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下雨了,俺村一个坑里存了很多水,在家的伙计就想喂点鱼,于是买了点鱼苗放坑里了,话说现在鱼苗可不便宜,三毛钱一条,论斤的话一百多块钱一斤。
临颍鱼事之喂鱼、钓鱼、吃鱼
临颍人以前吃鱼的机会不多,因为不舍得花钱买鱼,只有过年时候才花钱买鱼,平时都是自己捉鱼和钓鱼。
一般生长鱼的地方有:河流、排水渠、寨河、水坑儿(南方叫池塘,大一点的叫湖)。鱼又分了两大类:野生鱼和饲养鱼。河流是指比较长的起码要几十公里以上,穿越很多村庄,例如我家附近的蜈蚣渠(我们村叫新河)和从繁城流入我县境内的颍河。河内以前常年有水,适合鱼类生长,但是近些年都经常干涸。排水渠一般都是在农田边上,用于下大雨时候排水,防止庄稼被雨水淹没,平时可以蓄水,干旱时候也可以灌溉庄稼,很多这种排水渠最终也会流到河里面,近些年基本都是干涸的。
寨河就是每个寨子的护寨河,跟护城河一个道理,以前为了防土匪,大的村子会建一个寨,土匪来的时候,村民躲进寨子,防止被土匪祸害,寨河里有水以前没有污染,鱼类也可以生长。随着生活污水的排放,很多寨河里面水都被污染,有鱼也不能吃了,不过现在大部分寨河里面都没水了。水坑一般不会太大,因为大部分都是人工的,农民需要用土,就从地底下挖,挖的多了就会形成大坑,下雨之后就能蓄水,方言叫坑,一般会加上方位,西大坑、南大坑,南方叫池塘,大一点的就叫湖,现在也都干涸了。
河里面一般都是野生鱼,因为河流太长,无法管理。曾经也有人拦起来一段养过,但是因为98年的洪水把护栏冲开,养的鱼跑完了,养鱼的人都赔了不少钱,后来再没人在河里养了。排水渠、河、寨河也有人养,但是不多,排水渠水不稳定,寨河废弃后也分段了,有人在一段养过。因为原来是环形的,后来东南西北四面都会修路,就把环形分成了几段。养鱼最多的就是在坑塘里面,比较便于管理。
除了花钱买鱼之外,大家基本都靠自己捉,水深的时候就钓鱼,大家用简陋的鱼竿都钓的很认真,当然都是在河里钓野生的,偷偷钓别人饲养的是要被骂甚至被打的。除了钓鱼之外,比较专业的农民会用各种渔网来捉鱼,河里流水的时候用拦河网、水流不大但水深时候用迷魂阵网(学名不详)和地笼、水浅无草可以用漩网、有草的时候用推网、人多的时候用拉网、细水长流用粘网、守一个流水口用缯网、普通的农民都只有一个普通的网兜(用铁丝把网穿起来,绑在竹竿上。)
淡水河最常见的野生鱼是鲫鱼,其次是鲤鱼、草鱼、白条(鲢鱼的一种)、鲶鱼、趴边鱼、火头、疙伢(类似鲶鱼黄色,身体上面有刺)、爽皮(鱼鳞是彩色的)、以及各种蚂虾、黄鳝、泥鳅、刀鳅(类似泥鳅但是不好吃)、海螺(南方叫田螺)、马磕破(贝壳,咱们很少人吃,说是有蚂蝗,南方人都爱吃)、早年还有鳖(乌龟),现在已经没有了。河里也会有野鸭子翠鸟等鸟类。
喂鱼(人工养鱼)的种类比较多的是草鱼和夹鱼(鲢鱼的一种,比白条大很多,刺多,弹跳力很好,也有鲤鱼和鲫鱼,鲶鱼很少见。养鱼在我们那里俗称喂鱼,通常说这坑里是李四家喂的鱼,西大坑是张三喂的鱼,村民通常以喂鱼坑主人的名字命名这个坑,喂鱼存在买鱼苗和喂饲料等维护成本,导致鱼主人会经常巡逻,防止调皮的小伙伴去偷鱼。其中斗智斗勇给人很多欢乐。
钓鱼是不能不说的,大概从记事开始小伙伴们都在尝试学着钓鱼,我第一次有钓鱼的记忆是在我们邻村,用一个玻璃罐头瓶,用绳子把瓶口拴起来,里面放些麸子(小麦皮),放进坑里,手提绳子在岸边观察,当看见有鱼进去吃麸子,就快速提起罐头瓶,速度够快的话鱼来不及出去,就被提了出来。
这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钓鱼,但是是一种启发。我们真正意义上用鱼竿鱼钩钓鱼都是大概小学二三年级的样子,用高粱杆做鱼竿,从家里找呢绒绳做鱼线,一毛钱买个鱼钩,鱼坠用牙膏皮(以前牙膏皮都是金属的),用玉米芯子(就是玉米杆上开花的部位)做鱼浮,其实这些东西当时都有卖的,只是没钱买才会用的这么简陋,看到城里来的钓鱼人用高科技产品在我们村附近的河里钓鱼,真是羡慕死了。当然我们的设备也在升级,从高粱杆到杨树苗,杨树苗到竹竿(村里人家里种的竹竿),后来又变成花钱买的可拆卸竹竿,再到后来的玻璃钢可伸缩的。杨树苗因为都是别人栽的,所以都是选择死了的,比较直但韧性不行,竹子在临颍却是稀少,每个村也没几家有种植,都是基本到中学以后才能存钱买了可拆卸的竹子做的鱼竿,分为四节左右,工作之后可能才实现了玻璃钢鱼竿的渴望。
钓鱼一般都是用蚯蚓和面用鱼饵,偶尔会有用酒泡一些小麦和苞谷,钓鱼最常见的是钓到鲫鱼、草鱼(俗称混子)和鲤鱼,现在很多都是买鱼饵的,因为蚯蚓不太好挖了,据说买的红虫什么的鲫鱼最爱吃,面已经很少人用了。钓鱼之前会找个比较合适的位置,最好是能放下凳子,周边有疙疤草,可以放东西,夏天要打伞,要不能不认给晒的中暑了。
说起钓鱼就不能不提钓黄鳝,这可比钓鱼技术含量高,钓鱼每个人都能钓,但是黄鳝只有少部分才能钓。单单黄鳝钩很多人就不会挝(掰弯的过程),一般都是用旧伞戕(qiang),不是折叠伞,是那种老式的伞,伞梁很长,伞不能用了之后,就会取出伞戕,大概有五六十厘米左右吧,选一头在磨刀石(我们叫磨电石)上用力打磨,磨的均匀光滑成针状,针头要很尖,然后用火烧至通红,用钳子等工具,挝成鱼钩那种样子,钩子的弧度跟鱼钩略有不同,钓饵跟鱼饵一样同样用蚯蚓,不同之处在于黄鳝钩需要每次用一整只蚯蚓,从钩的另一端,整个穿上蚯蚓,移动到钩上,找到黄鳝的洞穴,把钩插里面,用触觉感受黄鳝吃钩的程度,需要黄鳝吞掉足够长的一部分之后,拉黄鳝钩才有可能拉出来,因为黄鳝在洞里吸力很大,如果钩子没有钩到坚实的部位,很可能会把黄鳝嘴拉破之后,空钩而出。
吃鱼的方式比较简单,咱们没有太多的烹饪方式,最常见的就是煎炸,把鱼择了之后,撒盐腌制,放油锅炸至焦黄,不想浪费油的话就会用少点油,放锅里慢慢煎(方言说是焙),以前家里穷,都不怎么舍得用油,煎炸之后可以直接拿着吃,有时候甚至拿着馒头就着鱼吃,代替了菜,也会把炸好的鱼块放在家里煮的烩菜里面,逢年过节一般都会吃烩菜,方言叫咸里,主要材料有粉条、豆腐、白菜、腐竹、海带、猪肉等,类似胡辣汤。
还有一种就是烧鱼汤,咱们的鱼汤比较注重辣味,不像南方的鱼汤清淡,咱们的鱼汤辣味十足,泡里面点烙馍,吸溜吸溜的喝两碗,保管能喝出汗。对于蚂虾来说除了炸之外还可以炒,大小都可以炸,小的就可以炒,炸鱼和蚂虾一般都是粘面粉,小蚂虾深圳会包裹起来,因为太小了,炒是专门针对小蚂虾的,炒了之后,也是要用烙馍卷起来吃,老一辈人的最爱,很少有说不好吃的。海螺一般都会放各种调料煮,最终也是要辣,不辣不好吃。(来源:小城临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