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分类一年间新时尚改变一座城,生活

        

10年前,黄浦江畔的世博盛会,汇聚了全球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也成为上海垃圾分类的一个关键节点。

在借鉴台北等城市垃圾分类经验的基础上,年,上海号召“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18个试点街道的个示范小区率先尝试“全程分类”,投放垃圾时做到“干湿分离”,拉开了新一轮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序幕。

年7月29日,台北,工作人员在健康路进行垃圾分类清理。台北市推行严格的垃圾回收和强制垃圾分类政策,实行“垃圾不落地”、定时进行垃圾和资源回收??图片来源:新华社

回望十年路,上海在垃圾分类上的进步有目共睹:截至去年年底,上海1.3万余个居住区(村)的分类达标率达到了90%。今年5月,上海湿垃圾分出量为吨/日,干垃圾处置量为吨/日,可回收物回收量为吨/日,绝大多数生活垃圾都投放进了专属的垃圾桶,进行分类运输和处置。

垃圾分类不断进步的同时,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同感、对生活在上海的获得感也在不断提升。

制图:陈玺撼??数据来源:上海市绿化市容局

环境更美好

“垃圾不落地”,是上海世博会上众多成功推进垃圾分类城市的经验之一。以台北为例,垃圾收集采取定时定点模式,居民只能按时将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点位,错过只能等下一次。

去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也提出“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经过近一年实践,许多居民慢慢接受、认同,因为“垃圾不落地”带来了最直观的好处——人居环境更上一层楼。

茅台花苑居民区原本扔垃圾很轻松,走到楼层里的公共阳台,打开管道井盖,扔进去的垃圾就会坠落至底楼后部的垃圾箱房。

去年,听闻小区个楼层的垃圾管道口要全部封闭,扔垃圾改为定时定点,许多居民内心是拒绝的。

然而小区顶住压力试了一段时间,抱怨慢慢少了,因为居民发现,管道井封闭后,再也闻不到隐约的臭味,也不用担心蟑螂老鼠顺着管道井大摇大摆“入户”。

就连小区屡治不绝的高空抛物现象也随之改善,许多居民的心理发生了变化:过去环境糟糕,扔一袋垃圾也看不出什么,现在如此干净整洁,岂能忍心再去破坏?

左图:大楼中央这根笔直的部分内部,就藏着以前的垃圾“管道井”。右图上:原本“管道井”的终点,被改造成垃圾箱房。右图下:公共阳台左侧的井口已经被封堵,粉刷一新

垃圾分类后不仅干净了,小区还更美、更舒适了。对此,家住秋月枫舍的雷薇娅深有体会,她指着花园里的防水桌椅:“它们就是牛奶盒做的。”

雷薇娅坦言,此前说不上垃圾分类的意义是什么,只知道是规定,但有了“牛奶盒换牛奶”这样的公益活动,大家都充满干劲。

为此,秋月枫舍的家庭主妇有一个坚持了近一年的习惯:把每天喝完的牛奶盒洗干净、倒扣在水斗里,第二天一早拍扁、叠好,等待每个月逢5的日子回收公司进社区收集。

即使是寒冷的冬日,每逢指定的回收日,居民都会耐心排队,将处理干净的牛奶盒送给回收公司

在静安桂花园,几株桂花树长势正旺。楼组长盛新华脸上充满自豪:“湿垃圾成了它们的营养液和土质改良剂。”

这一切的起点,都是垃圾分类,越来越多的小区已不满足于“垃圾不落地”,纷纷开始尝试“垃圾不出小区”。

通过分类,一些品质较好的湿垃圾和可回收物变废为宝,“反哺”它们的“出生地”,变成居民身边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闵行区浦锦街道的两网融合中转服务站里,轮胎、金属构件等可回收物被制作成各种颇具观赏价值的“公共家具”,放置在口袋公园、小区花园里??李茂君摄

生活更健康

纵观国际上垃圾分类成效显著的城市,垃圾分类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生活习惯。如今,一股“绿色时尚”也因垃圾分类而起,在上海涌动。

还在读小学的杜鑫磊,家中陈设就因垃圾分类而改变。他根据大人的生活习惯,设计出家里垃圾桶的“规划图”——厨房放一个干垃圾桶、一个湿垃圾桶;有害垃圾“产量”低,没必要设桶;可回收物体积太大,家用垃圾桶不实用,索性用个大袋子来装。

小磊的上学、放学路线也从过去的“两点一线”变成了“三点一线”。每天7时至8时、17时30分至18时30分,西朱新村垃圾箱房准时开放,等待一个可爱的男孩子来扔垃圾,是社区志愿者们的“小确幸”。

小磊已经熟练掌握酸奶盒的分类步骤:剪开酸奶盒,倒掉剩余的酸奶;用水冲洗酸奶盒,晾干;把吸管扔进干垃圾桶,洗净晾干的酸奶盒扔进可回收物桶

热心的上海市民,甚至因为垃圾分类成了“发明家”。

凤六新苑垃圾投放点旁没有条件装洗手台盆,小区物业经理刘昌澄看了一眼闲置的饮水机,“就你了!”居民破袋时如果脏了手,就翻起垃圾桶旁饮水机上的把手,涓涓细流很快冲走了他们的烦恼。

方便破袋,刘昌澄还和几个伙伴琢磨出了有机玻璃做的安全工具:“主要是年轻人在用,赶着上班,一拉就破,不会弄脏手。”

居民自创的洗手装置和破袋工具

垃圾分类还让许多人改变了用餐习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餐厅不能主动向消费者提供筷子、调羹、刀、叉子等一次性餐具。

星巴克漕河泾店的店员坦言,原本以为要改变消费习惯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可条例施行才一个多月,店内主动索要一次性塑料刀叉的顾客就少了一大半。

如今,许多顾客接受了堂吃用不锈钢刀叉,甚至自带餐具,即使选择外带打包时,也不会主动索要一次性餐具。

餐厅提供的可重复使用餐具,以及送餐平台向所有在线商户发送的控制一次性餐具通知??赖鑫琳摄

人心更凝聚

上海世博会还提供了一条用垃圾分类促进社区自治的独特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妙,上海也在不断发生用垃圾分类把陌生人社区“做熟”,进而推动社区自治的试验。

中大居民区有一片近平方米的水杉林,由于缺乏管理,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居民彼此陌生,是推动社区事务的阻碍。”中大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秀勤把垃圾分类称作社区自治的发动机。

在居委会和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奔走下,居民们提着扫帚、铲子、钳子等工具,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水杉林前。不到一天,这些陌生人就成了“战友”,成了争先恐后参加社区活动的积极分子。

人“熟”了,社区自治的“故事”便多了起来。一些居民专门跑到居委会,要求接一根水管到他们家,灌溉水杉林,解决没有公共灌水设施的问题;一些人买来花卉,搬来一些旧轮胎、旧家具,用来美化绿化;还有人担任义务讲解员,组织孩子在小区里寻找野生动植物……。

改造后的水杉林被居民亲切地称为“我们的花园”??图片来源:浦兴路街道

每到夏季,一些公园推出的“暗访夜精灵”活动名额难求,上海一些社区与高校、社会公益组织合作,推出社区版的“暗访夜精灵”,居民参加的门槛只有一个:是否做好了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给社区带来了浓情厚意,也打开了精细化管理的大门。

今年5月,上海首个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平台在天目西路街道上线。27个小区的垃圾分类一旦抽检发现问题,平台会“不厌其烦”地推送短信,持续向垃圾分类责任人输送压力。

除了“预警”,平台还把各种问题汇总成数据库,让社区归纳总结出症结,对症下药。最近,安丰小区就调整了固定的垃圾投放时间,原本上午7时至9时,变成了7时30分至9时30分。

安丰小区物业经理吴家国打开手机里的“添睦e览通”,展示扔在垃圾箱房外的“无主”垃圾照片,发现抽查人员抓拍问题的时间基本都在9时至15时。

进一步分析,9时至10时,扔在箱房外的“无主”垃圾其实“质量”不错——大多数投放者分了类,只是由于错过了上午的投放时间,不想重新拎回家。

这些细节促成小区上午固定投放时间的调整,延后半个小时,箱房前的“无主”垃圾锐减。

至于10时之后乱扔的垃圾,由于“质量”不高,安丰小区不准备“妥协”,保持晚上的投放时间不变,同时,把志愿者在垃圾箱房前值守的时间,调整到了每天9时至11时、13时30分至15时30分——最容易出现“老油条”的时段,发现问题以及监督指导的效率更高了。

    

栏目主编:张奕

    

本文作者:陈玺撼

        

题图来源:陈玺撼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