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海安千年的技艺流传不变的匠心独具

#海安头条##南通头条#

千年的技艺流传不变的匠心独具--锔瓷

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艺

锔补修复瓷器这一行当的产生,是与瓷器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起初于何时已无法考证。最早见于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其中一处锔匠做活的一幕。根据锔瓷地域的发展以及各自手法形成了、日本、欧洲三个最大的策源地。只有的锔瓷才能称作艺术,所以被称作锔艺。

海安的市井风俗图中,民间锔匠是一个亲切的存在。你还记得跳着担子走村串巷的老锔匠吗?一声短、一声长地吆喝着:“修锅搭碗,要修锅搭碗啊……”锔瓷,这门古老的民间手艺,在时光流年中几近湮灭。幸好,在古镇青墩,你还能见到,让您意想不到的是,从事锔瓷的匠人,是一位年仅20多岁的小伙子--徐根凡。

推开小徐锔匠铺工作室的门,巧妙的布局让人会心一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锔瓷匠人的担子。担子的一头是带抽屉的小木柜,内装金刚钻、小锤子、小钳子等工具,担子后面是一个小风箱。小锔匠告诉我,他是跟着爷爷学习的锔瓷。

小徐的爷爷是乡里远近闻名的老焗匠,乡里人家听到他的吆喝声,东街的张三拿来一只摔破的瓷碗,西街的王二拿来一把漏水的茶壶,北街的李四捧来一只豁边的陶缸,南街的赵五拎来一只有洞的铁锅。

那时候,老百姓家里普遍穷,碗、缸、锅破了,舍不得扔掉,修修补补还可以用。当一件瓷器破碎后,留着无用,弃之可惜。匠人们便开始琢磨,如何将破的瓷器修好,经过了艰苦的摸索实践,成功总结了一套合理的锔瓷技艺。其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独一无二的“锔钉”和“金刚钻”,继而便产生了锔补修复瓷器这一行当。

老锔匠将担子歇在避风处,拿出一张马扎凳,坐定后,膝盖上放一块厚布。接下活,他先将破碎的瓷器拼好,用细绳绑住,双腿夹着。铅笔在破损处画上记号,然后拿出一张竹弓。弓上缠绕一个金刚钻,两手来回拉动弦弓,对着破口边沿钻眼。随后,将锔钉嵌入,小锤子敲打拱牢,涂上自制的油灰。器具修好,用起来滴水不漏。

小锔匠徐根凡,当初跟爷爷学锔瓷,是因为兴趣使然;一脚踏进门槛,浸润进去,他对这门手艺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简单的传承,就像爷爷那样,修补碗、缸,在破损处打补丁。但这样的传承显然没有生命力,因为时代不同了,再惜物的人家,也不会将摔破的碗留着,找锔匠修补。那就意味着,从前的锔匠和今天的锔匠,在锔的物件、锔的意义上,有很大的区别。跟爷爷学会基本技巧后,必须寻找新的支点。

传统锔瓷,修修补补,大多以实用为主,而真正的锔瓷是要上升为修复美学。这需要匠心,需要耐得住寂寞冷清。渐渐的他的手艺在圈里小有名气,有人辗转找到他,他接下活,安然笃定,在敲敲打打之下,让器物经历蜕变和重生。

有个南京客户找到徐根凡,将包裹严实的青花瓷主人杯碎片拿出,心疼地说,这个主人杯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已经用了好多年,每天都捧着它,有了生命的气息。不小心摔破,他的心都碎了。徐根凡接下活儿。

瓷片是平面的,原物件是立体的,还原修复要有想象力。这个时候,他非常专注,一拼一接之间,建立人与器物的交流,从而赋予它新的生命和价值。拼接、定位、钻孔、上锔钉、补缝、打磨。根据裂纹的走向,他打了三十六只铜锔钉,其中锔出一朵梅花钉。

几天后,主人将修好的主人杯捧在手心,仔细端详了一番,喜出望外,连声感谢,这让徐根凡非常有成就感。

与同龄人相比,徐根凡身上少了浮躁,多了从容和静气。精细的手作,需要内心的平静。这是一门孤独的手艺,浮躁不得。上世纪70年代末老锔匠纷纷改行,爷爷到他这一辈,中间已断了一代。如果他不学这门手艺,锔瓷技艺也许就失传了。现在他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门工艺,他通过网络传播锔瓷技艺,拍视频、发抖音,让人直观地感知,锔瓷是一门修复美学。徐根凡说,他会继续坚守锔瓷技艺,拿起金刚钻,修复遗憾呈现美。

来源,海安发布

作者/来源:海安同镇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