求零缺陷。铝合金锻件精切工序,一直都是生产质量控制难点,以前锻件在凸模上定位不好,晃动间隙大,容易造成毛刺不均匀,局部毛刺超差。3月份生产铝合金锻件件,前后工序打磨达件。由于铝合金锻件的材料特性,1人每班只能打磨件,效率很低,能否按期完成4月生产任务,大家心里都没底儿。
为改善切边质量,3月底,产品研发科在凸模四周增加了定位点,4月初投入生产,有效解决了切边毛刺不一致的问题。可是大家还没高兴多久,新问题又出现了:锻件经常卡凸模,有时锻工还要用锤子敲、撬棍撬,往往导致取下来的锻件变形报废,不仅造成成本浪费,还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面对严峻局面,细心的班长刘庆经过认真观察,发现锻件卡凸模,并不完全是凸模的问题,而是因为钳子夹取锻件的夹取方向不太合理,锻件偏斜卡在了凸模上。以前只不过是由于间隙大,所以这个问题没有显现出来。
找到了“病根儿”,刘庆马上动手对夹钳进行了改制,他先把夹钳钳口由毫米改为50毫米,钳口由水平向下折弯约90度,夹取锻件时由以前的斜向夹出,变为垂直向上夹出。接下来他又将夹钳钳柄由毫米改短至毫米,缩短力臂,增强精准控制力。这样一来,不仅变得轻松又省力,而且有效避免了锻件与凸模的磕碰。以前钳子夹取部位在锻件字头附近,字头是锻件的身份证,更是锻件的“脸面”,如果锻件稍微卡模,钳子就会撬伤字头,造成锻件“毁容”报废。改制后的钳子如一剂良药,妙手回春,一举治愈了锻件卡模、夹钳伤字头等多种质量“疑难杂症”,生产效率也明显提升。
据工厂制造日报显示,截止4月24日,锻二车间已生产铝合金锻件件,前后工序打磨仅为件,完成本月1.5万件生产任务指日可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