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吉林雪博会快要开幕了,很多小伙伴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了,想去一探究竟?
在如此好逛的雪博会上,小吉忍不住要为大伙儿“安利”一下6号馆,18朵非遗之花将在这里绽放,与雪花比比谁更娇艳!
07
关东面塑
传承人李恩庶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辽源市龙山区
级别:年,关东面塑被列入辽源市龙山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古代四大美女
关东面塑最早起源于马岭岗镇穆李村。它集历史文化、传统民俗、雕塑艺术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民间和地域文化色彩,作品色调明快,造型夸张又栩栩如生,风格粗犷豪放又简练深厚,富有浓厚的乡土文化韵味,极具鲜明的艺术特色与手法。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关东面塑的内容和形式也随之不断丰富与创新。第四代关东面塑传承人李恩庶,在继承老一代关东面塑艺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利用软陶泥替代面团,软陶泥具有绿色环保、颜色丰富、延展性强、便于储存等特点,利于教学,使关东面塑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十二生肖
08
长白山满族剪纸
过年宋春霞教孩子用剪纸制作年画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通化市
级别:年,剪纸(长白山满族剪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名录;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夫妻拉着爬犁去砍柴侯玉梅
长白山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至今留存着古老的满族剪纸艺术。剪纸是对薄片材料的镂空剪刻。满族人在有纸之前已经有了“剪纸”。渔猎时代以桦皮、鱼皮、兽皮为主;农耕时代以布帛、苞米叶、辣椒皮、树叶为主。因此非纸材剪纸是该民族剪纸的重要特征。非纸材料厚,难以镂空,这种局限性形成了满族剪纸重轮廓、少打扮,古朴粗放,颇似远古岩画的艺术特征。满族剪纸由于其非纸材的剪制工艺,留存下来许多独特的技法,除了剪的技艺还有熏、烫、烧、撕、衬、缝。满族人有独特的审美意识、载体材料,因而剪纸技艺粗犷的艺术特色明显区别于汉族剪纸。
长白木屋人家王纪
09
乌拉草编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通化市
级别:年,乌拉草编被列入第四批省级(增补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乌拉草编艺术是一种满汉结合的,地域性、实用性、艺术性很强的民间生活艺术。它源于关内草鞋、蓑衣等历史悠久的民间生存技艺,在与长白山特有的乌拉草结合之后,形成了风格独特的东北地区长白山乌拉草编艺术。乌拉草编艺术分布于东北各地,几乎有乌拉草生长的地方就有这种技艺存在。乌拉草有着出色的韧性与柔顺性,还具备吸汗、驱虫、保暖、除臭等奇特功效。它可以楦鞋、编结蓑衣、帽、鞋、垫、席、篓等生活用品,以及草屋的房脊、生产中的草绳等,几乎渗透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生代传承人的巧手中,已经不仅仅停留于生产生活用品的结编,目前乌拉草编正在向工艺品、礼品、纪念品的方向发展,使这一东北三宝乌拉“神草”为现代生活需要服务。
10
长白山粉条手工制作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长白县
级别:年,长白山粉条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白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我国粉条的历史悠久。近代大量关内人“闯关东”促进了粉条在东北的发展,也正是在这时候来到长白地区的关内人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明了冻粉。长白县马鹿沟镇太阳村光源马铃薯合作社位于吉林省长白县马鹿沟镇太阳村,主要生产太阳村有机粉条。太阳村有机粉条不仅历史悠久,更融入近代以来的关东文化。它精选生长在海拔米以上,生长期天左右的优质红衣马铃薯,依古法炮制,精华萃取,所产粉条洁白如雪,光泽如玉,口感极佳,犹如春雨挂枝头,碧玉银丝细润喉,产品获得了有机粉条产品认证、QS认证、地理标识认证。
11
临江彪哥煎饼制作技艺
黑米煎饼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临江市
级别:年,临江彪哥煎饼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各种原料
大煎饼是东北的一种传统食品。经过特殊的研磨发酵,用特制的烙制设备加工而成,外形如满月、薄如纸张,新烙的的酥脆香甜;用水润湿再吃却又绵甜香软别有一番风味。临江市彪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结了传统的的生产工艺和烙制设备的特点,对传统的发酵工艺予以了保留但在粮食配方上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改进和大胆的尝试,使煎饼的品种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同时对烙制的生产设备投资近十万元进行了技术改造,新型的生产加热设备不仅保留了传统煎饼的原汁原味和人工烙制的方式,更节约了能源使生产车间卫生条件达到了更高的标准,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了保障,使这一传统食品生产走向了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煎饼原料玉米
12
松原郭尔罗斯布艺+鱼皮画
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
鱼皮画传承人徐毳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松原市
级别:年,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省级(增补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文博会获银奖作品
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始于辽金,存于民间,传承千年,文脉悠远。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具有浓郁的文化价值。它植根于查干湖传承千年的渔猎文化,与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和时代文化进行了融合创新,并以其原生性、活态性、独特性和影响力,成为彰显查干湖最具地域特色文化的显著标志和独特品牌。产品通过了ISO质量体系认证,被评为吉林省名牌产品,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等各类奖项10余项,先后参加外国使节进吉林、中蒙中俄感知中国—中国吉林文化旅游周、深圳文博会、吉林雪博会等相关赛事展会和文化交流活动,现已进入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新阶段,成为传播吉林文化之美、提升吉林文化软实力的靓丽名片。
鱼皮钥匙链(文博会获银奖作品)
郭尔罗斯布艺
郭尔罗斯布艺传承人徐卉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前郭县
级别:年,郭尔罗斯布艺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郭尔罗斯娃娃
郭尔罗斯布艺始于元代,为布饰工艺的一种,主要形成并分布于郭尔罗斯草原。以布为原料,集民间剪纸、刺绣等制作工艺为一体,兼收汉、满等其它民族布艺的精湛技艺,制作精美,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综合艺术。郭尔罗斯布艺产品体系主要包括郭尔罗斯娃娃系列、蒙古族服饰系列等,代表性作品有“缘来是你”盘扣饰品、“楠丁布乐格”手包、“花之语”立体手绣饰品等,屡获国家级金奖,现已入选“郭尔罗斯礼物”“松原礼物”和吉林文化旅游商品体系,获得各级各类奖项10余项,多次代表吉林省参加域外文化交流活动,现已成为传播吉林文化之美、提升吉林文化软实力的靓丽名片。
花之语
13
马头琴制作技艺
省级传承人白苏古郎正在雕刻马头琴琴头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前郭县
级别:年,民族乐器制作技艺(马头琴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名录。
高档(收藏)马头琴
马头琴是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民族音乐文化的一种象征。马头琴因琴首雕有马头而得名,为蒙古族拉弦乐器中的一种,蒙古语也称“潮尔”。早期传统的马头琴,制作工艺简单,后经过马头琴大师色拉西的改造,制作与加工技艺不断完善发展。郭尔罗斯的马头琴有着深远的文化渊源和人文底蕴,又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精品。马头琴的制作程序复杂,选料考究,每一道工序都是老手工艺人靠手工精雕细刻而成。
旅游工艺马头琴
14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
牛肉干制作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前郭县
级别:年,乌拉草编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牛肉干历史悠久,蒙古族先民在森林狩猎时代就有风干余肉的技能和习俗。随着游牧生活的出现,草原牧民就有了晾晒牛肉干的生活习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所率领的蒙古铁骑,征战欧亚大陆就是用牛肉干做军粮。牛肉干制作技艺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群众中世代传承,属于蒙古族民间大众性遗产,多是家庭内传承。牛肉干经过蒙古族传统手工做法精制而成,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时,首先选好牛肉备用,主选牛腿肉、瘦肉,然后将大块牛肉切割成片,再将每一片切成条,精细到一片切三条,不能切断,越长越好。称重后放入事先配好的佐料内搅拌均匀,入味,腌制、挂晾、风干、切段、烤制,一系列工序后,做成低脂肪、高热量、口感香浓、回味悠长、色泽金红、外焦里嫩的牛肉干。
15
芦苇画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大安市
级别:年,芦苇画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芦苇画是从唐宋时期白洋淀苇编之一“苇席”演生而来的,明代取名“苇编画”。清朝苇编画受瓷器和西洋文化的影响,开始了大胆的创新,从色彩和立体效果上进行了改进,从而更名为苇编工艺画。芦苇画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精品的一朵奇葩,经手工整料、雕刻、着色(用熨烫的方法)、粘贴、装裱而成。整个画面80%为芦苇自然色差,20%左右用熨烫碳化而成。因此芦苇画天然环保、不变形、不退色,堪称“绿色艺术画”。图案淳朴逼真,野趣十足,给人以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虽源于民间,但美而不俗,大气十足,它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16
安图隋氏铁制品制作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安图县
级别:年,安图隋氏铁制品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安图隋氏铁制品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相融合的独特民间手工技艺,它主要以铁质材料与丙烯色彩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运用铁质材料的独特肌理,制作成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兼备的工艺品。安图隋氏铁制品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隋进才在继承前人优秀民间手工技艺的同时,把铁与绘画进行完美结合,既是对技艺的传承,也是在艺术上的创新。他利用铁皮的可塑性,把剪刀、锤子、钳子、电烙铁等当做画笔,将铁皮当纸,完成整套的画、剪、煨、打、焊、漆工序,作出立体感强、自然生动,犹如人们所说的3D打印效果的铁质艺术品。
17
朝鲜族泡菜制作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延吉市
级别:年,朝鲜族泡菜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朝鲜族传统泡菜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朝鲜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泡菜是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佐餐副食,腌制泡菜成为家庭妇女必学必会的手艺。她们在原料的选择、食盐的处理、作料的调制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从而使延边泡菜成为风味独特的泡菜。延吉市友谊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松月,有家中祖传的制作泡菜的手艺,也有在学习、传承老一代泡菜能手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摸索和发展,生产出了口味上乘、种类多达五十余种的泡菜系列产品,深受当地各民族群众的喜爱,从而把朝鲜族泡菜文化推向新的更加完美的层次。
18
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
类别:传统舞蹈
地区:汪清县
级别:年,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农乐舞”俗称“农乐”,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综合性的民族民间艺术。“农乐舞”的表演共包括十二部分。有青年男子表演的“小鼓舞”,舞童表演的“叠罗汉”,多人表演的传统“扁鼓舞”,男女都可表演的“长鼓舞”,多人持大型花扇表演的源于古代“巫舞”的“扇舞”,假形舞蹈“鹤舞”,以及最后压阵的男子“象帽舞”。象帽舞向来是令人瞩目和兴奋激动的舞蹈,男青年舞者头部甩动长达20米彩带的高难技巧,令人目不暇接,成为“农乐舞”最突出的标志之一。
象帽舞是我国朝鲜族的代表性舞蹈,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蕴含着中国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是朝鲜族人民长期劳动生产和智慧的结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已成为民族符号的象征和增进文化认同、维系民族感情的纽带。
年12月25日-29日,让我们一同相约长春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一起为吉林非遗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