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我们的餐桌上就会摆上各种鲜滋味,螃蟹、小龙虾、扇贝、蛏子……这就是夏天的滋味。煲汤、葱烧、水焯、白灼、爆炒、铁板、红烧、醉糟呛腌,对吃货来说,有无数种消灭海鲜的方式。其实,吃海鲜是门学问,这中间,藏着不少小秘籍!
螃蟹
梁实秋曾说:“蟹是美味,人人喜爱,无间南北,不分雅俗。”古往今来,一只螃蟹的魅力历经蒸煮烹炸,千年而不衰,迷倒了无数人。
对于“中华绒螯蟹”这个名字,很多人会觉得有点陌生,但它其实就是大闸蟹。
这个长着毛茸茸钳子的家伙,在中国分布非常广泛,北至辽宁,南至广东,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尤以阳澄湖生产者最为出名。主要原因是这里地势低洼,又靠近海岸线,是大闸蟹这种洄游生物的理想居住地。
和太湖相比,阳澄湖可以说是非常年轻了。它是太湖平原不断沉降所形成的,最早有关于它的记录是在宋朝,而雍正年间的一场地震,奠定了阳澄湖今日的范围和湖岸线。
从此开始,阳澄湖的大闸蟹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种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后来,与阳澄湖毗邻的上海日益繁华,消费力与日俱增,上海又非常流行吃大闸蟹,守着这张巨大的“胃口”,倚仗着绝佳水土养成的优良品质,阳澄湖大闸蟹成为了一个极具辨识度的品牌。
很多人在吃蟹的时候,很爱吃蟹膏和蟹黄。
这几年,秃黄油特别火。事实上,“秃”是吴语中“独有”之意,秃黄油指的就是只含有蟹黄的油。新鲜的蟹黄,放入猪油中,小火熬出蟹黄的香气,盛出晾凉,就能保存很长的时间。
用它来拌面拌饭
或者做成蟹黄豆腐,都是让人难以拒绝的美味。
我单方面宣布,蟹黄是大闸蟹最肥美的部分!
还有蟹粉狮子头
蟹黄汤包
都太好吃了!
那蟹膏是什么呢?
友情提醒一下,雌蟹的蟹膏胆固醇略高哦!
扇贝
扇贝在闭壳时,肌肉会非常发达,这块肌肉叫做闭壳肌,俗称贝柱,
把它晒干后,就是市场上卖的干贝。
发达的闭壳肌是扇贝最好吃的部位,细胞中大量的氨基酸和核苷酸,给它带来了充足的鲜甜味,多余的调料和过度的烹调会折损它的口感
所以简单地煎、蒸是最好的。
而很多人吃的干贝,都来自于栉孔扇贝。
栉孔扇贝的贝壳形状像一把折扇,壳的表面有辐射状纹路,它的两片壳的形状略有不同,一般来说左壳平坦,右壳略鼓。在海底栖息时,往往是平坦的左壳在上,两片贝壳的铰链处前后各有一个耳,栉孔扇贝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它右壳前耳有细栉齿和足丝孔。
虾夷扇贝,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扇贝品种。什么是虾夷呢?日本唯一一个少数民族是阿伊鲁人,古人将它翻译成虾夷人,所以虾夷人的扇贝就叫虾夷扇贝。
它最大的特点是个头大,它的贝壳有28公分左右,贝柱有15公分以上。
此外,还有长肋日月贝。在中国台湾,它被称作亚洲日月蛤,在中国香港,则被称为日月鱼,日月二字源于它左右贝壳的颜色是不一样的。
重要的是,这些扇贝之间很多都可以相互杂交,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有不少都是杂交种,所以辨认起来就比较复杂了,不过没关系,它们都很好吃就行了!
皮皮虾
因为一句红遍大江南北的“皮皮虾,我们走”,皮皮虾成了海鲜中的网红。但其实,早在成为全民网红之前,皮皮虾就很有名了。
这主要是因为它是天生的战斗种族,在它身体前方、脑袋下面,有一对带齿锤节,每当有猎物靠近,皮皮虾这对拳脚就会迅猛出击,威力非常大。而皮皮虾每次“出拳”,时速高达每小时80公里,高速的摩擦,瞬间就能将周边的温度提高到度。老天爷赏的攻击能力,让皮皮虾站在了海底食物链靠近顶端的部分,咱们视为珍馐的海洋美味,都是它日常的吃食。
皮皮虾的一天,大概是早餐开个螃蟹
中饭怼只海胆
晚上再弹碎几个贝吧!
一般来说,母的皮皮虾个头没有公的那么大,而且腹部靠近头部位置会有一个白色的“王”字。而公的皮皮虾在三对步足下还有一对细小的脚,如果找不到这两只脚,那么肯定就是母虾了。
而对于吃货来说,分清公母只是为了进一步确认虾籽是否饱满,这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从背部还是腹部来看,有一条红线贯穿头尾,这条红线就是母虾体内孕育的虾籽,越是清晰、鼓胀,说明它越好吃!
小海鲜
说完了这些常见的海鲜,咱们再来说说来自宁波的小海鲜。小海鲜,顾名思义,是体积较小的海产品。
比如泥螺
佛手螺
海瓜子
蛎黄等等。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泥螺。宁波人管它叫“吐铁”。中国的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沿海均有产泥螺,但如果说起宁波黄泥螺,当为“泥螺之王”。
作为海鲜中的小家碧玉,它很少登上大雅之堂,但在潮湿闷热的夏天,提神开胃的醉泥螺,几乎家家必备。
将海滩上捡起来的泥螺洗干净,筛去表层的黏液,去掉水分后,放入封闭的容器中,用淡盐水腌制半个月,再加上绍兴黄酒密封十日,就能放进冰箱里冷藏,久储不坏。
宁波人餐桌上常见的小海鲜,还有“东海夫人”淡菜。它的学名叫做贻贝,也叫青口、壳菜,北方人也叫它海虹。淡菜还有着“海中鸡蛋”的美誉,它的蛋白质含量高达59%,脂肪含量极低。
淡菜的开采收集不容易,因为它们都靠着自身特有的足丝,紧紧吸附在海边的岩石上。不仅如此,它们还可以吸附在船底下、海底的岩石上。
有一种海鲜,即使还带着“血”,爱它的人也会毫不犹豫地吃下,这就是血蚶。血蚶的血液中富含血红素,所以蚶肉呈鲜红色。民间认为,血蚶“血肉丰满”,是大补之物。早在三国时期,就有食用血蚶的记载了。
看了这么多海鲜,你是不是馋了?等等,一定要记住打开海鲜的正确姿势——海鲜可能含有致病性很强的微生物,一定要确保消毒后再食用;吃海鲜时喝啤酒,身体会产生过多尿酸,引发痛风。总之,最好的美食,带来的是无穷回味,而不是看病、拉肚子时的悔恨。记住了这个原则,那就开吃吧,各位海鲜控!