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吃蟹季,数科君为了给大家科普不同蟹之间的区别,特地买回来几只蟹,进行“深入研究”(咳咳,绝不是单纯的吃),看着趴在水池里的这几只大小、外形都不太一样的蟹,突然萌生了一个奇怪的想法,如果这几只蟹打架的话,谁的战斗力更强呢?
接下来请每只蟹自己说说吧!
首先登场的是大家最熟悉、也是吃得最多的大闸蟹!
大闸蟹
我的官方名字叫中华绒螯蟹,之所以会有这个名字是因为我有一对内外都生有浓密棕褐色绒毛的蟹螯,我们如果出生在野生家庭,会常年生活在河湖中,会挖掘技术,生存能力极强。
但是在我们还是“宝宝”的时候,还是要面临众多“天敌”的进攻,就连小小的青蛙都敢吃我们(内心OS:小时候太弱了没办法),长大后,拥有了“大钳子”,也依然要面临鳄鱼的威胁,所以每当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都会挖个洞或是找水草茂盛的地方躲起来,毕竟活着比较重要!
三疣梭子蟹
大闸蟹这种河蟹也就气势唬人,不像我们梭子蟹(有些地方俗称“白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梭子。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所以又叫“三疣梭子蟹”),生活在海里(通常栖息于近岸10-30米泥沙质海底),个个都勇猛,尤其是看见猎物的时候,战斗力爆表,虽然没有异常强劲的钳子与坚硬的护甲,但我们会用梭形外壳减少空气阻力,快速进行攻击。
另外,我们的第四对步足演化为了游泳足(掌节与指节形状好似船桨),喜欢用前三对步足的指尖在海底爬行,用最后一对游泳足划水迁徙、躲避天敌或掘沙来隐藏自己,就把两只眼睛露在外面,可以说相当安全了,不会点绝招,怎么在这片海域生存!
面包蟹
我们面包蟹虽然也是海蟹,但不像梭子蟹那样争强好胜,我们比较佛系(其实是因为体型笨重,行动不够灵敏……),善于防守,不喜欢打打杀杀。
我们的天敌主要是鱼类和大型头足动物,受体型影响(体型粗壮,整体为椭圆形,外壳宽度通常为15厘米,最大可达25厘米),不适合快速逃跑,遇到危险时,我们通常会将自己卡在岩石缝隙里或者埋藏进泥沙中,如果不幸被捉住就会将步足和大螯扎堆放在腹部下面,来保护这个脆弱的部位。
皇帝蟹
“朕”来了,虾兵蟹将都让让!什么?你只听过帝王蟹,不知道我们皇帝蟹?海绵宝宝看过没?我们就是里面那只开餐厅的蟹老板原型。
不过我们实际长相比这个高大魁梧多了,我们有个外号叫“铁甲金钟罩”(学名叫巨大拟滨蟹),即使没被煮熟,也有一副红色的坚硬外壳和一双巨大的蟹钳,而且我们的甲壳非常厚重!
其中生活在澳洲的那些大家伙的体重是现存蟹类中最重的,单只的体重能达到25斤,体宽41厘,据说最重的甚至能达到72斤(不过是年纪比较大的老家伙),在我们生活的海域,可以说没什么天敌能与我们抗衡,小鱼小虾分分钟拿下!
虽然这几只家伙这么勇猛,甚至想给他们的故事拍手称好,但终究逃不过被吃掉的命运......要说起吃,数科君可要跟大家好好讲讲了,每种蟹因为生活环境、生活习性不同,导致它们吃起来的口感也不尽相同。
比如我们最常吃的大闸蟹,如果生活环境水温过低,大闸蟹肉质紧实但个体偏小;如果生活在炎热水系,生长速率较快却不利于蓄积膏黄。
所以综合来看,秋冬气温偏低,水生动植物丰富的砂石质水域最适合大闸蟹的生长育肥。不过大闸蟹的肉普遍比较少,主要吃的是蟹黄和蟹膏。
而梭子蟹就不一样了,因为它活泼好动,喜欢游泳,又是杂食性蟹类,还十分贪吃,喜欢摄食贝肉、小鱼虾和水藻等。所以三疣梭子蟹蟹肉洁白,肉质细嫩,口感清甜。紧致细腻的肉质、清新甘甜的口感和肥美丰满的膏黄,对于成熟饱满的梭子蟹而言这三个要素都能满足。
面包蟹因为昼伏夜出,主要以底栖的甲壳类及软体动物为食,拥有强壮的大螯,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蟹肉饱满,蟹黄量惊人,但蟹肉偏咸,黄太硬,不似梭子蟹那样甘甜。
还剩一种就是皇帝蟹,光是听名字就知道很贵!它们生活在深海中,肉质紧实,冷水让它生长缓慢、个头大;严格控制捕捞导致数量较少,属于稀有物种,所以完全称得上是高级海鲜。这么优秀的蟹当然怎么都好吃,好在比较贵,才给皇帝蟹留了“一线生机”……
说了这么多,屏幕前的你是不是已经在流口水了?中秋节到来,数科君在为大家科普螃蟹的知识的同时,也把大家的馋虫勾引了出来。
可能你正在想:“难道我是不知道怎么吃螃蟹吗?难道我是只爱吃普通清蒸大闸蟹吗?只是最近钱包干瘪而已!”
“只看不吃,一篇文章读完好像没啥用的知识点又增加了!”
谁说的!
我们豪送皇帝蟹!
咳咳,谁说数科君只会馋你们,我要把还没来得及上锅的蟹老板免费送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