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经典台词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上映于年,距今已经整整25年,本来是一部老片子。可即使在25年后的今天,这部电影依堪称经典,被无数影迷称之为最伟大的电影。这部电影讲述的剧情很简单,主角安迪含冤入狱,但他从未放弃过对自由的希望。在监狱里,他依靠自己的金融才华混得风生水起,最后突然从监狱消失。大家才知道,原来安迪通过在墙上挖通道的方式成功越狱,重获自由。重获自由的安迪然而,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通过安迪,告诉了大家自由和希望的真正意义。那么,自由和希望,到底是什么呢?自由在心底电影中有两处场景让人无限感动。第一处是狱中的安迪收到外界寄来的书籍,发现其中有一张碟片。他拿着碟片,走进办公室,通过广播播放了出来。他安静地靠在椅子上,微笑着静静的聆听,像极了自由人。安迪舒服的听音乐第二处是安迪通过自己的金融才华,使得狱警获得了一大笔遗产,按照约定请他们喝啤酒。阳光洒在楼顶,一群藏污纳垢的狱友喝着冰冻的啤酒。而安迪靠在墙上,一滴酒也不喝,露出微笑,安静地看着天边的夕阳。阳光撒肩头,仿若自由人什么是自由?这就是自由。这种放在心底的自由,让他能够坦然面对一切。即使身陷囹圄,依然能够创造机会,让自己在自由的心境里徜徉。和其他犯人不同,安迪除了创造自由外,还实打实地将自由放在心底。比如他在狱中建立图书馆,比如他每天散步时的姿态。仿佛他不是个失去自由的人,倒像个贵族青年,随时随地都能享受自由。像极了贵族青年这也是电影的一个巨大闪光点,真正意义上诠释出自由到底为何物。电影并不直观的告诉大家,而是通过安迪在狱中的心理状态来诠释。那么,安迪的心理状况是什么样的呢?其实,也要分阶段。刚刚入狱时,他万念俱灰,真觉得自己完了;然后发现墙壁的地质结构后,开始有了对重获自由的期望;紧接着他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将狱中的生活转变成自由的样子,比如建立图书馆,比如创造片刻的自由。刚刚入狱时的安迪当然,更重要的节点在于,那个年轻人知晓了当年案子的内幕。安迪此次的自由渴望度达到最巅峰,然而典狱长无情地破坏了安迪关于自由的期望。最后,安迪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越狱,拥抱自由。电影表明,无论在哪个阶段,安迪心底关于自由的渴望,从来未曾断过。他很快就适应了环境,很快开始创造享受自由的条件,接着开始争取自由,最后自己夺来了自由。安迪的自由通道要知道,鲨堡监狱本来就是一个令人恐怖的地方,然而安迪在这样的环境里却从未熄灭自由的火焰。他为什么能做到呢?无疑,是因为在他的心底,自由从来就未曾缺席。安迪和瑞德下象棋希望在手中刚刚入狱时,监狱的老前辈瑞德告诉安迪,希望在监狱是一个危险的东西。有希望才危险这话看似说得不经意,其实很有道理。他们都是刑期很长的人,而且基本上没有什么自由。但笼子里的人,又怎么不渴望自由?这种对自由的渴望,其实也就是希望。然而,这种希望很残酷,百分之百得不到满足。所以,与其抱有希望,倒不如放弃希望,简简单单做个犯人,还不用承受那么大的心理落差。安迪和瑞德安迪当时只是笑笑,没说什么,看得出他依旧坚持自己的希望。然而,他并不仅仅是在心里有这种希望,更是将希望运用到了手上。他组建图书馆,帮别人做学历提升;他用自己的金融才华,让大家暂时获得自由;他看到了自由的曙光,便放低身段去求典狱长。尤其是面对那堵所谓的二十六年都挖不通墙,安迪一直不懈坚持,用一把小小的钳子,硬是花了十九年时间打通。当然,他也将自己内心关于自由的希望,变成了现实。典狱长反观其他犯人呢?按照瑞德的话来讲,他们已经被体制化。由一开始的绝望,到后来慢慢的消沉,再开始适应,最后便再也离不开。这就是常人关于希望的做法,他们只是想想,并不着手于实践。被体制化所以再回头来看看安迪,他的确是一个梦想家,即使身在监狱,想的依旧是美好的东西;与此同时,安迪也是一个实干家,想了什么就去做什么,不管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安迪关于希望的阐述希望的确是一个危险的东西,因为不去实践,希望不会成真,自然会迎来心理上的失落。可希望对于少数人而言,着实是一个看得清、摸得着的东西,因为他们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实践希望。安迪给瑞德的信:希望是好事后记当年,《肖申克的救赎》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遭遇滑铁卢,并未获得可观的奖项。但这并不能掩盖这部电影的光辉,在评分历来严苛的某瓣,《肖申克的救赎》收获9.7分的佳绩,并且成为排名第一的TOP电影,并且保持多年。安迪事实的确如此,由于电影中展现出人性对于自由和希望的完美诠释,让这部电影成为励志的代名词。每一个观众都可以看到关于自由和希望,但电影却真诚地告诫大家,要将自由放在心底,将希望运用于双手的实践。经典镜头拥抱自由也只有这样,人才能发挥出全部的潜能,迎接下一个辉煌。就像成功越狱后的安迪,在狱中拥抱自由,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