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可能会输,而且输得很惨。在20世纪30年代末,日本人多次越过边境进入苏联,并与苏联的盟友蒙古接壤。每一次,苏联人都把日本人打退了。这场不宣而战的最后一枪是发生在年的诺莫汉事件,也就是发生在的诺门罕战役。由乔吉·朱可夫领导的苏-蒙古军队击退了日军。朱可夫后来在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库尔斯克和柏林指挥军队。苏联人当时在边境部署了重型武器。两年后,情况并没有多大改变。与两年前相比,日本人在中国的战争中陷入了更大的困境,在补给方面遇到了严重问题,尤其是石油和橡胶。与此同时,苏联人还没有离开边境。年4月,苏联和日本达成了一项中立协定,既不参与对方的战争,也不攻击对方。斯大林是出了名的多疑,仍然把军队留在边境。6月22日,希特勒入侵苏联。尽管如此,斯大林并没有调动军队。事实上,他直到年11月才真正这么做,当时纳粹军队驻扎在莫斯科郊区,他只是根据间谍提供的大量证据采取行动,证明日本人不会发动袭击。假设日本人确实发动了攻击。年,日本帝国陆军有51师。这样一来,就剩下24个国家可以用来对抗苏联了。苏联本可以察觉到如此大规模的军队集结,而不会调动自己的军队。俄国人当时在西伯利亚有31个师,他们的防御力量相当强大,更不用说日本人没有准备好度过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了。即使日本人成功地越过了与苏联的边界,这一点他们并没有成功做到,他们也会很快陷入麻烦。西伯利亚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基础设施不发达的地区,包括道路。迅速取得进展是不可能的,而缓慢取得进展则会消耗掉大量石油和橡胶,而由于禁运,日本已经在消耗这些东西了。当然,西伯利亚有石油,但在20世纪40年代早期,石油资源几乎没有开发。日本人不可能依赖它。临时联合行政当局在后勤能力方面也有严重问题。人们可能会认为,在与苏联发生战争的情况下,日本军协将与日本帝国海军共享卡车和其他此类后勤支援车辆。事实上,IJA和IJN几乎一直在激烈竞争,很少在这类问题上合作。如果没有用尽弹药和食物,IJA不可能到达西伯利亚很远的地方。如果他们没有在边境被击退的话。这就留下了钳子的问题:日本的袭击会让纳粹成功完成巴巴罗萨行动的目标吗?好吧,也许不是。诚然,能够把军队从西伯利亚转移出去有助于苏联的战争努力,但纳粹在年10月才到达莫斯科,当时的情况并不好。他们的大多数机动车辆、卡车、坦克等都无法使用,到那时已造成大量伤亡。当时德国的战争主要依靠马拉的补给线,所以纳粹在莫斯科战役中处于非冬季作战能力的边缘。当冬天来临时,德国人没有做好准备,无法为他们的部队提供冬季补给。因此,莫斯科陷落的可能性不大。苏联可能会花更长的时间把纳粹分子从莫斯科赶走,但这仍然有可能发生。假如在年日本不是偷袭珍珠港而是苏联,战争结局会不会改变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