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皮筋*
图/文林姐跳皮筋,是我们小时候最经典的游戏之一,深得我们女孩子喜爱。
我们把皮筋当成宝贝,天天揣在兜里或书包里,一有空就掏出来玩。每当下课铃声一响,我们便冲出教室,跑到操场上跳皮筋,或三个人玩,或四人以上分成两组玩,边念着歌谣边跳。
那时跳皮筋的歌谣有很多,有些念着朗朗上口,有些则诙谐幽默,十分有趣。但大多数我已经记不太清了,只依稀记得几首:
1、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抓我,我就跨高墙,高墙过不去,我就钻地洞,地洞有个炸药包,炸死鬼子王八蛋。
2、高,高,高乐高,高老师教我们做体操,不伸腿,不弯腰,气得高老师发高烧。
3、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4、小河流水哗啦啦,我和姐姐采棉花,姐姐采了一大把,我只采了一小把,姐姐得了个大红花,我只得了个金娃娃,金娃娃,金娃娃,金鼻子金眼金脑瓜......
5、叮当叮当叮叮当,有个小孩叫叮当,拿我家的针,拿我家的线,拿我的头绳扎小辫儿。
6、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要数漂亮我第一,我第一!
那些脍炙人口的歌谣,我现在已记不清哪些是跳皮筋的,哪些是玩其他游戏的,只是一想起这些童年的歌谣,心中便是无限的甜蜜。
我们每天都跳皮筋,皮筋玩折了就接上,等一副皮筋系满了疙瘩,弹性也小了实在无法玩了,就该换新皮筋了。记得那时商店里卖的皮筋是1毛钱1尺,一副皮筋要两三块钱,我们舍不得买,就用松紧带代替。如果能找到废弃的自行车内胎,就拿来用剪子转着圈剪,一点一点地剪成一大根长长的橡皮条,就成了自制的皮筋了。无论是松紧带还是自制皮筋,我们一样玩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有时候在家里想玩跳皮筋,只有两个人时,就把一头系在树上。如果是自己一个人玩,就把两端分别套在两个凳子腿上,也能玩上老半天。
那长长的橡皮筋,伴着那一支支童年的歌谣,是我们童年特殊的养分,它滋养了我们的心灵,也强健了我们的身体,给我们留下许许多多难忘而美好的回忆。
*那些儿时的歌谣*
下雨天在屋里唱着歌谣玩手拍手小时候,每逢外面下大雨,我总会趴在窗边看雨,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觉,一种朦朦胧胧的内心深处的渴望,那是一种萌芽的向往。这向往源于一首童谣,只要外边一下大雨,刷刷的雨声掩盖了外面的一切喧嚣,大雨点不停地敲打着窗棂,我们便不由自主地唱起一支歌谣:
“大雨哗哗下,北京来电话,要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
那时,我们只知道北京是个大地方、好地方,是毛主席待的地方,其余则一无所知。也许是注定的缘分,这支歌谣激发了我对北京的初次向往。多年以后,真的来到北京,真的在北京安家定居,再想起童年的这首歌谣,心里满是温馨。
童年的歌谣,是另一种文化,它诙谐、有趣。歌谣伴着游戏,我们在说唱中快乐着,在快乐中成长着。而在成长中,那些歌谣中的某些因素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比如对英雄的敬佩,对美好的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等等。
印象中最清晰的几首歌谣,读来是那么的亲切,朗朗上口。
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扎小辫......
小皮球,架脚踢,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
三岁小孩去上学,老师嫌他年纪小,背着书包往家跑,跑,跑,跑不了,了,了,了不起,起,起,起不来,来,来,来上学,学,学,学文化,化,化,画图画,图,图,图书馆,馆,馆,管不着,着,着,着火啦,火,火,火车头,头,头,大馒头。
星期天的早晨白茫茫,捡破烂的老头儿排成行......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小花猫,上学校,老师讲课它睡觉,左耳朵听,右耳朵冒,你说可笑不可笑?
天上的星星亮晶晶,我站在山顶看北京,北京有个天安门,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面,干打王八蛋。
XX的屁,震天地,一屁崩到意大利,意大利的国王正在看戏......
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不开不开不能开,妈妈没回来,回来也不开!
小耗子儿,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猫来了,叽哩咕噜滚下来。
儿时的歌谣,伴随着我们长大,是那个年代里孩子们喜爱的精神食粮。
*编花篮*
玩编花篮小时候,我们常玩一个游戏,叫“编花篮”。
编花篮,可以三个人玩,也能更多人一起玩。大家围成一个圈儿,手拉着手,依次抬起右腿或左腿,把脚搭在身旁伙伴的小腿上,就形成一个三角形(三人玩)、方形(四人玩)、或圆形(多人玩)的“花篮”,然后开始游戏。
大家一齐用另一只脚在地上跳,边跳边转圈。如果用右脚编花篮,则跳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用左脚编,则按逆时针方向转。所以,编花篮时,不可以有人用右脚,有人用左脚,那样无法转着圈跳,只能原地踏步跳,不如边跳边转圈更好玩也更有意思。
玩编花篮时,大家一边跳一边齐声唱着儿歌: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个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一五六,一五七,一八一九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大家边跳边转边唱,开心无比,笑声不断。速度快时,有的牵着的手就断开了,往往等不到歌谣唱完,有人就摔倒了,或是有人支撑不住脚掉下来了,游戏也就结束了。
大家很少能完整地将整个游戏过程跳下来,头齐脚不齐,有人蹦得快,有人蹦得慢,有人步子大,有人步子小,难免有的跟不上节奏。但无论是谁摔倒了或脚掉下来了,“花篮”随之散开了,都会引来笑声一片,没有埋怨。游戏结束时,有人跌坐在地上,一边喘气一边笑,有人蹲着,有人还站着,似乎还劲头儿十足。
意犹未尽时,大伙儿重新站起来,重新搭好“花篮”,开始了新一轮的编花篮游戏,直到大伙儿玩尽兴了也玩累了为止。
“编花篮”,不用任何玩具,只需要一块小小的场地,就能让我们玩得忘乎所以,玩得不亦乐乎,玩得天昏地暗,童年的游戏,真的令人难忘。
*抬轿子*
玩抬轿子抬轿子,是三个人玩的,二人当轿夫,一人坐轿子。
当轿夫的两个人各自用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握住对方的右手腕,然后一起蹲下。
坐轿子的人将两只脚分别跨入两个抬轿人的双臂之间,坐在由四只手搭成的“轿子”上,两手扶住两边的“轿夫”。
然后两个“轿夫”缓慢站起来,抬着坐轿子的人往前走,坐轿子的人美得直咧嘴笑,抬轿子的人想笑又不能笑,怕笑起来没劲抬了,这毕竟是个力气活呀!
记得小时候玩抬轿子,女孩儿常常坐轿子,男孩儿多数当轿夫。因为男孩儿力气大,又比女孩儿重,女孩抬不动他们,所以大家一起玩时,男孩子总是很自觉地充当“轿夫”。
而如果是三个女孩儿玩,则一般让个子小、体重轻的女孩儿坐轿子,其余两个心甘情愿抬轿子,也没有丝毫不乐意。虽然抬轿子累得直冒汗,抬得胳膊酸,但大家皆快乐得不得了。
说实话,那时玩抬轿子,我“坐”轿子少,“抬”轿子多。玩这个游戏时,心里还偷偷地羡慕过个子矮小、单薄瘦弱的女孩儿呢。瘦小的女孩儿其实也想当“轿夫”,很想好好抬一把轿子,但往往没走几步就坚持不住了,只得放下“轿子”。所以,我那时坐轿子也总是坐的意犹未尽。
*滚铁环*
滚铁环记得小时候,我们用废旧的自行车钢圈当铁环,用粗铁丝做一个尖端弯成钩子的长柄,去马路上玩滚铁环。
我第一次滚铁环时,有点不屑一顾,这个还不简单吗?我左手扶铁圈,右手握铁丝柄,用顶端的“U”形钩子一推铁环,铁环果然往前滚动起来。我跟着小跑,心里得意起来,原来真的很简单啊!
哪知念头刚落,铁环就“咣当”倒地了,我扶起来继续滚,谁知还没头一次滚得远。
接连失败了几次,我切实体会到,这看似轻松的“滚铁环”,真滚起来也不容易,它需要一定的技巧,要掌握铁环的平衡,使它不歪倒,还要控制好铁环的方向,不使它跑偏,更要控制铁环的速度,与自己跑的速度保持一致,铁环才能滚的稳,滚得远。
滚铁环的乐趣在于,当铁环滚动起来,你随着铁环奔跑,铁环又因你而向前转动,风从耳旁吹过,路面和两旁的景物一齐向后退去,感觉像是人与铁环合为一体。又像是人带着一只小动物,一起往前跑。人跑得快,动物也跑快了,有种飞一般的感觉。
我只能在平坦的路面滚铁环,有的男孩子滚铁环很厉害,能在凹凸不平的马路或弯曲的山路上滚动铁环,驾驭自如,奔跑如飞,宛若飞翔。
一个人玩滚铁环时,有点像独自骑着一辆自行车,向前飞驰,其乐趣妙不可言。
若是一帮小伙伴们一起滚铁环,则犹如赛车一般,自然而然形成了比赛的态势,场面喧闹而热烈。跑在前头的神采飞扬,落在后面的急着追赶。孩子们奔跑着,呼叫着,热闹非凡。一个个铁圈快速滚动着,扬起一片尘土。谁的铁环跑偏了,碰上了别人的铁环,两只铁环“咣啷!咣啷!”相继倒地,两人相视一笑,拾起铁环继续滚动,继续飞跑。
一个廉价的铁环,尽管它既不美观也不标准,但却带给我们无限的乐趣,使我们在游戏中,拥有了灵活的身体和强健的体格,以及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
*弹弓打鸟*
用自制弹弓打小鸟弹弓,是男孩子们梦寐以求、爱不释手的玩具。
小时候,男孩子们都是自己亲手制作弹弓,有铁丝的,有树杈的。
哥哥用铁丝做弹弓,不费什么劲儿,他用钳子把铁丝弯成一个弹弓架,又在手柄处缠上细金属丝,使它更牢固也更好看。然后安装上皮筋和皮兜儿,一个铁丝弹弓就做成了。
树杈弹弓更简单,找一个“Y”形的手指粗的树杈,剥去树皮,再安上皮筋和皮兜儿就可以了。
男孩子们玩弹弓就为了打鸟儿,家乡地处山林,鸟儿特别多,尤其是麻雀。经常一帮小伙伴,嬉闹着,拿着弹弓一起去打鸟儿。
他们整天把弹弓拿在手里,放学的路上见到鸟儿也会停下来,捡几颗石子儿,拉开弹弓就射鸟儿。不过,不知是技术不好,还是石头子儿不行,我很少见到有人把鸟儿打下来。
男孩子玩弹弓,也会惹事儿,打碎了窗玻璃,要挨骂;上课用弹弓飞纸球,会被老师没收。他们可不在乎,很快又做一把新的继续玩。
我喜欢树杈弹弓,它小巧,方便。尤其是它的木质弓架,又干净又光滑,不但好看,手感也好。
我用哥哥的树杈小弹弓打过几回鸟儿,只是连鸟的羽毛也未曾碰到过。
*玩具手枪*
玩“缴枪不杀”我很小的时候,就对爸爸的那一身蓝白公安制服和挂在墙上的手枪印象很深。
爸爸从来不许我们碰它,我们那时都很听话,只是隔着枪套看,摸一摸,谁也不敢把枪从墙上摘下来。
当时家里有两把木头手枪,那时每家都会有一两把木头手枪供小孩子玩。我们经常玩“打仗”的游戏,举着木头手枪对“敌人”喊:“举起手来!缴枪不杀!”
火柴枪出现后,没有人再玩木头手枪了。作为一种玩具,火柴枪成为了孩子们眼中的“神器”,因为它能打响,偶尔还会打出火星。
火柴枪是用粗铁丝以及自行车的链条做成的,用火柴棍做子弹,因此叫“火柴枪”,也叫“链条枪”。
哥哥很聪明,心灵手巧,他做的火柴枪,精致好看,形状和真枪一样。
火柴枪发射时发出的响声并不是很大,和一个小鞭炮的威力差不多。但我一开始也不敢玩它,觉得它有些危险,见哥哥玩过几次之后,知道它除了“砰”的一声响之外,并没有什么危险,才开始放心大胆滴玩了。
不过火柴枪的枪栓很紧,套在上面的皮筋弹力特别大,每次我都要费好大劲才把枪栓拉开,所以,我玩火柴枪时,每开一枪,都有一种得来不易的享受感。
*铁皮青蛙和老鼠*
铁皮青蛙和铁皮老鼠在我的记忆中,铁皮老鼠和铁皮青蛙,是所有我们玩的玩具里,唯一用钱买来的。
它们都是上发条的,很经济也很好玩。把发条拧紧,青蛙能跳好半天,而老鼠“呲溜”一声就蹿出好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