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检查已有90多年的历史,但早期腹腔镜检查都是用膀胱镜进行的,年才有了专门的腹腔镜。直到上世纪70年代,腹腔镜技术才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电子摄像技术在内镜中的应用,图像可以在电子屏幕上显现出来,同时供多人观看,方便了手术者的配合;加之器械不断改进,性能日趋完善,创伤性减少到了最低限度。近10年来,超声腹腔镜的问世更是大大提高了腹腔镜的诊断水平,它把腹腔镜检查和术中超声技术结合为一体,将腹腔镜超声探头经腹壁套管插入腹腔,在腹腔镜直视下对受检组织器官直接扫描,产生高度清晰的扫描图像,从而使腔镜外科医生同时能观察器官表面和组织内部结构,提高正确诊断率。特别是手术腹腔镜的问世,更是给外科、妇科手术开辟了新的途径。
目前腹腔镜有美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的多家产品,种类型号繁多,结构、配件、性能各有差异,但主要部件相似,均由腹腔镜、气腹针、穿刺套管针、气腹机、冷光源、导光纤维索、各种手术器械组成。
(1)腹腔镜为一硬质金属长管,长,mm其两端都装有透镜,一端为物镜,另一端为目镜,其内装有一系列光学镜片,传导物像;透镜两侧为导光纤维,将冷光源导入。腹腔镜的物镜端呈0°、30°、45°等多种斜面。
(2)气腹针系一根双层套管针,外层,套管尖端为锐性斜面,内层针芯前端圆钝,尾端有一弹簧。当针管刺入腹腔壁组织时,内芯回缩,外层套管的尖锐斜面露出锋面,便于刺透腹壁,当外套管针尖进入腹腔时前端阻力消失,圆钝之内芯弹出,超出外层斜面针尖,以避免刺伤肠管等腹腔脏器。
(3)穿刺套管针用来腹腔穿刺,此套,管针长mm其内芯系一金属锥体,直径与腹腔镜相同,针芯前端呈锥形利于刺破腹膜,套于外套管内,外套管上有进气单向阀门,可防止气腹之气体外溢。此外,尚有针鞘、气嘴和光源接头。
(4)气腹是腹腔镜检查成功的关键。气腹机的配备有:
⑴一个储气瓶,装满CO2或N2O或气体;
⑵注气开关;
⑶充气手动开关,自动开关;
⑷快速充气开关;
⑸储气容量表;
⑹腹腔内压力表;
⑺气体流量计。气腹机通过充气导管与气腹针相连接,供术前、术中气腹之用。
(5)冷光源是内镜检查的照明光源,灯泡一般采用高功率、高强度的溴钨灯、卤素水银灯或疝灯。经玻璃纤维束导光照明,近似日光,且无热度;现在使用的光源大多装有TTL逻辑电路,控制电磁快门的开关,且装备自动曝光电眼控制系统,可根据物镜和景像的距离、光亮大小来自动控制。
腹腔镜及附件是一组精密贵重而容易损坏的消耗性仪器。因此,要做到精心使用和维护,才能延长使用寿命,节约开支。对腹腔镜的维护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腹腔镜的各部件原理、结构要做到心中有数,各部件的连接、操作要正确。不能盲目乱动,以免造成损坏。
(2)手术后,用清水洗净各部件上的污物、血迹,将组件予以拆卸,再将各部件在洗涤液中清洗。各种器械在清洗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不得投掷或互相碰撞,保护轴关节灵活,尖端合龙良好、锐利,不可一手拿多样器械,以免损伤器械。
(3)腹腔镜多用特殊材料制成,它不能耐受高温、高压消毒。清洗完后可采用40%甲醛熏蒸消毒法、环氧乙烷气体(EO)灭菌法和液体浸泡灭菌法进行消毒灭菌。
(4)腹腔镜及附件清洗、消毒、擦干后要上油。上油时注意:
⑴上润滑脂的部件:对要求水密性的灌流口龙头和钳子口龙头涂上专用润滑油。在整个龙头滑动面上薄薄地涂抹后,再装配、活动,以使润滑脂均匀地涂敷,最后用纱布擦掉多余的润滑脂;
⑵上硅油的部件:如:钳子关节、活塞等部位,需对其旋转部位上硅油,对加油部位滴下一滴硅油,将仪器旋转几次使硅油均匀分布,然后擦去多余的硅油。
(5)定期检查腹腔镜的光学系统,如视野、对焦的检查,并同时检查目镜和目镜窗有无破损、龟裂;照明系统有无异常;夹销有无弯曲、松动、磨损等。
(6)腹腔镜的贮存应注意防高温、防潮、防湿、避免日光直射;导光纤维索严禁成锐角打折,保管时要尽量取直存放,如一定要弯曲放置,弯曲角度不能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