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是消防队吗?求求你们赶紧来救人吧!有人掉进深井里,眼看快要没动静了!”
年,河南鹤壁消防队接到报警电话,
对方称有村民意外掉进了深井之中,并且由于时间过长,
已经出现了失去回应的情况。
等挂断电话后,消防员们便马上出警,来到了事发现场,
而本文的主人公韩全利就是本次出警的消防队员之一,
那么,他是如何将被困深井的村民给救上来的呢?
等韩全利等人来到事发现场后,
发现眼前的这一口井是一口直径大概40厘米的水井,
并且村民已经掉下去长达一个小时10分钟,
井里的村民很有可能会出现氧气不足而昏迷,
所以,现在必须要立刻确定村民现在的状态,然后策划方案将村民从井里救出。
可是,根据围观的邻居们所说,
掉进井里的是一个多斤的女人,名字叫做王娟,
由于小时候头部受过相当严重的外损伤,
导致她成为了一名智力障碍患者,
完全没有自救能力,只能靠着身体的本能反应死死的抓着好心村民们扔下来的绳子。
村民们认为,他们可以在井外向下扔进一条绳子,
然后等王娟抓到后系到自己身上,
这样大家就能齐心协力将她拉出来。
但是,由于王娟的体重较大,
并且还是一个患有智力障碍的女人,
她根本没有将绳子绑在身上这个意识,
并且长时间的处于深井下,王娟已经出现了缺氧的情况,
牢牢抓住绳子的手也出现了脱力的情况。
得知到这个消息后,
韩全利的一众消防员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要扩大井口,
然后对王娟展开营救。
但是,韩全利只是往井里看了一眼,就放弃了这个方案,
首先,这口井处于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
周围基本上没有什么能够用得上的工具,
其次,王娟斤的体重将井口下方堵得严丝合缝,
如果要暴力扩井,那么掉下去的泥土和石块,
肯定会砸到王娟身上,这会导致王娟本就十分慌乱的心态变得更糟,
万一情绪失控滑入井的底部,
不仅会对后面的营救行动产生巨大的阻碍,
更可能对王娟的性命造成巨大的威胁。
距离王娟落井已经过去了3个小时,
韩全利和队友仍然没有想出一个合适的方案,
突然,井内传来一阵阵的轻微的呼救声,
这代表着王娟的心理和身体都已经达到了临界点,
如果再不展开营救行动,
那么等到王娟情绪崩溃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
为了能让王娟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
韩全利先用绳子将一罐氧气瓶送了下去,
然后再派一名身材比较瘦小的队友下井为王娟绑上绳索。
可当消防员下去以后,发现这个方案也无法进行,
这是因为井口的直径实在太小了,即使下井的消防员身型已经足够瘦小,
但仍然无法转身,更不要说给王娟系上绳索了。
思来想去,韩全利决定继续采用这个方案,只不过稍微调整一下方式,
从最开始的脚朝下改为倒挂金钩式,
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解决目前遇到的所有困难,
只不过,
由于这个方式是头朝下,很容易出现倒挂的消防员出现头部充血的情况,
从而影响救援行动的开展,
除此之外,井内的氧气等环境因素也都是未知,
这对即将下井的消防员战士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即使大家都对王娟的情况十分担心,
但也不能用消防员战士的性命来冒险。
正当大家纠结时,
刚才已经下过一次井的人瘦小消防员,
已经再次将绳索绑在了自己的身上,并坚定的说道:
“队长,让我再试试吧,如果我不试试的话,被困人的处境就更危险了。”
经过短暂的思考,
大家最终决定让这名勇敢的消防员试一下!
刚开始,消防员下井的过程还算顺利,
可是刚进去没多久,
一股浓烈的腐臭味传了上来。
原来据村民所说,这口有机井的下方是有不少水的,
因此有不少小动物也来这里取水喝,
可是,有不少小动物失足掉进了井里却再也没有上来,
然后尸体慢慢腐烂,产生了许多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当一个人吸入了大量的这种气体以后,
轻则和缺氧一样头昏脑涨,
重则无法呼吸,失去意识。
于是,大家赶忙将消防员拉了上来,
只是这短短的几分钟,消防员战士就出现了严重的缺氧,
很难想象已经在井下被困了三个多小时的王娟到底正在经历什么。
这时,一旁的韩全利站了出来,走到队长身边说道:
“队长,你还记不记得我当时发明了一种救生器械,
虽然还没有经历过实战,但是我已经进行过改良,我有信心将被困人救上来。”
原来,韩全利不仅只是消防队的代理排长,
还是一名民间发明爱好者,发明了不少稀罕玩意,
而他口中的救生器材,其实是一种类似于煤球钳子构造的东西。
许久之前,韩全利就已经参与过许多深井救援行动,
但是经常会遇到井口狭小阻碍救援发展的情况,
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韩全利尝试制造了各种各样的结构,
却没有一个特别合适的作品。
直到一年冬天,
韩全利去一个农村朋友家做客,
无意间发现朋友家烧煤用的钳子有些不同。
平常我们家里的老式煤球钳子,只靠两条棍来夹起煤球,
而他们家的却是在两条棍子的尽头分叉,变成了四条,
这样能够成倍的增加摩擦力,从而更轻松的夹起煤球。
正是这样是结构,让韩全利脑子里产生了思路,
马上回去制作了一款相同结构的救生器。
但是在后来的测试中,韩全利发现这样的结构虽然能够将下方的物体夹起来,
却很容易对物体造成伤害,那么这样的发明肯定是不能用来救援的。
于是,韩全利又对这个结构进行了改造,
不仅能够让人有手抓的地方,还有一定固定腿部的地方。
经过改良后的深井救生器,
很快便通过了测试,但由于一直没有遇到相应的情况,
所以迟迟没有机会大显身手。
现在,正是这款救生器发挥用处的时候!
韩全利将绳子绑到救援器上,
让其能够通过绳子实现夹和放的动能,
然后立刻将救援器送到了井内。
可是,当王娟已经坐上救援器,可以准备往上拉时,
大家发现怎么也拉不动。
探头一看,原来是最先送下去的氧气瓶卡住了井壁,
于是,韩全利便先单独将救援器拉了上来,然后派人将氧气瓶拉上来以后,
才再次将救援器放下。
这一次,本以为能够将王娟顺利的营救上来,
可是,救生器仍然却只差一点就能够夹到她。
就在王娟的头上,有一根水管挡住了救援器的下探,
只要她一伸手就能够轻松的抓住。
可由于坠井的时长太久,导致缺氧,意识有些模糊,
再加上她本身就没有相应的自救能力,
这也就让本来能够比较容易获救的王娟,
能不能被救援成功再次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突然,旁边围观的村民发现,
原来井内传来的阵阵呼救声,已经变得十分微弱,
如果再不把王娟拉上来,
她很有可能完全失去意识,然后坠入井底,
如果要是这样,那么救援难度会成倍的增加。
面对如此危机的时刻,韩全利时刻保持着一颗平稳的心态,
不断的调整器械位置,然后将等避开水管以后,将救援器贴在了王娟的身上。
可是,由于王娟已经逐渐意识模糊,
根本没有意识到救援器已经贴在了自己的背上,
哪怕是求生本能都没有表现出来。
但是,眼看胜利就在眼前的韩全利凭借自己的经验,
只用了一个轻轻的甩绳动作,
直接就将救援器夹在了王娟的胳膊下,然后瞬间将绳子拉紧,
成功将救援器固定在了王娟身上。
“夹到了!使劲往上拉!”
听到这一声令人兴奋的命令,
不管是消防员还是村民都用出了全身的力气,
仅用了几秒钟就将王娟成功拉了上来。
一旁早就在此等候的救护车赶忙将王娟抬到担架上,
然后上医院。
令人欣慰的是,
虽然这次救援耗遇到了许多困难和危险,
但是经过医生的治疗,
王娟很快便恢复了正常。
这次救援行动,多亏了韩全利的深井救援器,
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救援器械,
出身草根之手的救援器本不应该用于这种情况,
但是,他的制造者韩全利作为消防队的代理排长,
他凭借他的经验和多次的测试,才让这款救援设备大放光芒。
再后来的几个月中,深井救援器共营救出了多达25名被困人员,
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去嘲笑那些乐忠于发明的人,
他们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大多数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很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永远不要去嘲笑一个人的梦想,不管结果如何,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圆梦,
屏幕前的你,有着属于自己的梦想吗?
欢迎评论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