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常用的菌种有木屑种和枝条种两类。木屑种发菌快且整齐;枝条种接种方便,污染率低。菌种要求纯净,无病虫害。接种是关系栽培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
小规模栽培,在洁净工作台、接种箱、无菌室内接种,可有效提高接种成功率,降低杂菌污染,但是对于较大规模的生产,或者设备设施条件不好的生产单位,一般在兼作接种室的发菌室内进行开放式接种,接种后排放菌袋,直接在室内发菌。
在实际生产中,菇农有很多适合自身实际条件的创造发明,就地取材,虽然简陋,但保证了接种的成功率。如塑料薄膜接种帐、接种罩等。
塑料薄膜接种罩制作简便,生产成本低,可移动,适合在不同场所放置进行接种操作。先用竹竿或,木条制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框架,宽~厘米,长~厘米,高厘米。在框架上罩上一个无缝隙的塑料薄膜,四周用沙袋或木板压住,即成为一个接种罩。
将接种罩放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土地面应先铺上彩条编织布或较厚的干净塑料薄膜,便于打扫和清理。冷却的料袋运输到接种罩内,采用气雾消毒盒点燃熏蒸消毒,或者用甲醛与高锰酸钾产生的气体进行熏蒸消毒。消毒处理3小时后,待消毒药物气味减小,人可以忍受后,开始接种操作。
接种在接种室进行,一般12~15平方米的房间可以摆放个左右的菌袋。房间要求最好为单间,新房间比老房间好;最好有前后窗户,便于通风透气;门窗能够密封,以保证消毒效果;房间周围无过多建筑,以使空气能够流通,房间周围要干净,以免污染室内培养物。房间使用前7~10天打扫干净,老房间要用石灰水粉刷墙壁,房间潮湿时撒生石灰除湿。使用前4天把出锅用的工具放入室内,密闭门窗,向室内喷洒10千克水,用0.5~1千克的硫黄点燃后熏蒸消毒24小时以上。
料袋出锅搬入接种室,均匀地呈“井”字形摆放3~4层。料温降至50℃左右,将菌种、接种用工具、小桌子、小凳子、预先做好的70%酒精棉球、盛放在手持喷雾器里的喷雾消毒剂、盛放在密闭广口瓶中的氨水、套袋、扎口绳等全部放入室内,用甲醛进行熏蒸消毒。每房间用甲醛0.5~1千克,放在锅里、盆里加热蒸干或者与一半重量的高锰酸钾混合,使之完全气化,密闭房间8~10小时。
接种室门口要缠上5~10厘米厚的生石灰,人员进人接种室必须经过石灰。接种人员要搞好个人卫生、洗澡、剪指甲、换干净衣服。接种前先用手持喷雾器向房间内喷雾消毒剂,待雾滴落下再进行接种。如果室内甲醛味太重,用装有氨水的广口瓶敞口在室内摇动几次,以中和甲醛气味。接种要求技术熟练、快速、敏捷、配合得当。
接种前接种人员用酒精棉球擦拭手臂和手,重点擦净指甲缝和指缝。然后点燃酒精灯,将接种钳或打孔器经火焰灼烧灭菌,菌种瓶外壁用酒精棉球擦干净,将瓶底用钳子打破。接种可3人1组:一人搬运料袋和菌袋,一人用酒精棉球呈直线擦拭袋面并打孔,一人点菌种并套袋。
接种时注意,菌种块不小心掉在地上,绝不能捡起来再用。菌种瓶中老接种块,以及菌膜、菌皮等不能接入料袋。枝条菌种接种时,一人用酒精棉球呈直线擦拭袋面,一人左手握菌种瓶口端,右手用钳子把菌种瓶底打掉,用消过毒的接种钳夹着枝条菌种的齐端,让尖端直插入袋内,齐端留在外面3毫米;每袋接3行,每行接3穴,将接种穴四周压下;每接好一个生产袋后立即套上一个套袋,扎好套袋口。接种时每隔一小时用消毒剂喷雾室内。
操作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疏忽均可能造成杂菌污染。常见的不规范接种操作如下:
1.接种室选择不当,消毒不严
接种室选择和严格消毒非常重要。香菇袋料栽培要求接种室干燥、卫生,具有良好的通风避光条件。新盖的房屋过于潮湿,太陈旧的土坯房屋、草房、曾用作喂养畜禽的房屋等不卫生,太矮面积太小、没有后窗或顶窗的房屋通风散热性能差。这些房屋均不宜用作接种室和发菌室。
此外,接种室离拌料场太近,周围卫生条件太差,不提前清理、干燥,老房间不用涂料或石灰浆提前粉刷,土墙房屋及新建房屋不用农膜粘贴墙面,接种室地面不撒一薄层生石灰粉,不铺塑料薄膜,瓦房、较高的平房或楼房不用塑料薄膜吊顶,接种室使用前不用硫黄熏蒸,料袋灭菌进室后不用塑料薄膜搭设两道缓冲间,不用甲醛等彻底熏蒸,接种室门外没有用白灰封门等均属不规范操作。
2.打孔器选用不当,灭菌不彻底
考虑到菇农具体情况,打孔器可采用直径1.6~2.0厘米的钢筋制作,钢筋顶部磨光磨尖,离尖顶1.5厘米处设一档头。这样的打孔器可以火焰灼烧彻底灭菌。有些菇农选用木棒、生锈的钢筋、有螺丝的自行车车轴等作打孔器,或选用过粗、打孔有效部位过长的打孔器,造成因打孔器灭菌不彻底使接种穴污染。
3.打孔操作不规范
接种时,要求搬袋人员用搦干的0.2%高锰酸钾脱脂棉擦拭料袋表面后,将料袋送到打孔人员面前,打孔人员对打孔区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后均匀打孔。整个操作井然有序,工作效率较高。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用0.2%高锰酸钾溶液洗袋,料袋平放打孔,孔穴分布不均匀,一次性打孔很多料袋堆积起来来不及接种,打孔时将培养料带出孔穴,套袋后余料积留在内外袋中间等不规范操作现象。
4.接种操作混乱,无菌操作不严
接种人员指甲不剪、不洗澡,穿不经消毒的衣服和鞋子进人接种室,菌种瓶瓶身不消毒,棉塞不在火焰上方拔去,瓶口不灼烧,打破菌种瓶的钳子不灼烧,用未经消毒的刷子刷去菌种块上的碎玻璃碴,将不去除老接种块和老菌皮的菌种块接入料袋,使用退化、老化严重,有杂菌污染的菌种,用手指抠打孔穴,握、掰、捏菌种块的手不消毒,一次性掰过多菌种块来不及使用,料袋平放接种,几个人同时接种一个料袋,猛捏狠抓致使菌种块流水,菌种块塞入料袋太松、太紧,外露太多,塞入太靠里,忘记往孔穴中接入菌种,接种过程接种室内忘记定时喷雾消毒药液,喷雰消毒药液后不待雾滴落下马上接种等均属不规范接种操作。
总结:接种过程严格的无菌操作,是关系香菇袋料栽培生产袋成品率高低的关键环节。菌丝应连接成块,白色,粗壮;培养料应呈黄白色,气味芳香,手捏有水印出现。如果菌丝与瓶壁脱离,开始萎缩,表面的菌丝变色,并闻到霉臭味,培养料干涸松散,说明菌种已经老化,不能使用。
(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