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锡又叫打镴,锡器是永康人生活中常用的器具,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锡制日用品,打锡师傅每天都要穿街走巷揽活干,永康打锡手工艺人所制作的锡茶罐、锡酒杯等产品出口远销欧美各国。曾经,这项传统的手工艺业因为销售、传承等问题而日渐式微。但在永康,仍有手艺人坚守“打锡”这一行当,使永康锡器的工艺水平在传承中得到了创新。
初秋十月,走在芝英老市基,耳边传来清脆的“叮叮叮”的敲打声,富有节奏。熟悉的人知道,这是打锡的声音,离应远志的店铺不远了。而这个声音对于永康来说,不曾断过。
应远志,是永康锡器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年出生的他,已和锡器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千秧八百不如手艺傍身”,这是永康的一句老话,为了天晴下雨都有口饭吃,14岁,他跟着师父学艺,18岁,他跟哥哥一起挑着担子,走南闯北为家家户户打锡。50年斗转星移,走街串巷的日子已经过去,在芝英市基这间只有七八个平方米的店面里,应远志依然坚守着这份从祖辈相传下来的手艺,一心从事锡器制作。
锤子、剪刀、钳子、木槌、刻刀、量尺……店里的两只木箱,被各种各样的工具堆得满满当当。大部分时候,应远志出品的锡器,都是在这里完成的。锡器的制作,有着特定的工艺程序。要想把片变成立体的器具,还需要裁剪、焊接、敲打成型。锡器的精美,在于形,也在于图案。器身上雕刻的花样,往往是整个锡器的“点睛之笔”,赋予器具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灵动之美。
但这个环节,需要心手配合,恰恰是最难的。
“锡器不是平面,它有一定的弧度,要在弧面上雕刻,可比在平面上难多了。”应远志说,“锡具上的图案全是人工刻的,一刀下去要是没刻准、刻好,那就改不了了。”
店内老木桌的后面,有一个柜子,里面摆满了用锡制成的酒壶、茶罐、杯子、盘子等物件,在灯光的照射下,显现出平整光滑的线条和金属特有的闪亮。这些,都是他制作的锡制品。桌子上农耕系列的新作品让应远志颇为得意,“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往工艺品方向发展,像这些风车、犁,我都是尽量一比一去还原。”
但是,应远志也曾离开这个行业一段时间。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应远志也改行成为了永康棉纺厂的工人。后来,应远志在集市上看到用于婚嫁的锡器还是很受欢迎,这让他重拾了对打锡这门行当的信心,他又做回了老本行,从此便未停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做得精,做得专,不管哪一样都是有饭吃的。”采访期间应远志一直在跟记者重复这句话,如今应远志已被评为我市打锡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他说道:“前几年市政府对打锡的非遗传承也非常重视,还给我们补贴,这样的日子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象过。”
“既然是传承人,
肯定想把手艺传承下去,
不把这个技艺传给下一代的话,
以后就没有人做锡器了。”
锡器曾经拥有一段“光辉历史”,现在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传承窘况。
有些忧虑的应远志在店铺里贴上了一张写有“招收学徒”的纸,应远志说,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店,他自己一个人一年也能有十几二十万的收入,所以对年轻人来说,从事这个行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打锡不是一项简单的手艺,学艺过程是十分艰辛的,没有三五年学不成。为了锻炼扎实的基本功,学徒经常一蹲就几个小时,极磨耐性和意志。除了要愿意下苦工,学艺者还需要有天分,有一定的创新创作能力。目前,他也正在和几个有意向的年轻人洽谈中。
在许多传统技艺
正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今天,
但值得庆幸的是
还有一批人坚守着“匠心”,
在传承的同时,
更是创新发展了这些老手艺。
记者:吕笑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